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陆必得旅游规划)
“三区三线”是根据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种类型的空间,分别对应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
作为文化旅游规划者,不得不讲一点“三区三线”之外的额事情。今年三月,自然资源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指导意见》。文件明确,将历史文化遗产空间信息纳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并强调指出,对历史文化遗产及其整体环境实施严格保护和管控。在市、县、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统筹划定历史文化保护线,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针对历史文化资源富集、空间分布集中的地域,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度依存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空间,明确区域整体保护和活化利用的空间管控要求;历史文化保护线及空间形态控制指标和要求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作为实施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的重要依据。如此说来,这个文件算是对2019年11月中办、国办联合印发的《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作出了明确修正。也就是说,除了当时规定的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又增加了第4条红线——历史文化保护线。这次修正相当到位和彻底,不但明确了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度依存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空间,明确区域整体保护和活化利用的空间管控”。
“三区三线”:是根据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种类型的空间,分别对应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
以承载城镇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要素为主的功能空间。
以农业生产、农村生活为主体的功能空间。
指具有自然属性、以提供生态服务或生态产品为主的功能空间,包括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滩涂、岸线、海洋、荒地、荒漠、戈壁、冰川、高山冻原、无居民海岛等。
是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陆域、水域、海域等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
是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不得擅自占用或改变用途的耕地。
在一定时期内因城镇发展需要,可以集中进行城镇开发建设,重点完善城镇功能的区域边界,设计城市、建制镇以及各类开发区等。
科学划分生产、生活和生态三大空间,合理界定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生态用地,体现了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美丽宜居、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美好愿景,科学勘界“三区三线”,为实现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双赢打好基础。
资料来源丨环境生态网
声明丨图片基于CC0协议授权/仅供参考学习/无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