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回话说武强年画博物馆,林林总总的年画能让参访者目不暇接、流连忘返。本回,笔者将带你走进京杭大运河河北段的景县华家口夯筑大坝遗址,去解读它其中的奥秘。
运河脉络
京杭大运河景县段全长73.2公里。它南接德州境,北入阜城境。以大运河河道中心线为界,中心线以西自南往北依次隶属景县的留智庙镇、北留智镇、安陵镇、刘集乡、连镇乡;中心线以东自南往北依次隶属德州市、吴桥县、东光县。
据景县志记载,大运河景县段开挖于隋大业4年(公元608年),通航于隋大业7年(公元611年)。直至建国初期,大运河景县段一直承担着繁重的航运任务,长达1367年。到1978年由于水源缺乏,大运河景县段中断船运至今。大运河许多部分都是利用自然河道疏凿而成的,设计较多弯道,是为了人为延长运河长度来解决水位落差问题,即古代人发明的在平原地区多设弯道以达到减缓水流对运河坝基冲刷作用,所谓的“三弯顶一闸”。但水流在弯道转弯处冲击力过大极易造成弯道处决口,华家口就是这种弯道易决口段。本次我们探访的位置就是大运河华家口段,它属于景县安陵镇华家口村,对面属于吴桥县。这个地方俗称华家口夯土坝,文物部门专业叫法:华家口夯土险工。大运河华家口段历史上曾多次决口,仅在晚清时期载入县志的就有两次决堤记录。一次是同治九年(1870年),周边多数村庄全部被毁;一次是光绪二十年(1894年),庄稼全部被淹。运河的多次决堤给当地面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影响了作为当时运输大动脉的航运正常运行。
历史沿革
华家口夯土险工原建于清宣统3年(1911年)时任知县王为仁主持修建华家口夯土险工,自该险工修好后,大运河华家口段再没有决堤记录,沿用至今已近110年历史。
2007年根据国务院部署,我国正式启动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2009年我县华家口夯土险工被列入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3年9月18日,华家口夯土坝申遗点顺利通过国际专家组现场考察评估,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项世界文化遗产。随着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华家口夯土坝作为河北省仅有的两个夯筑坝之一入选的申遗文化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大运河爱好者慕名前来考察、观赏。
工程结构
该险工全长255米,呈梯形,南北走向,顶宽13米,全段高程5.8米至6.7米不等,平均收分百分之二十,堤内坡采用黄土、白灰加糯米浆夯筑成坝墙,坝墙每步宽1.8米,厚18厘米,分步夯筑,底部采用坝基抗滑木桩施工工艺,外坡与顶部为素土夯实而成。该险工为研究清代夯筑防水技术和运河堤岸防护发展史提供了实物资料。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受多年来河水、雨水、风力侵蚀,冻融风化及堤顶过往载重车辆震轧,乃至地震等多种因素影响,坝体失去内聚力,造成剥落、疏松、不均匀沉降、内坡下滑等现象,使坝体本身损伤较重。
旅游资源
除了华家口夯土坝本身的旅游资源外,封氏墓群、安陵玫瑰产业园也分布于华家口夯土坝附近。为了合理、有效利用这些旅游资源,2015年镇政府通过整合、规划,将玫瑰产业园、封氏墓群纳入整个大运河华家口观光旅游带项目中,制定了十三五重点旅游项目。该项目位于景县安陵镇华家口沿南运河左岸一带。总占地面积40平方千米。建设面积约800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景县段运河大堤硬化、绿化,华家口夯土坝景点建设,沿运河左岸十里桃花休闲区项目建设,玫瑰园二期建设等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
随着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华家口夯土坝作为河北省仅有的两个夯筑坝之一入选的申遗文化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旅游爱好者慕名前来参观游玩。为防遗址被蓄意破坏,在华家口夯土坝安装了多个监控摄像头,同时加强运河沿岸特别是重点遗址的卫生清洁工作,进一步改善遗址及周边环境。下一步,该村将重点发展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吸引更多游客,传承运河文化。
下一回,笔者将带你走进故城郑口运河,一探前世今生。
跟着峰哥捞世界《燕赵英雄气、锦绣辅京畿》“夯土筑坝、泽惠万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