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拥山抱水的南京城东,总是绕不开“贵气”两个字。
尤其是明故宫一带,作为明朝时期皇宫的辐射地,处处透露出天家威严、历史厚重。
然而,就在“皇城脚下”,有一片名为“后宰门”的老城区,这里解锁了明故宫的B面——生动鲜活,人间烟火。
▲后宰门公交站台。
1
从明故宫向北到富贵山的那条大街就叫北安门街,这里曾经是明代皇城北安门,民间也称“厚载门”。
后来,传说有一些失宠的太监来南京避风头,他们集中住在这一带,民间调侃这里是“后宰门”,于是地名沿用至今。
上个世纪70年代前,后宰门仍然属于比较偏僻的城乡结合部,山峦叠翠,处处是农田和菜地。
直到改革开放,这里建设了大片小区,作为714熊猫电器厂和金陵石化的员工宿舍。聚拢的人气,这才渐渐为后宰门注入了崭新的活力。
有趣的是,因为历史上这一带有几个部队大院,所以小区楼层一般都不超过七层。因此,金陵石化公寓至今仍然是后宰门一带的最高建筑。
▲在一片矮旧小区中,金陵石化公寓的两座高楼格外显眼。
住在后宰门是幸福的,四季葱郁的富贵山、古朴高耸的城墙都是自家的“后花园”,抬腿就能从城墙上的小门迈到琵琶湖边。每早5点左右,一些菜贩聚在附近摆摊,热闹极了。居民晨练之余,还能顺手买把新鲜的青菜回家。
但另一方面,住在后宰门又是繁琐的。因为城墙与富贵山的阻隔,要想去趟城北的燕子矶等处,就得绕经鼓楼、中央门,换乘公交兜圈子。
好在,这个问题很快解决了。1989年,南北走向的富贵山隧道正式开通。历史与现代在此交相辉映,因此富贵山隧道也被称为“南京最美隧道”。
▲尽管它是南京唯一可以通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隧道,但提醒大家不要滞留、影响交通。
如今,尽管出行便利了很多,但后宰门依旧保留着八九十年代的氛围。
热闹又闲散的生活,总让人感慨这里“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
尽管周边风景宜人,但后宰门从来都不是游客们的聚集地。
这里的居民大多互相熟稔。年轻时,他们是工友、同事;等到退了休,他们又是最好的玩伴——天气好的时候,常一起聚在清溪河边下棋、打麻将。
▲和南京很多老片区一样,住惯了的老人舍不得离开。
在后宰门,一切都显得格外亲切自然。邻居间相伴多年,就连很多小吃店也是随随便便就开很多年,不愿离开。
这些老味道,构成了后宰门人对家的记忆,也让很多来此的人流连忘返。
▲以后宰门农贸市场为起点,你总能在附近找到你的心头爱。
01
冯万兴卤菜店
对于南京人来说,自家楼下必有一家可以zan鸭子的卤味店。
尽管后宰门一带卤菜店林立,但冯万兴仍然是封神般的存在,很多人从小吃到大。
▲朴素的门头,不一般的滋味。
每天清晨,从菜市场出来的阿姨,疾步走到街对面的冯万兴。她们是店里的老主顾,和老板唠几句闲嗑,才安心拎着鸭子慢悠悠往家里走。
盐水鸭买回家,煮上一锅浓稠的米粥,就是不错的一餐。油亮诱人的烤鸭自然也颇受欢迎,浇上热乎乎的老卤,还没下筷就能闻到香甜不腻的气息。
▲烤鸭好不好吃,在于个人对鸭子柴肥的喜好,其次就是老卤的好坏。
02
四红包子
祖记牛肉锅贴和陈永梅汤包在街角紧挨着,两家老店都是典型的南京味道。还有不少人,习惯拐进富贵山小区去吃富贵汤包。
但早餐的江湖里,不远处的四红,凭着一个肉包就与他们隔空battle。
▲摞成小山般的蒸笼,似乎也暗示着店里的非凡人气。
四红包子已经开了二十多年,后宰门人总自豪地称它“远胜金陵大肉包”。
3元一个大肉包,拿到手里颇有分量。面皮白嫩松软,肉馅肥而不腻,咬上一口,鲜美的肉馅流出汤汁,从口到胃都温暖起来!
▲冬日的清晨,大肉包还是最佳的捂手神器。
03
寇大姐煎饼
住在后宰门的人,大概率同为海英小学和54中的校友。
寇大姐做的杂粮煎饼,对周围居民和南京五十四中的学生来说,是最怀念的校门口小摊儿的味道。
▲没有门头,煎饼摊摆在徐州羊肉汤面店的一旁。
寇大姐做的煎饼皮香脆甜鲜,杂粮做的面糊摊在鏊子上的瞬间,浓香四溢,咬一口满嘴都是厚实的甘甜,纯粹而满足。
丰富新鲜的食材也是寇大姐煎饼的特点,花生、葱花香菜、脆饼一个都不能少,再加点榨菜、火腿肠,就是一顿标准的“后宰门定食”。
▲寇大姐的煎饼店开了多年,好多人都是吃着这个味道长大的。
04
新新水饺
南京人偏爱赤豆元宵,但后宰门人却把对水饺的热爱发挥得淋漓尽致。
当年,新新水饺还是欣欣水饺,上完课最幸福的就是和爸妈来这里吃饺子。
▲很多人离开后宰门多年,还对这家店念念不忘。
店里的水饺五花八门,一眼望过去足足有十几种。拎着行李准备出门探亲的老夫妻,一早就来到店里,足足点了4两。
韭菜肉、白菜肉馅料最受欢迎,但青椒肉馅料却让人惦记了很多年。不管是哪种,个头都很大,馅料总把饺皮撑得满满的,一口咬下去超级满足!
▲店里还可以买到生饺子,买一点带回家,熟悉的味道随时都能尝到。
05
老潘炒凉皮
对于后宰门小学的毕业生,曾经校门口的老潘炒凉皮才是更古早的记忆。
如今,老潘把店开进了泸溪河对面的佛系桥24号小区。即使在这么隐秘的角落,还是有不少食客寻味而去。
▲手写的导路牌,让人很轻易地找到了搬迁后的小店。
店面虽小,菜单倒是密密麻麻写满了一墙。或许因为开在小区里,坐在这里,给人的感觉更像是来爷爷奶奶家吃顿午饭。
现炒的凉皮非常烫嘴,红彤彤的一片,搭配着新鲜的蔬菜和豆芽,一颗金黄的荷包蛋铺在最上面,咬上一口,香香嫩嫩又非常Q弹。
▲滑溜溜的凉皮暴风吸入,略咸的口感,让人回想起放学后的时光。
当然,这五家小店无法代表后宰门的全部。对更多人来说,太多味道让自己念念不忘——
菜场一条街的清蒸草鸡、活珠子、蒸鱼、鱼圆、酒酿;
南师大出版社旁的小马牛肉面、羊肉汤店;
转盘边、总是飘着油炸香气的喜得美;
……
这些美食不仅仅是美食,更是无忧无虑的生活记忆,是对美好的无限怀念。
既有皇家建筑的余韵,又散发着烟火气息,一抬脚出城洞就可感受湖光山色。在南京,再也没有比后宰门更像“世外桃源”的了。
随着6号线的开挖建设,很多临街的小区搬迁。但南南相信,对于慢慢离开这里的人,“不足为外人道”的幸福点滴不会消散,仍然会长久在心间。
撰文 ‖ ec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