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而而迷人的巴音查干淖尔
在锡林郭勒盟美丽富饶的太仆寺旗贡宝拉格草原上,有一个水波浩渺的淖尔——巴音查干淖尔。这一泓清波不仅妆点草原、泽被生灵,还拥有丰厚的历史底蕴和神奇而又迷人的传说。
元朝书法家、文学家周伯琦(字伯温,号玉雪坡真逸,今江西省鄱阳县人,)曾扈从元朝皇帝前往上都捺钵(“捺钵”,契丹语,意为“行宫”,这里的意思是皇帝去到凉爽之地避暑),“至正十二年(1352年)四月,伯琦由翰林直学士、兵部侍郎拜监察御史。视事之三日,大驾北巡上京,例当扈从”。其返回大都时,取道大都和上都之间往来驿路的西路(古称“孛老站道”),途经太仆寺旗的巴音查干淖尔。他在《扈从北行后记》一文中写有关于巴音查干淖尔的文字:“至怀秃淖尔,犹汉言后海也,有大海在捺钵后故名之。曰平陀儿,曰石顶河儿,土人名为鸳鸯泺。其地南北皆水,水禽集育其中。国语名其地曰遮里哈剌捺钵,犹汉言远望则黑也。两水之间,壤土隆阜。诸部与汉人杂处,因商而富者甚多。”通过这段文字可知,巴音查干淖尔当时有“怀秃淖尔”“平陀儿”“石顶河儿”“鸳鸯泺”等多个名称;巴音查干淖尔在遮里哈剌捺钵之后,故叫“后海”;巴音查干淖尔水面浩淼,是水鸟乐园;该地商业发达,富商颇多。
身处美丽富饶的贡宝拉格草原,遥望一眼无边的巴音查干淖尔,周伯琦不禁诗兴大发,欣然命笔,“野光散平芜,山容列修黛。秋风动地来,层波忽澎湃。戎马多惊嘶,寒声袭鞶带。逾冈览晴川,夷旷襟抱快。白花间紫蕤,将将委珩佩”。(《怀秃脑儿》)他的诗句描写了贡宝拉格草原的山光水色,给人们展现出贡宝拉格草原宽阔壮丽的风光。
巴音查干淖尔湖面广、湖水深。降雨丰沛的年份,湖面甚至和其北边的哈夏图淖尔连为一体。由于这两个淖尔时而连为一体、时而分为两处,就像是鸳鸯时而相随而游、时而相伴而栖,金元时代的人们称之为“鸳鸯泺”。
历史上,巴音查干淖尔从来没有干涸过,当地牧民认为巴音查干淖尔之水会永远“巴音”(意为“丰富”),所以他们起誓时往往会说“巴音查干淖尔干涸了才……”“就算巴音查干淖尔干涸了也不……”,颇有“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乐府民歌《上邪》)的浪漫诗意。
巴音查干淖尔周围的草原盛产黄牛。这里牛的品质和繁殖力均高于其他地方,肉牛膘肥体壮,乳牛奶多汁稠,犊牛生长迅速。牧民代代相传,巴音查干淖尔里住着一头黑色神牛,这头神牛每每混进牛群撒欢嬉戏,神牛让巴音查干淖尔周围草原的牛沾染了神气,自然也就异于寻常之牛,既长于繁殖,又善于长肉泌乳。巴音查干淖尔时不时传来“哞哞”的牛叫声,牧民们相信,那就是神牛在鸣叫。其实,发出“哞哞”鸣叫声的动物不是神牛,甚至连普通的牛也不是,而是一种名叫黄脚三趾鹑的小鸟。这种鸟儿体型大小和外形都与鹌鹑相似,鸣叫声却浑厚洪亮,能传很远。牧民称这种鸟为“布和少布”,“少布”意为“鸟儿”,“布和”意为“结实、蒙古摔跤手”。黄脚三趾鹑能以小小鸟儿之躯,发出体格硕大的黄牛之声,确实也堪称“布和”。
在烟波浩渺、鳞游羽翔的巴音查干淖尔南岸,有一座危峰兀立的巴音查干山。这座山山形独特,其北麓山势戛然而止,壁立千尺,犹如斧砍刀削一般。牧民代代相传,巴音查干山和伊鲁拉山(即位于河北省沽源县九连城镇的半拉山)原来是一座山。成吉思汗征战途经这里,他看到这座山势巍峨的大山,便欲一试宝刀锋芒。成吉思汗运足力气、抡圆臂膀,一刀砍下去,结果这座大山被一砍为二。成吉思汗挥刀一甩,甩走了半座山,它落到了几十里开外,牧民们称之为伊鲁拉山,由于只是一半山,又被人们称为半拉山。留在原地的那一半山,就是巴音查干山,因为山形之故,也有人称之为棺材山。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我的天堂。贡宝拉格草原就是这样一片天堂草原,镶嵌在贡宝拉格草原上的巴音查干淖尔,不仅使得这片草原风光旖旎,也使得她底蕴丰厚。(文/赵瑞生 图/赵宏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