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保留彝族传统文化最多的地区。彝族建筑是彝族先民智慧的具体体现,具有古老浓郁的地方特色,他们居住在山林间,就地取材,不用一根钉子就建造出结构稳定的房屋,并且极具观赏性,彝族建筑有着精湛的工艺,非常具有保护价值。
彝族穿斗式榫卯结构建筑是在“井干式”基础上,吸收了抬梁、穿斗等建筑文化而形成的一种建筑形式,以精湛的工艺,浓郁的民族风格,堪称彝族建筑的典范。
历史上,彝族传统建筑主要分布于川、滇、黔、桂四省区的彝族民间,现今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凉山州美姑、甘洛等彝族腹心地。
考古表明,“井干式”壁体和“干栏式”构造相结合的形式是彝族早期的重要的建筑形式。秦汉以后,抬梁式建筑开始影响西南夷地区,特别是明、清在彝区实行土司制度,加强了彝汉文化的交流。“井干式”结构逐步消失,抬梁式、穿斗式结构建筑在彝区开始流行。
穿斗式榫卯结构建筑,屋顶为“人字形”斜坡瓦板房,墙壁多为土墙或砖,室内分上下两层,上层多为三、五、九、十一层不等的穿枋,下层依据主位、客位、活动区不同的功能,以柱与板壁镶嵌的方式装饰。
彝族传统建筑既不用现代化工具,又无施工图纸,更不用钉子或粘合剂,全凭工匠心中既有的“图纸”和经验以全手工形式建造,程序复杂,工艺要求高。在选料方面,将选择符合规范的圆木、板材,作为穿枋、房柱、抬梁、斗拱、门、楣等材料。加工时利用斧、锯、刨、钻、凿等工具,对材料进行加工和制作。组装时将加工好的柱、板、斗拱、穿枋、窗格按照构架规则组装调试。
彝族传统民居重视装饰,建筑装饰部位主要是屋内板壁、屋檐、门楣、斗拱、窗,图案多为日、月、星、花、草和动物图案,突显出强烈的民族性、艺术性、实用性。
彝族传统建筑是活在民间历史和不可复制的雕塑,具有多学科价值。它是彝族工艺水平、宗教信仰、美学思想、文化习俗的复合体,对于研究彝族社会历史、生产力水平、建筑美学具有重要的价值。以复杂的工艺、独特的建造风格、浓郁的民族纹饰,精湛、高超的技艺,对于研究建筑史、工艺史具有重要意义。凝聚了彝民族独特认知和情感,在历史长河中,又吸纳了新的内容与形式,对于研究民族交往史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对于推进彝区文化旅游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2021年5月24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申报的彝族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凉山彝族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责编:贾亭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