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湖风景区石刻地图上所标注的“建设街”。
2009年夏秋之交,明月湖风景区南部多了两幅大理石雕刻的“卷轴”,上面分别是曾经的德州老城和德城区的微缩景观图。从建成之日起,这两幅“立体地图”就不断地吸引人们驻足观看,老人们在它面前感慨今昔对比,年轻人从中了解过去的事情。近日,有年过六旬的老翁向记者反映,“ 地图”中有错误。真的吗?
◎“建设街”标错了吗?
7月下旬的一天,60多岁的张先生站在德州老城“地图”前对记者说,他所记得的建设街只有一条,就是现在的建设街,一头连着解放大道,一头通向迎宾大道,是东西向的。在还有老城墙的时候,这条街道东头路口处是当时著名的“二郎庙角”,西头通向老城的大西门;而这里所标注的建设街,则是南北向的,南头连着现在的三八路,北端指向现在的勤奋街。张先生说,不但他自己,很多像他这样年龄的“老德州”都经常聚在这里看,他们都说这样标是错的。
这里的“建设街”真的标错了吗?如果错了,怎么会把街的方向都弄错?
记者在这幅“地图”的西南角处发现了一个标志,上面明确标明,这张“地图”是德州老城1934年的地图。记者随即查阅了民国年间由时任德县县长的李树德编纂的《德县志》,其中的“德县第一分区图”与明月湖风景区的地图几乎完全吻合,在“建设街”这三个字的位置上也不例外。
原来,民国年间,至少在1934年的时候,这里是叫过“建设街”的,而现在60多岁的张先生他们出生时,已经到了上世纪40年代,德州解放前后。解放以后,很多街道的名字都发生了变化。现在的建设街和以前的建设街很有可能就是在那时改了名字。当然,即使不是在政权更迭之后,街名有所改变也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民国时期的“建设街”有什么来历?现在它又是什么样子了呢?
◎曾经的八旗“小营”
“这个建设街,不就是小营胡同吗?”一位50多岁的“老德州”在仔细看过这幅“地图”后恍然大悟。“我小的时候,胡同口正对着一个卖果子的供应点,在地安街角。每天早晨,大家排着队凭票买果子,一斤七毛五的果子每斤称十根;八毛五的果子做得小一些,炸得透一些,每斤十五根。”
如果你足够仔细,就会在现在三八路德州市人防办大楼东侧的墙壁上发现一块写着“小营胡同”的牌子。由此向南,是通向明月湖的地安街;向北不足百米,道路就抵在了居民小区的院墙之下。这不足百米的一段小路,就是曾经的“小营胡同”,也就是1934年的“建设街”。如今,它的绝大部分,都已经消失在了居民小区之中。
据老人回忆说,当时的小营胡同一头连着德中街(现已消失),另一头连着市府街(现三八路的一段),长200米左右,宽两米多,两边多是四合院的老住户,也有后来盖的成排的民房。四合院有大有小,有的看起来要“高档”一点,有的则较为普通。
这里为什么叫“小营胡同”呢?据老人讲,这里过去曾是满清八旗驻军的地方。从这里向东还曾经有过一条胡同叫“大营胡同”,后来改叫进步街。在1934年的地图上,这条大营胡同名为“兴隆街”。这条路如今也已经难寻踪迹。
现今德城区胡同
◎德州八旗的兴衰
据记载,顺治十一年(1654年),清王朝从直隶河间府拨正黄、镶黄二旗马、步兵总共500名,调到德州,驻扎在后来的大营、小营一带。康熙年间,这支部队曾参与征讨吴三桂,有人员损失;雍正年间补足原额,并重新确定编制,设立了城守备等官职,增加了弓匠和铁匠,使人数达到515人,乾隆年间又增加了50名步兵。
清初战事尚多,这里的八旗兵只有长官携带家眷;清中期以后,官兵都在此繁衍生息,到嘉庆年间,官兵及家眷总数已近3000人。德州八旗骑兵后裔由于传统习惯,注重武功,在武科考试中成绩优异,有很多人考中武举,其中就包括后来颇有点名气的武状元昌伊苏;在文科考试中,他们的成绩却明显落后,光绪十六年(1890年),成立了专供八旗子弟读书的“正谊书院”(今石芦小学前身),但效果似乎并不明显。
道光以后,德州八旗由于待遇优厚,也像北京的旗人一样,武功废弛,终日提笼架鸟、行围打猎,贫富分化渐渐拉开。1907年,清廷停止向旗人发饷,旗人不得不开始自谋出路。清末民初,满人渐渐开始与汉人通婚,风俗习惯也渐渐汉化,满族人渐渐开始使用汉姓。
由于辛亥革命历史的局限性,满族人在民国初年备受歧视,大量满族人在报户口时改报汉族,使登记在册的满族人大为减少。这是当时在全国都比较普遍的现象,德州也不例外。再加上满族人多年来已有的汉化过程,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次人口普查时,满族人不但没有比嘉庆时增加,反而减少了一千多人。解放以后,在新的民族政策下,满族人终于翻身赢得了与其他民族平等的待遇,但很多八旗后裔已经对祖先的情况了解不了很多了。
◎时代在变,街名也在变
