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里到戏外
这首“曲子”,“曲”中有画,画里见人。一个案例即一条路,实践背后是理论,故事蕴含普遍原理。一部纪录片就是一串可资借鉴吸收的减贫密码。
(一)浓雾锁村VS“浓雾”尽散
收获后的云南红河哈尼梯田,迎来一年中最美的时节。依山漫开的梯田像大地上的调色盘,蓝天、白云、绿植、红土,被梯田调出独有的色彩。
而这里有个“吝啬鬼”,没过几分钟,便要把一切景象从人们的眼前藏起来。它就是雾。
“前一秒小村庄还清清楚楚,下一秒就‘雾失楼台’。”导演李光正说。
只能靠等。李光正带领摄制组,在浓雾里架起相机,一守就是几个小时。硬是从浓雾的间歇里,拍到了明澈的梯田。
在这个叫阿者科的西南村庄里,除了等雾散,摄制组还要等一个人。
摄制组跟着王然玄进了村民家。梁上吊着干货,小猫在篝火旁理毛,老人抱着孙女。年轻的驻村干部,要拨快这里时光的节奏。
村里的大喇叭,响起召开村民大会的通知,伛偻着背的老伯、背着娃娃的妇女都来了。
发展旅游,让村庄和人心都活跃起来。曾经风吹日晒在外打工、为了生活努力支撑的高阿嫂,如今在家门口挣到了钱,脸上“浓雾”尽散,焕出阳光。
(二)毁灭之恨VS再生之恩
“都说咱老百姓/是那满天星/群星簇拥才有/那个月呀月光明……”男子的歌声,在雪地针叶林中响起,带着回音。
50多岁的黑龙江省富裕县村民姜开义,打小就爱唱歌。可7岁那年村中暴发的一种地方性心肌病——克山病,击碎了他的音乐梦想。“我挺恨这个病。”这个“恨”字,仿佛从姜开义受过伤的心脏里发出。
也正是这个“恨”,让承担健康扶贫拍摄任务的导演孟菁及摄制组,决定将镜头对准克山病。
纪录片总导演武笛和姜开义是老乡,用家乡话唠了一天,后者已敞开心扉,“我妈知道我喜欢唱歌,一直希望能看见我在舞台上演出,但一直没有如愿。”
武笛带着摄制组走向他的舞台——辽阔的黑土地,阳光透过玉米秆,姜开义目视前方,唱得格外认真。
“无论你在干啥,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最后一个音唱毕,姜开义用尽力气大喊:妈——!随即,50多岁的汉子闭上双眼,放声大哭。
这一幕,被完整地记录下来。很多观众说,这是全片的泪点。而那天,在那零下几十摄氏度的田野里,武笛、孟菁、摄影师吴鲁和孙少光——在场所有的见证者,都热泪满面。
(三)赛场台VS入场券
向西,是青藏高原的皑皑雪山;向东,是刀劈斧削的金沙河谷。这里,是大凉山,水缠着水,一山放过一山拦。
一个少年,正在一座桥上奔跑。无人机镜头里,群山无言,除了一江瑟瑟,只有少年在跃动。
他叫金鑫。面对镜头,他的母亲吉克衣五莫用彝语说:“我是那种哪怕死了都会供孩子读书的人……因为我什么都不懂。”
发展教育,斩断穷根。为了呈现“扶贫先扶智”这一减贫密码,导演苏轶人和摄制组踏访大江南北多所学校,见证基层教育的巨大进步。一些藏在山里或者边远地区的学校,除了建起现代化的校舍,还请来乐队、组建球队,给孩子们播种更丰富的梦想。
手写屏上的板书,讲台上的雕像,画素描的学生……金鑫的母校泸沽中学就是这么一所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的特色学校。而“对抗性强、耐力出众”的金鑫,成了一名少年拳击手。
“金鑫特别打动我的是他的单纯。我问他走出大山的愿望是什么,他悄悄说,我想顿顿都吃肉,我不想再吃土豆了。”苏轶人说,“他又有年轻人的那种执着和斗志,练拳击,就要‘当拳王’。”
金鑫等的就是它——四川省队选拔赛。第一局,金鑫打空几记重拳,落了下风。场下,男同学伸长脖子、张大嘴巴,女同学紧张得把下巴埋进衣领里,眼睛却眨也不眨。教练袁伟珂喊“不要丢点”“上下都要有”,金鑫又挥起拳……
这些场面,都“收”进了摄制组的镜头里。
几个月后,苏轶人再次联系金鑫,他已经是省队的拳击手了。
(四)镜头内外的她与她VS镜头同框的她们
川、塬、峁、墚,每一抔黄土都在说,这里是陕西。
蔡亚玲和丈夫开着农用三轮车,风尘仆仆地行驶在陕西省富平县的乡间小路上。车上,是一箱箱柿饼,合作社300名村民的生计。
什么样的魔法能让柿饼再次飞入千家万户?答案是电商。
电商主播薇娅,拥有8000万粉丝,发起过上百场扶贫助农直播。
她来到1300公里外的富平。一番细致考察后,一场直播,为蔡亚玲的合作社卖掉15000斤柿饼。
难关已渡,日子继续流淌。制作柿饼的大瓮顶着“红盖头”,阳光照进小院,蔡亚玲坐在大瓮旁说:“咱们不能靠薇娅啊,咱们还得靠咱们自己啊。”
