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络石藤助一老书生考中状元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古时的大巴山区的化龙山深山里(科普小知识——化龙山主峰海拔2918米,是大巴山第二高峰、陕南汉江以南地区第一高峰。化龙山原始森林茂密,生物资源丰富,珍惜物种遍布,山地立体气候明显,有“生物物种基因库”之称。),有一年的正月尾,气温还是很低的,时不时还有零星的雪花在飞舞。官道上,一个五十多岁书生模样的人背着一个大行囊艰难地赶路,官道边的店家都知道,老书生又是去长安赶考了。
老书生行走的路尽管是官道,但那时候人流车流还是很小的,加上养路工缺乏规范化管理,所以官道上杂草丛生、藤蔓纠缠,间而夹杂着从道边山上滚落下来的大石块,让赶路心切的老书生摔伤了几次。加上老书生因为天天苦读四书五经,疏于个人健康管理,以致未老先衰,双腿还有风湿病。就这样,老书生还没有走出化龙山,双腿膝关节就肿痛不已。但这个老书生很坚强,谢绝了道边驿店的友情劝阻,只是按照店家老板的指教,从附近的乱石堆上採挖了一些叶子像指甲大小的藤蔓,加上青盐煎水,一边趁热让肿痛的膝关节在这种藤蔓的水蒸汽中熏蒸、浸泡,一边喝这种藤蔓煎熬出来的汤。二天时间,老先生膝关节肿痛就基本上消退了,小腿上几处割伤的地方也全部好了,连走路都觉得比先前有劲了。于是老先生赶紧谢过驿店老板,起个大早就往长安方向赶路了。
或许是老书生的虔诚感动了上天,这一年秋天,长安的官轿队伍早早就来到化龙山里迎接老书生了,原来老书生就是当年钦点的新科状元。
迎接新科状元的官轿队伍经过化龙山官道时,老书生还特意让带队的官员停了下来,向他曾经住宿的驿店老板致谢,并向驿店老板打听他那两天用过的藤蔓叫什么草药。
驿店老板说他也不知道这种藤蔓是叫什么名字,只知道当地人有手脚关节肿痛时就找这种藤蔓煎熬出汤来,轻的只需要熏蒸熏蒸就行了,病情严重的需要喝几天这种藤蔓煎熬出来的汤也很快可以消肿止痛。但这种藤蔓有一个特点,就是爱生长在乱石堆的石块上。新科状元听完后哑然失笑:“那就叫上品络石藤吧!”
自此以后,长安城里很多人都知道络石藤能治关节肿痛了,据说后来还被皇宫御医所鉴定出来,原来这种藤蔓就是上古中草药学经典著作《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的“石鲮、络石”。
上图:生长在墙壁上的络石藤
上图:生长在树林丛中的络石藤
其实,络石藤早在我国各地被广泛应用,所以有很多别名,如石鲮、明石、悬石、云珠、云丹、石磋、略石、领石、石龙藤、耐冬藤、石血、白花藤红对叶肾、对叶藤、石南藤、过墙风、爬山虎、石邦藤、骑墙虎、风藤、折骨草、交脚风、铁线草、藤络、见水生、苦连藤、软筋藤、万字银花、石气柑等。在江西省很多地方,当地人称络石藤为“过桥风”或者是“石盘藤”。而广西的中草药同行说他们那里管这种藤叫“羊角藤”。
络石藤,【拼音名】Luò Shí Ténɡ;【英文名】CAULIS TRACHELOSPERMI;【拉丁文名】Trachelospermumjasminoides(Lindl.)。
《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谓其“主风热死肌痈伤,口干舌焦,痈肿不消,喉舌肿,水浆不下。”
《本草纲目》:“络石,气味平和,其功主筋骨关节风热痛肿”。《中药大辞典》载其性微寒、味苦,归心、肝、肾经。功能主治范围为祛风通络,凉血消肿。用于风湿热痹,筋脉拘挛,腰膝酸痛,喉痹,痈肿,跌扑损伤。
《中国药典》载:入肝、肾经,功能主治有祛风,通络,止血,消瘀。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痈肿,喉痹,吐血,跌打损伤,产后恶露不行。
络石藤的现代化学、药理相关研究成果:
一、 化学成分:络石藤含黄酮类的木犀草素,芹菜素等;木脂素类的络石糖苷,牛蒡子苷,罗汉松脂素苷等;吲哚生物碱类的山辣椒碱,伊波加因,老刺木碱,狗牙花素;三萜类的P-揽香树脂,P-榄香树脂乙酸酯,羽扇豆醇等;留体类的P-谷留醇及其葡萄糖苷,豆留醇等;糖类的橡胶肌醇,加拿大麻糖等。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