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坚
金线泉是一处有千年历史的神奇景观。北宋初年,它位于济南乡宦张聪的家宅中。《宋朝事实类苑》卷六一载,张氏园内有金线泉,“石甃方池,广袤丈余。泉乱发其下,东注城壕中,澄澈见底。池心南北有金线一道,隐起水面。以油滴一隅,则线纹远去。或以杖乱之,则线辄不见,水止如故,天阴亦不见”。宋代,宦居济南的曾巩、苏辙都曾看到过泉中的“金线”,并留下了吟咏金线泉的诗作。如曾巩诗曰:“玉甃常浮颢气鲜,金丝不定路南泉。”
曾巩
再往后,刻于金代的《名泉碑》,首次列举了历下七十二泉,其中位居第二把交椅的便是金线泉。但那时候,金线已不是随时可见。远道而来的元好问曾在泉边逗留三四天,都未能得以一睹金线芳容。到了元代,济南籍文人张养浩多次造访金线泉,可他同样没有眼福,只好写诗感叹:“久闻金线奇,屡至未曾遇。”比张养浩幸运的是刘鹗,他在清末游览金线泉时,经人指点,有幸看到了金线。在其名著《老残游记》中,刘鹗借老残之口,还对金线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莫非底下是两股泉水,力量相敌,所以中间挤出这一线来……你看这线,常常左右摆动,这就是两边泉力不匀的道理了。”
约在民国时期,金线泉式微。新出版的《千泉之城——泉城济南名泉谱》记载,“因泉池改建,基地遭到破坏,水面亦随之缩小,水势减弱,金线从此消失”。1956年趵突泉公园扩建时,在原金线泉东约20处一小池中发现了“金线”,于是李代桃僵,把这个小池命名为金线泉,同治年间的碑刻也挪到了小池中,原来的金线泉则被称为老金线泉。1966年起,由于趵突泉地下水位长期处在30米以下(仅2010年有一周时间冲上30米),金线奇观出现的机会变得少之又少,见诸报道的仅有1995年、1996年等少数年份。
来济南30多年了,我一直以为金线只是个传说。不过,每次去趵突泉,我都会捎带脚去看看金线泉。那个小池子,给我的印象向来是泉水一汪,波平如镜。
今年10月7日下午,趵突泉地下水位升至30.04米,达到1966年以来的最高点。在这个特殊时刻,我突然想到了金线泉。赶紧拔腿去天下第一泉景区。当日,不仅趵突泉的三股水有了勃勃生机,其他泉也都变得精神百倍。卧牛泉破天荒出现了溢池,泉水地势稍低的池西、南两侧漫流而出,几个调皮的孩子穿着凉鞋在泉水中踩来踩去。由卧牛泉经皇华泉再往东,便是南北并列的柳絮泉和金线泉,几位游客站在金线泉边指指点点:“看,看,金线出来了!”沿着那位游客的手指方向,我也真真切切地看到,金线泉池中南侧出现一道弯弓般、不断波动的弧形水线,因为阴天,这道水线并不是传说中的金线,而是一条纤细的银线,像平滑玻璃上出现的一道裂璺儿。时不时会有气泡从水底冒出,所形成的涟漪一圈圈散开,会将这道裂璺儿冲散。及待波纹散去,那条裂璺儿又重新出现在水面上。仔细端详,这条水线应该如刘鹗所说,是池中两股泉水相对冲而形成的。这种情形之所以罕见,可能是因为,池中泉水出涌舒缓时,形不成相挤态势。站在金线泉边,还能听到泉水通过暗渠从南侧泉渠排出时形成的哗哗水声。
10月13日,趵突泉地下水位冲高到30.13米,当日中午笔者再去看金线泉时,发现泉池中的弧形水线更为明显,如果说10月7日的弧形水线是尚未拉开的弯弓,那么,10月13日的弯弓则拉成了半满,水线的弓弦从池西壁向北张开,弓弦顶端已经接近了泉池中间。有游客告诉我:“早上9点,阳光自东向西能照到泉池内,那时的水线应该是金色的。”听后,我心情倍爽,改天早上一定再来看金线。
以后,再有外地的朋友来济南游玩,酒酣耳热的时候,咱也可以向他海侃一下:中国有三条著名的水线,一是海线,蓝黄分明的黄海渤海分界线;二是河线,清浊分明的泾河渭河交界线;三是泉线,就是金线泉里的这条有千年历史的泉水对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