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上的旧时光

旅游 博物馆世界 2021-11-03 16:41

(来源: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原标题:店上的旧时光

曾经,这个村子里家家户户住满了战士;曾经,这里是以家为单位的战斗堡垒。

同样的村庄、店铺、石子路和歇脚凉亭。90多年前,穿着灰布军装、打着绑腿的红军战士在村头村尾忙碌,今天,体验红色培训的学员们如当年的战士一样在村里来往穿梭,这常常会让人有种时空转换的错觉。

这个叫店上的村庄,位于井冈山茨坪,面积不大,人口不多。曾经这里的男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女人守着店铺拉扯孩子,在血雨腥风的上世纪20年代,它因地处偏僻远离战乱,虽然偶尔也遭受散兵游勇的侵扰,但有本地成长起来的绿林好汉行侠仗义维持安宁,总体来说,村民的日子虽然清贫倒也平静。

1927年10月下旬的一天,一群衣衫褴褛的军人来到这里,绿林武装首领王佐毕恭毕敬地把他们带进了村子。多年的默契让村民们心领神会,若不是相当深的交情,依王佐嫉恶如仇的脾性是绝不会把人领进自己的核心区域。村民们立刻张罗起来,腾房设宴,热情款待。恰逢村里小伙子娶亲,人声鼎沸中,王佐用自己的理解,隆重地向村民们介绍一位“中央才”——毛泽东。于是,毛泽东来到这里的第一天就坐在了最尊贵的上席,得到了所有人的尊敬和信赖。

从此,井冈山人和工农革命军相濡以沫,相依为命。在越来越艰难的战争形势中,老百姓纷纷把自己的房子腾出来,给战士们居住养伤,给前敌委员会做办公室,给红军造枪支武器,给军事指挥部提供场所,给加入红军的年轻人办课堂,用平价商铺给红军提供经济支援……李利昌、李神龙、李清贤、李国和、李清华……一个个普普通通的井冈山农民,当年的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自己做的事情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奠定了一国之基。

1929年1月,在数十倍的重敌围攻下,井冈山失守。为了保存革命的有生力量,在井冈山老百姓的掩护和帮助下,红四军主力突围下山。含泪送别红军后的井冈山人民,还来不及抹干眼泪就以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凛然面对着来势汹汹的恶敌。他们流离失所,忍饥挨饿,甚至被杀、被剐,却没有一个人透露红军撤退的方向,因为他们知道那是最后的一线希望,红军一定会回来拯救自己的亲人。

男人、女人、老人、孩子,所有人都牢牢地坚持这个信念。然而,这也是被鲜血浸染的信念,“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人要换种”的屠杀之后,这里原有的50来户、300多人只剩下17户,不满100人,李氏族谱上国字辈都是当时的青壮年,被杀害的达100多人。房屋全部被烧毁,幸存的人们在深山里搭起茅草棚艰难度日。

红军没有让井冈山人民失望。从井冈山到瑞金,从瑞金到延安,从延安到西柏坡,再从西柏坡到北京,井冈山人民目送着他们的身影奔赴一个又一个胜利,直至新中国成立。

当我们漫步在绿树成阴的中心马路,徜徉在碧波荡漾的挹翠湖畔,流连于巍峨大气的南山火炬下,伫立在茨坪旧居旧址前,思绪就会穿越时空去寻找历史留给我们的讯息,去了解光辉岁月里的故事,去感悟革命先辈的品格。

那一刻,是时空的接轨,生命的接轨,精神的接轨。(作者: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编研陈列室主任 李归宁)

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

(全文完)

END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