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山东|被山东人路转粉:素昧谋面却久别重逢
最近,一些来自路人对山东人的由衷好评占据着互联网上的热切讨论。一位游客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表示,自己在烟台旅游时,因为口渴欲向路过果农买几个苹果解渴,正当自己难为情时,果农大姐直接上前塞了几个大红苹果,然后转身离去,俨然一幅深藏功与名的豪气,只留下“吃果路人”原地点赞。
#山东人到底有多爱# #山东人民有多热情#......在微博上,相关话题的设置总是能勾起或多或少与山东人有过交集的网友的回忆与感动。这些回忆中的山东人,有的是邻居,有的是舍友,但更多的是匆匆一面连名姓都互不知晓的路人,这些不知名的他们用自己淳朴的善意共同在人们心底留下“山东人”的名字。
如果说营商环境是检验城市活力的试金石,那么陌生人眼中城市的冷暖与否就是人文环境的直接说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从九十年代打工潮兴起,中国的后现代乡愁就奏响了别离。对异地飘零的游子来说,脱离故土来到异地,最需要的不仅仅是舌尖上的体验和气候变化的适应,更重要的是,一个城市是否有诚意接纳下这一场场萍水相逢,让此心安处为故乡。根据省人社厅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山东省高校毕业生突破66万人,留鲁就业率83.05%,高于前四年水平。这些数据的背后,不仅是对城市发展的认可,也是每一个热情好客的山东人,让小善举变成大人文的好客山东精神的最好传递。
这些年来,山东在网上不断出圈。从凡人英雄张雪领山东搬家式的支援,人文形象的树立,并非一日之功。尤其在社交媒体时代,随拍随发、边走边唱的意见共享模式成了很多旅客的参考书,也成为地方人文环境的大检验。能否赢得意见场上的好评是地方继续吸睛引才,挖掘潜在资源的关键。要知道,能打动路人的这份温暖,往往无关法律,也无关道义,是脱离大道理之外,一份生命本色的自然流露。
“祝您平安!武汉加油!必胜!”这是去年,一位武汉人在时隔近三个月,经历前所未有的封城后,再次回到山东,看到的山东人默默留下的衷心祝福。
你我或许方言不同,地域有别,但请相信,选择山东就是选择了回家的路,因为这有一群你素昧谋面,却“久别重逢”的山东人。(文\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