我市第七届民俗文化周盛大起航 “长江经济带”三省五市齐聚镇江共谱非遗新画卷

旅游 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2021-10-01 07:00

原标题:我市第七届民俗文化周盛大起航 “长江经济带”三省五市齐聚镇江共谱非遗新画卷

创新创业福地,山水花园名城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伴随着“第十五届中国镇江金山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的开幕,9月30日上午以推动“长江经济带”文化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七届民俗文化周”系列活动也随之起航,22项来自镇江、泰州、南通、嘉兴、马鞍山的非遗代表性项目,近300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民间艺人、各地非遗工作者相聚西津渡景区,共同谱写非遗新篇章。

当天上午,西津渡景区里人声鼎沸,热闹的气息充斥着老街的各个角落:位于主入口的是马鞍山市省级非遗项目“采石跳和合”,“和合二仙”是民间传说中象征爱情的神童,有吉祥美满之意。20位憨态可掬的“和仙”与“合仙”头戴面具,装扮成大头娃娃的模样一蹦一跳、生动有趣。男娃娃“和仙”手持并蹄莲,女娃娃“合仙”则手捧螃蟹轮廓外形的木盒,寓意“和(荷)谐(蟹)合(盒)好”。

在鉴园广场表演的是南通市省级非遗项目“浒澪花鼓”,这个曾荣获2018年中华老年体育舞蹈国际艺术节“金奖”的非遗项目集音乐、舞蹈、戏曲于一体,演员们衣着彩服、手持花鼓灯、身挂红腰鼓,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演出中她们以肢体动作、语言、花鼓打击声营造出热烈、奔放、幽默的欢乐氛围,节目既具有江南水乡音韵风情,又流露出黄海滩涂的淳朴气息。

除了定点表演之外,“行街表演”也是本届民俗文化周的重头戏之一,我市省级非遗项目“春城马灯”和“宝堰双推车”分别以玉山广场和尚清戏台为起点,两支队伍沿着景区主路线边走边舞、边舞边闹,她们的表演极富张力,引得围观的群众们捧腹大笑,回味无穷。

本届参展的每一个城市都文化底蕴深厚,优秀的非遗项目灿若星河。在玉山广场的“传统手工技艺展演”区就汇聚了南通国家级非遗项目“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板鹞风筝制作技艺”,泰州省级非遗项目“兴化面塑”、“孤山泥狗子”,马鞍山省级非遗项目“花山剪纸”、“羽毛画”以及我市省级非遗项目“太平泥叫叫”、市级非遗项目“烙铁画”、“蛋壳雕画”、“丝网花编织”。10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在现场各显身手,积极向群众展示自己项目的独特之处。尤其是南通市“板鹞风筝制作技艺”市级传承人高则先,这位已有79岁高龄的老人在展位上认真绘制着板鹞图案,他创作的图案工笔精细、色彩明艳,绘制的同时还不断与群众分享创作心得,大家纷纷拿起相机记录下这感人而又温暖的瞬间。

为了深度推进“非遗无限定空间进景区”,将非遗全面融入到旅游要素中,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镇江市非保中心还将继续推出非遗主题日活动:镇江夜美好——悦赏非遗”,首次邀请人类非遗项目“海宁皮影戏”在夜间演绎我市国家级非遗项目“白蛇传传说”;“遇见镇江·匠心非凡”镇江非遗主题摄影展,以影像形式遴选了我市具有代表性的近50项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扬州评话”少儿书场,由“扬州评话”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黄俊章带领小传承人讲述《八窍珠》、《武松打虎》、《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等经典曲目;涵盖“扬剧”、“越剧”、“京剧”的戏曲专场.......非遗元素的叠加不仅体现出“长江经济带”文化资源的和而不同,更突显出本届民俗文化周“非遗盛宴、活态传承、文化惠民、文旅融合”的鲜明特色。

“第七届民俗文化周”将持续到10月7日,市民们可通过“镇江非遗”微信公众号随时查看活动内容并合理安排出行。本次活动由镇江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镇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镇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承办,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马鞍山市文化馆、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海宁市文化馆联合协办。

来源:镇江非遗

编辑:熊敏

核稿:胡艳

扫码关注更多精彩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