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大理、保山、怒江三个州市交界的永平县曲硐村,是西南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博南古道穿境而过),拥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村内生活着汉族、回族、彝族、白族4个民族。
历史变迁中,各族群众在这里和睦相处、团结奋斗,以爱国、开放、包容、和谐、发展,书写着民族团结进步的新篇章。
党建引领 打牢“三个基础”
近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看永平”媒体行采访团来到曲硐村——青石板铺就的村中道路干净整洁,道路两边小河流水潺潺。路边,村民们在忙碌地剥核桃;82岁的李淑琴和60岁的马粉琴相对坐在石凳上聊天,高兴得开怀大笑……
旧宅、石桥、马蹄印、拴马桩……让人仿佛置身于古时商贸重镇,看见昔日的繁华气息,也透露着这里连接四海的开放与包容。
在曲硐村民族文化广场周边,有六根立柱浮雕,体现着汉、彝、回、白、苗、傈僳等六个世居民族的文化特色;广场文化墙上的浮雕,分别讲述了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清代学者、文字学家、书法家、篆刻家桂馥和创建永平县立简易师范的罗汉彩等历史名人的故事。广场中心的“同心圆”黄铜浮雕,既象征着永平各民族之间团结和睦、永结同心的和谐之美,又描绘了南方丝绸古道绵延千里,迂回曲折的路线的走向和地理风貌。
看着现在环境优美的曲硐,人们无法想象过去这里曾经是一个经济发展慢、社会治理难、环境脏乱差、矛盾隐患多的村子。
据介绍,近年来,曲硐村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为抓手,探索走出了一条“党建+民族团结进步、社会治理、保护开发”的新路子,由“后进村”变为了现在的“示范村”,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走出了“曲硐之路”。
据介绍,曲硐村党总支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聚民心、促团结,打牢各民族团结进步的文化、生活、发展“三个基础”,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活动,积极向各族群众宣讲党的政策、引导群众深刻认识“五个认同”、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民族团结进步,贵在包容。抓住这一核心,曲硐村党总支通过支部抓、党员带、群众跟,从小处着眼、日常着手,把各民族“生活小事”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的关键来抓,各民族互帮互助成为常态。
曲硐村还积极顺应广大群众思发展、盼发展的愿望,因地制宜,通过提升地方经济和群众收入,进一步夯实了民族团结进步的基础,形成了人人讲团结、户户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转变思想 从“管理”走向“治理”
永平县民族村落较多,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民族村落治理作为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抓手,这点在曲硐村得到了充分体现。
为提升曲硐村的乡村文明程度、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曲硐村结合实际探索了“支部定制度、协会推落实、能人助治理”的管理模式。通过健全完善议事决策、服务群众、村容村貌打造、环境卫生管理、社会治安巡防、民风民俗规范等“一套制度”,形成了“各民族议事决策、各民族当家理财、各民族约定村规、各民族群防群治”的良性机制,推动村级有效治理,实现了群众诉求渠道畅通、矛盾纠纷不出村。同时,通过建立符合村情的卫生管理制度,彻底解决了“脏乱差”的问题,村里的卫生条件明显改善,各族群众幸福指数得到提升,生活品质不断提高。
曲硐村是一个有近9000人的大村,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发挥好村民自治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曲硐村党总支充分发挥“党建带协会”的作用,用好了“五支队伍”。比如核桃经营协会抓住市场这个核心,着力构建曲硐诚信包容、诚信互惠的营商环境。
曲硐村党总支充分利用村内能人多、退休干部多这一资源,引导“一群热心人士”参与社会治理工作。退休老干部马永宁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曲硐村的“大忙人”,在邻里矛盾纠纷调处、推进移风易俗等方面,随处可见他忙碌的身影。在这样“一群热心人士”的带动下,红事少办、白事简办、其他不办、结婚不放鞭炮等成为曲硐村的新风尚。
多年来,通过积极探索和有效治理,现在的曲硐村“诚信包容、干净整洁、乡风文明”,成为永平县对外宣传的一张亮丽名片。
抓产业促发展 古村旧貌展新颜
永平县委、县政府围绕曲硐村的“三个优势”——西南丝绸之路穿村而过、多种文化交融共存的文化优势,拥有良好的地热温泉资源的资源优势,拥有滇西最大的核桃交易市场的优势,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促进曲硐村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015年,永平县委县政府抢抓“美丽县城”建设机遇,把曲硐村纳入县城规划,按照“八化思路”,聚焦“干净、宜居、特色”三大要素,统筹规划了曲硐片区保护开发项目26个,为曲硐村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5年多的努力,如今的曲硐村已经成为“环境优、文化美、经济活、美食香”的滇西文旅小镇,先后被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9年又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实现了“从村到城”、从“后进到先进”的华丽蝶变。(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马新焕)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