据统计,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德城区的163条街巷、165个村屯地名中,形成于明朝前期的只有8个。其中155个形成于明,29个形成于清,21个形成于民国,115个形成于新中国。
曾经的清代满族八旗军营驻地,先是变成了“大营”、“小营”,民国时又变成“建设街”、“兴隆街”,解放后又改成了“大营胡同”、“小营胡同”,现在则在城市建设之中渐渐消失。其实不仅仅是这条“建设街”,翻开德州各个时期的地图,你会发现,很多街道的名字都有所变动,其中有不少名字的改动都与特定的时代背景相关。
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有民国时代出现的“民主街”、“民权街”、“新华街”,解放后出现的“新生街”、“翻身街”、“胜利街”,“文革”时期出现的“东方红路”、“东风路”、“向阳路”等,它们都带有极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其中有的名字甚至一直沿用至今。
还有的街道名称和地名,虽然与时代精神关系并不紧密,但也体现了时代特色,如“南门里街”、“大东关”、“东八里庄”、“卫署街”、“二郎庙街”等,它们的命名或与德州老城有关,或与一些有时代特色的机构、建筑有关,也间接的体现了街名的时代性。
解放以后的“小营胡同”得名,应属于后一种类型;但这条街在民国时期为什么叫“建设街”呢?能不能简单地把“建设街”的得名归于前一类呢?据民国《德州志》记载,民国时德县的财政局和建设局都是在这条街道租用民房办公,“建设街”的名字会不会与民国政府德县建设局有关?抑或还有其他可能性?解放后西门里大街为什么又改名叫“建设街”了呢?是不是与“小营胡同”同时改的?《德州志》上当然不会有记载。但不论怎样,明月湖风景区的“地图”中,“建设街”并没有标错。
街名的变化反映着德州历史的变迁,讲述着地方上的民间传说,已经成为我们地域文化的重要承载者。明月湖风景区南部的微缩老地图,时时刻刻在提醒着我们:德州人,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不要忘了时常回头瞧一眼自己的历史和文化。
而一位土生土长的在建设街的网友也发文从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建设街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设街主道为东西走向,东首在二郎庙角,向南为新生街,道路宽阔,向北是通向德州劳改队的狭窄小路。建设街路北最东的房子是出厦的几间房子(据说解放前的一份革命报纸在此出版),路南最东首是一个菜点。从此向西不远约20米,有向北的小路,路西有公安大队(当时人们都这样叫,后归电视台,建有电视塔)有解放军驻扎,院内经常放映电影。
继续西行,路北有一大院,大门为宅院式大门,有石头门墩,当时的建设街派出所在院内,院内都是青砖房子,院内当时住有一党姓人家,男主人为警察,后来红卫公社也搬到此,那时知道,这里原是一个外国教堂。路南是一大院,住家很多,紧挨大院西邻为建设街小学,学校西为一南北小路,向南通向学校操场,操场西为海子,海子北、操场东属于建设街范围。
东西主道南、小路西为文革期间挖的防空洞(至今留有洞口),妇幼保健站(当时都称为保健站)在防空洞南,不像现在紧挨道路。西行路北有一胡同(后命名为仓楼胡同),胡同偏北,路东有人民街小学分校(后归建设街小学),和学校相对的有军区大院,里面住的都是军人(里面住有郭姓老红军,约80年代大门改在了吕家街),胡同路南有一喇叭形胡同,南边小,北口大,宽阔处有一自来水管,相当一片的居民在这挑水,存在了很久。向西即到了大西门角,北为吕家街,南为和平街,十字路口东北角为修车店。过大西门角向西约30米路南房子均建在高涯上,高涯路北为一废品收购站,向西有一大门,上用水泥作出“新兴里”三个大字,里面的房子一排一排的,为当时德州市最好的房子。新兴里西紧挨着有一粮店。此为建设街的西首。西面为吕家街小学操场南的海子,后垫海子建房,建设街西首又向西延伸,过此即为光荣街。新兴里冲着一条南北路,即德州人说的小市(那时不叫北小市,80年代后市南铁路宿舍下涯建设了市场,为了区分才出现了北小市,南小市的称呼)。
现在的建设街没有出过刘特夫这样的名人,建设街的主道过去是二郎庙西街和西门内街。刘特夫是解放前的建设街的人,晚报文章,网上也都说刘特夫是德州市建设街人,是不对的。可以理解:刘特夫填表什么的,应该填写德州市建设街人,因为他出去革命时,他的家确实在建设街,但解放前的建设街是解放后的市府街小营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