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俊,是保山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的一名民警,在组织的号召安排下,我有幸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强边固防突击队队员。来不及和家人做更多告别,我便和其余43名队员一起,奔赴强边固防的最前线。
龙陵县木城彝族傈僳族乡,一个只在耳边听过却未曾看过的美丽的地方,位于龙陵县城南部怒江下游北岸,距龙陵县城156公里,国境线19.71公里。简单的一百多公里,却道路泥泞、蜿蜒曲折、崎岖坎坷,驱车都需4个多小时。连我这个工作以来就和路打交道的人,都差点受不了这复杂的路况而晕车。
强边篇
老满坡村,地处木城乡中部,南与缅甸果敢县隔江相望,这里是我挂派的村落。全村共349户,共计1300余人。这里的村民很淳朴、很热情。到达目的地,我和同行的战友老李(李焘任)就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我们了解了乡情村况,结合当下的3户5户联防联控,和村支书一起挨户走访,进行入户了解,发放宣传单,再次强调落实3户5户联防政策,并和村民拉家常,增进了干群关系。
村民陈信国家是涉缅婚姻家庭,媳妇、岳母和两个舅哥都是来自缅甸,我向他们宣传我国的相关政策及抗疫、防疫、防偷渡的相关法律。陈信国家的缅甸亲属来国好多年了,他两个舅哥告诉我:我们虽然还是缅甸外籍,但我们已经爱上了中国,爱上了木城,现在我们是老满坡的一员,我们一定会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落实好政策,一同投身抗疫工作中,保护好我们的家。
老满坡每户村民都很热情,虽然很多人识字不多,我们都很耐心的将宣传内容不厌其烦的读给他们听。经常在村口榕树下闲坐的退伍老兵邬乔旺爷爷今年85岁了,他是村里为数不多的能识字的老人,见到我们到来,给我们讲过去战斗的故事,邬爷爷年岁高,眼睛花,但他还是主动接过宣读的任务,给身边的老伙计念宣传单的内容。对于一名85岁高龄的老人,他家离村口的榕树虽然只有短短的两百多米,但每次走到村口他都要花10多分钟,邬爷爷告诉我们,虽然他年纪大了,但抗疫、防疫人人有责,他每天坐在村口,可以观察是否有陌生人进村、是否会是偷渡人员、是否有疫情进村的风险。是啊,老满坡的每一名村民都在为抗疫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固防篇
等养渡口执勤点,储存着整个木城边境线所有执勤点抗疫人员生活的所需物资,也是我战斗的前线,我们日常负责5.5公里边境线的巡逻防控任务。
白天,清点物资,收集全乡各点的物资需求,整理好后,再配送到各点。口罩、消毒水、防护服是否充足?饮水、方便面是否就位?行军床、被褥是否配齐?每天早晚两个饭点前,饭菜是否备好?花椒卡点今天新增值守人员一名,饭菜多一份;供养河卡点需要两箱矿泉水,老厂渡口卡点需要一件方便面……这些,都是除了巡逻任务外,我们每天要关注的。
物资配送完后,就开始每天的巡逻。带上驱蛇棍,领上巡边犬,出发。巡逻不单单是走一遍,同样的路段、同样的地方我们都要观察是否有漏洞?这里会不会是偷渡隐患点?
王:“老李,你看那个位置,你说会不会有偷渡人员爬进来?老李,小心!你11点方向有条眼镜蛇,绕开走。老李,没下雨呢,你怎么全身湿透了?”
李:“天气热,你不也湿透了嘛!哈哈!”“老王,雨下大了,快走,靠外走,那里山体容易塌方,快跑,石头滚下来了!”“老王!小心车陷泥里,陷起了就该你下去推车了!”
每天,我们都会遇到不同的危险,毒虫蛇蚁、高温暴雨、道路塌方,但,再多的困难也阻挡不了我们的脚步。
余大哥,是支援边防建设的一名普通工人,闲聊时余大哥说“我没什么文化,也帮不了多少忙,党和政府对我们好,给我们盖房子,帮我们脱贫,这次,我只能尽我一点力帮忙搞下建设,明天工期结束我就要走了,就弹一首歌给你们,你们大伙继续加油!”一首三弦琴演奏的“东方红”萦绕在边境线上空。
夜晚降临,手机接通了家里的电话,“爸爸,你在哪里?我想看看你的同学,你们在干什么?”“宝贝,那个叫同事,爸爸和叔叔一起守边关,打怪兽,一起守护你和其他的小朋友!”“老公,下午饭吃饱了吗?不要晚上巡逻饿肚子!累不累啊?”“老婆,我吃的饱饱的!你放心,我不累!”“儿子,那里一会高温一会暴雨的,注意安全啊!”“爸、妈,我知道了!你们在家注意身体啊。”
我是一名人民公安,也是一名强边固防突击队员,请党放心,强边有我!固防有我!抗疫有我!不让疫情过怒江!不叫疫魔扰我民!请祖国放心,国门有我!
供稿:王俊
编辑:罗刚
编审:李志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