在薇娅那场直播半年后,蔡亚玲又来到1300公里外的杭州,找薇娅取经。蔡亚玲走进薇娅直播间,和她一同“带货”;薇娅给她出主意——建立标准化,打造爆款,让产品变成有竞争力的商品……
回到合作社,蔡亚玲以古朴的院墙、枝头挂着的红灯笼和一串串柿饼为背景,在面前支起手机,开启了自己的直播。镜头里,她笑脸盈盈。
而导演韩曦乐和摄制组的镜头,不仅记录下她的笑,还有那次滞销带来的压力。回忆化成一行又一行泪水,打湿了她的口罩。
(五)生无可恋VS人间值得
天还没亮,空中挂着一弯浅月。准备赶着牦牛去吃草的西藏那曲桑多村村民普次仁,眼里闪烁着月亮的清辉。
“原来生活过得很艰难,最差的时候就连糌粑都吃不上。”镜头对准他的脸,一道道皱纹和沟壑,恰如这里一道道绵延的山。
山,是这里的主角。因为时间紧,摄制组飞抵拉萨后,没给身体留下适应期,直接上到海拔4500米的那曲。这里意味着绝美的风光,也意味着绝对的艰辛。“远在阿里,苦在那曲”,导演刘帅、洛登高反严重,背着氧气罐,吸一口拍一会儿,甚至需要新华社西藏分社的两位司机来完成录音工作。
接下来摄制组却收获了个“人间值得”的故事。
普次仁一家住进离那曲市区只有半小时车程的新宅。小院方方正正,依然保留藏式民居的特点。普次仁在大门挂上洁白的哈达。
(六)乘风破浪的哥哥VS踉踉跄跄的无人机
天还没亮,灯光在渔船上升起。一群“乘风破浪的哥哥”,正往海里驶去,陈志东是其中之一。
目的地是一座巨型海洋牧场。远远近近的圆圈,像是洋面上绽开的花朵。事实上,这是近600口深海养殖网箱。这一片蔚蓝的海水“牧草”里,养着数千万斤金鲳鱼。
寒潮将至,陈志东出海换网箱,摄制组随他前往。海风很大,导演丁汀、吴飞座在剧烈起伏的海浪中晕了船,无人机也被吹得踉踉跄跄,“拍到的画面根本没法用”。
第二天,新华社海南分社出动一架大型拍摄用无人机,渔船化身“航空母舰”,承接无人机的起降。海浪没有停歇,摄制组像前一天一样,每个人“从头吐到尾”。
也正是这样,摄制组拍到了工人如何在水下拿着很粗的“针”缝补渔网,拍到了成百上千条金鲳鱼灵活游动的身影。
戏外到戏里
(一)生命的河流VS命运的石头
“新华社这部片子不应止于‘记录’,还应对其他国家有启发作用。”阎涛在立项之初就提出,此片要能触动中外观众共通的情感,不说教,靠“打动”,并要有海外视频素材。
“去到那些山高路远的地方,目睹他们生活的变化,看这些变化在他们的眼神中留下的印记,我真心觉得国家做的这一切都非常值得。”苏轶人说。
(二)极致挑战VS极致水准
调研、采访、拍摄、剪辑、配音、配乐、翻译、包装……这还不包括设备配置、资源调度、采访对接、版权事宜……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而团队只有两三个月时间。
“团队要做的事只剩一件——完成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王璐给工作群起名为“见证奇迹的时刻”。
不仅技术“全能”,而且战斗力强。丁汀领到任务后,立即把年幼的孩子安顿给亲人照顾;黑龙江不到下午四点天就黑了,摄制组凌晨起床“天放光就开机”,午饭都不吃;洛登“高烧不下火线”,李光正、孟菁“带伤不停机”;经常开会到凌晨一两点,再“单线对接”到三四点……
在拍摄一线,什么艰难险阻都可能遇到,可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得克服。这是制片主任牛小溪的工作难点,也是她的本事所在——把千头万绪,理得条分缕析。团队成员“最怕接到她的电话,因为这意味着有必须按时完成的事”,而遇到困难想起她就有了信心,“牛主任永远有办法”。
最终——天光、云影、薄雾、晨曦,群山、冰川、树林、麦地,高楼、道路、村落、牧场……天南海北的航拍画面,前后接续。
孩子的脸,老人的脸,父亲的脸,母亲的脸,有的天真地笑,有的出神地望,有的无声地哭……细腻多元的特写镜头,气质如一。
如今对比成片与手册,武笛非常自豪:“大家100%完成,无一遗漏,无一打折。”
“通过这部片子的专业探索、经验积累,CNC乃至整个新华社的纪录片摄制水平都提高了。”王璐说,“工业化流程与艺术性创作的结合,以及团队成员如何无差池地契合其间,都是意义远超一部纪录片的宝贵财富。”
片子首发的那天清晨,苏轶人揣着杜比版本,走在下着雨的长安街上,心想,自己怀里是一颗磨了三个月的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