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大方,先得说一说大方三塔和九十九口井,因为它们的存在,使得这座古老县城的悠悠古韵和沧桑岁月有纹理可触,有脉络可循。
所谓大方三塔,也叫水西三塔,是指建造于大方县城周围山上的三座塔。世人常曰:东联璧、西扶风、南奎峰。三塔始于明,盛于清,存于今,鼎足而立,遥遥相望,以拳拳合抱之势,将大方县城揽于怀中。
作为实体建筑,大方三塔给人很直观的雄奇之感。尽管几百年来,风沙刮搡过,雨水腐蚀过,烈日暴晒过,人为破坏过,它们依旧熬过了最艰难的岁月,以顽强的生命力屹立在青山绿林间,这恐怕是当初的建造者都难以想象的事实。
三座古塔,犹如三位长者,伫立在三个山头,以居高临下的瞭望姿态,把这座县城的核心景象尽收眼底。特别是联璧塔和奎峰塔,因为地势较高,更是许多摄影爱好者常常前往的去处,在这里,他们变换着手中的镜头,把大方的各种状貌一一聚焦,一一收藏。
说起大方古井,一直与“九十九”这个数字紧紧联系在一起。事实上,大方真的有井九十九口,《大定县志》有详实记载。可以断言:从一口井里,至少可以读懂半个大方。
在这里,无论三伏酷暑,还是数九寒天,井里的水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像母亲的乳汁一样源源不断,从不放弃对子女的无私哺育。
就水质而言,因每口井里的井水所含不同,人们把其分为“大水”和“小水”。“大水”用途较广,推豆腐、烤酒、泡茶或直接饮用都有它;而“小水”只能用来熬糖、洗菜、洗衣。
相传旧时城内过春节,因为要推豆腐、做豆䜴、烤甜酒、蒸黄粑,就得根据用途不同而选取不同井水。如此一来,家住南街的要去北街挑水,家住北街的要去南街挑水,南来北往的挑水大军络绎不绝,堪称一大奇观。
当初在大方打下第一口井的那些人,也必定是为了生存所需。一眼水井,清凌凌、凉爽爽、甜滋滋,使远离大江大河的地方有了聚落,分散的人群得以集中。
井是人们客观上的需要,所以它的实用功能更为凸显,它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偶像供人敬仰膜拜,而是沾满人间烟火的真实存在,像阳光与空气一样不可缺少。
大方的灵性,大方的厚重,大方的神奇,既有三塔所构建的历史,又有九十九口井所赋予的灵性。
文/许再晶
文字编辑/曹雯
视觉/实习生 沈松钦
编审/李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