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大靖靖夜观天象,见紫微星东移,掐指一算。得之,好事将临。果不然,今日九时许,捷报传来,咱靖博“乐知游学——我家住在黄河沿”研学旅游项目入选“2021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啦……真是喜大普奔!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呀!
戳戳戳↓↓↓
喜报
关于“乐知游学——我家住在黄河沿”研学旅游项目,且听大靖靖娓娓道来:
案例灵感:靖远是黄河上游一个重要的农业县份,黄河流经县域十个乡镇,过境流程154公里,居甘肃之首,享有得天独厚的黄河水资源条件。千百年来,黄河水滋育了美丽的靖远大地。追溯境内开田种地,引水灌溉的历史,早在汉代就已经开始了,至明清时期,靖远境内开凿有八条引黄自流灌溉渠道,并沿用至今,自西向东依次为复兴渠、靖丰渠、民生渠、恒丰渠、靖乐渠、永固渠、沣泰渠、发源渠。自创修开凿到配套完善,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可谓艰难曲折,历史悠久,它不啻是黄河上游农田水利事业演变推进的历史标志,更是靖远人民勤劳智慧和劳动创造的时代象征。
其中引黄自流灌溉渠之一的发源渠位于靖远县境北部的双龙乡,原名永裕渠、仁义渠。创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20世纪50年代改名发源渠。为清代土筑渠道,主干渠总长22公里,灌区东西贯穿北城村、仁和村、义和村,长约12公里,截面系不规则梯形,上宽5米,最窄处为2米,下宽2米,深约3米。渠口初开于车木峡青石沟口,经北城滩至发裕堡。10年修成,干渠长10公里,支渠两道,内有吊流(柳)沟阴洞30多丈。
据民国《靖远县新志》载:“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邑绅高吉世、张怀清、高宪等开渠,历十余年之经营始行竣工”。清至民国时期,先后被洪水冲毁多次,历经维修改建。道光年间以渠口太低,由王进华、高如瑚等延长渠口至沙坡根。光绪年间又由高得贵等加工接至车木峡坡下。民国初张含聪、高玉三、万世达等合力接至青石崖,水量充足,为靖远渠水之冠。民国末,浇水地2000多亩。自1965年以来,国家给予投资,地方民众投入劳力,修建河防,增筑坝堤,完善防洪设施,几经反复延长主干渠12公里,发展支渠8条,灌区东西长12公里,南北宽2公里,灌溉总面积达到10900亩,其中自流灌5300亩,以水稻种植为主。发源渠为双龙乡的农耕经济和水利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它的发现也为丰富和研究靖远古代引黄灌区的农耕经济和水利发展状况,提供了宝贵资料。
案例实施:2020年11月23日-25日,靖远县博物馆工作人员分别带领双龙镇北城小学、仁和中心小学、双龙中学的同学们参加黄河文化研学活动,徒步游学黄河沿,感受黄河魅力,体验黄河文明,重走这段哺育了双龙人的发源地。
沿着发源渠一边走,一边倾听着发源渠的历史和故事。“我家住在黄河沿”,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和自信,更是一种责任,一种保护母亲河的责任。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当站在波澜壮阔的黄河边时,大家早已忘记了疲乏,忘记了寒冷,更多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叹,一种无法言说的感动。一方水土养育一方儿女,如果没有母亲河,没有发源渠,又怎么会有我们的大美靖远,大美双龙?
在九曲连环的黄河风情线,同学们游学感悟黄河故事和文明起源,聆听母亲河的心跳!实地研学黄河和黄土高原的独特地理,感受大自然的的鬼斧神工感受祖辈先贤的勤劳智慧!
案例效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走的力量是无限的。此次“我家住在黄河沿”研学活动,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文旅融合相结合,不仅培养了同学们自强不息、坚持不懈的精神,塑造了同学们顽强的意志,同时也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培养了同学们热爱自然的感情,将生命融入自然中,体悟自然的伟大,也给同学们留下一份美好的人生记忆。活动结束时,同学们都意犹未尽,纷纷表示一定要好好学习历史文化知识,保护好我们的母亲河,让黄河精神永续传承。
,时长
0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