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想利用假期好好地放松自己,没想到和“巨婴”闺蜜一起旅行,莫名其妙成了“保姆”。果然,旅行最考验人品,心真累!
旅行才3天,就接到朋友打电话来唠叨,说她这几天过得如何憋屈,听完之后才知道原来她和闺蜜一起旅游了,可是她的闺蜜是个不折不扣的“巨婴”,衣食住行都要仰仗她就算了,还事无巨细地向家人询问意见,“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合适?到当地吃什么?……”
每天早晨闺蜜的妈妈都会打电话问我的朋友,今天的安排是什么?要知道的很详细才放心,而且对朋友做的攻略,订的票和酒店都要干涉,甚至还嫌酒店离目的地太远。最可气的是闺蜜的妈妈竟然打电话给她,说“我女儿第一次独自出远门,所以你要照顾她,如果她出了啥事,我就问你。”
朋友气不过,和闺蜜发生了争执,闺蜜竟然说“多理解,毕竟家长都担心自己的孩子,我妈严格一些也是正常的。”
“巨婴”闺蜜妈妈的话,让朋友感到很不舒服,一次好好的旅行,就这样被破坏了,只好草率收场各回各家了!
虽然“儿行千里母担忧”是正常的心理,但是女儿已经是个成年人,跟同龄人一起旅游仍然处于茫然状态,想无时无刻把女儿保护起来,即使自己不在,也希望为自己找个代理人来照顾女儿,这样的控制欲,让孩子学会了过度依赖。
太过依赖的孩子心里都有一种痛:妈妈,离开你之后,我发现我什么都不会!
在《少年说》中,高一女孩鲁茸卓玛站上高高的台子上,面对台下的妈妈大声呼喊:
“妈妈,以前你在我身边的时候,我一直觉得生活是特别容易,特别幸福的。直到有一天,我来到这个离家千里的学校,我才发现我什么都不会。”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一直是孩子成长的守护伞,然而正是因为这种“以爱之名”的守护,最终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最大的障碍。
幸运的女孩鲁茸卓玛,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然而更多的孩子会在这种长期“守护”下,思想变得越来越麻痹,认为索取就是理所应当,成了啃老族、妈宝族。
所以,父母适当放手,孩子才能成长,获得独立的力量,而父母也要适当的“变懒”,给孩子适应的机会。
放手并不意味着不管!
曾经看过一则新闻,一位妈妈为了锻炼8岁女儿的独立能力,让其独自坐公交,可是女儿坐反了公交,瞬间害怕得哭了起来,这位妈妈没有告诉女儿如何乘车、如何处理突发状况,就这样盲目的撒手,是很难达到教育目的的。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独立的孩子,也不是一天养成的,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呢?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曾经提出“脚手架”理论,即孩子要完成某超出自己能力的事,父母可以从旁协助,当孩子可以独自完成,再撤去脚手架。
所以,培养孩子独立,需要持久的引导,长期的教育,更需要循序渐进,而不是一味求成,父母更应充当的是“脚手架”的角色。
教会孩子必要的知识,做好助推器,鼓励孩子勇于尝试。
央视曾经报道过一位盲童,她的妈妈为了鼓励她独自上下学,从制定路线、避让障碍物到可能发生的问题,妈妈都会教给女儿,并要她牢牢记住。
每次女儿在前面走,妈妈都会将手机调成静音、钥匙固定好,悄无声息地跟在女儿旁边。当孩子走偏时,妈妈只是站在旁边默默观察,十分钟后女儿仍然解决不了问题,她就会找路人去帮助女儿,自己坚决不出现,为的是怕女儿产生依赖。就这样,妈妈陪着她走了四年,女儿终于学会了独立上下学,变得更加独立、自信。
肯定孩子,让孩子正确面对失败。
在《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中提到一个很重要的方法:“让孩子听到你对他的正面评价”。孩子成长过程中会遇到挫折,锻炼独立能力时也并不例外,每一次努力,不论结果如何,父母需要给予他们一个积极的评价。
清华大学社科院院长彭凯平说:真正的教养不是在温室里栽培植物,而是帮孩子建立完整的人格,同时教会他们独自面对世界。教会孩子独立,远比“考第一”更重要! 父母潜移默化地做好“脚手架”角色,才能给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穿上不畏艰险的铠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