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站在衡岳七十二峰之尾的岳麓山上,可以看遍整个湖南乃至天下。因为她是儒释道同存共荣的中国典范。道家二十三洞真虚福地云麓道宫,香火犹盛,蔚然山顶。千年古刹麓山寺深居山中,乃“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位居山脚的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976),为宋代四大书院之冠,至今办学不辍、文脉不断,是唯一“活着”的古老书院。
岳麓山一直伴随着先贤和伟人们中国梦的传承。有文化名宿将其谓之圣山,有学者专门提出并研究麓山文化概念与内涵。这,都需归结于岳麓书院的影响深远。她不但是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而且是中国乃至世界的岳麓书院。
厚重精深,源远流长,千年文脉,宛如生命的河,奔流不息。这几天,湖南卫视730黄金档与芒果TV、金鹰纪实卫视同步播出的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岳麓书院》,以一种前所未有的传播形式,带领观众领略文脉赓续、大道传承的湖湘丰采。
这是全球第一部以岳麓书院为主题的纪录片,以技术化、现代化、影像化方式,解读岳麓书院千年文教的发展嬗变与成功密码。过去,我们了解岳麓书院,局限于专家研究之书、名宿对话之文、记者宣传之端,以及来来往往的游人镜头,感受书院千年精美的吉光片羽。而今,湖南卫视和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采用4K技术拍摄、故事片手法叙事、高还原度演员情境出演等形式,打造大片的质感,以源流、正脉、传道、经世、新变、求是6个篇章,分为6集,全景式地铺展岳麓书院建筑之美、人事之变、文化之重、思想之精,传递千年以降“成就人材、传道济民、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精神之醇。
纪录片中的镜头,随着风云历史的发展、代表人物的出现、重大事件的发生,向前推进,时而和风晓畅清心凝神,时而风涛万里慑人心魂。
我看完第一集后,感受最深的是,那是一条生命的河,润开千年苍茫的荒漠。轮转着日月,照亮浪潮里群星闪烁。流荡着传奇,镌刻汗青里花开花落。那是一条文明的河,诗书万卷谁也读不破。藏纳于天地,孕一双慧眼看遍山河。追寻于风雨,怀一襟忧乐上下求索。
那是一条千年的河,那是一曲赤情的歌。歌中有笑也有泪,源流九转万里阔。
寻那一条千年的河,唱那一曲未来的歌。歌中有梦也有火,河开大道万年歌。
2
道南正脉,潇湘洙泗。
历经千年的岳麓书院,也曾经历过七毁七建的血色宿命,但犹如其周遭的枫林一样,始终保持着勃发的生机,向着春天生长,向着光明前行,产生了一连串珍珠般的思想精神,照亮了一代代灿若繁星的湖湘人才集群。
所以,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感谢五代二僧办学开启筚路蓝缕、宋初知府朱洞兴学大公无私、周式谢绝皇帝厚聘矢志不渝、李允则制定四大规制着眼未来……他们创办一种开放自由的教育方式,并将此如磨血事业一般坚持下来,终于有了岳麓书院的草创成功。历史的本色,离不开政治、社会和文化的涵泳,然而他们沉潜坚守,感动了宋真宗动情地为当时尚为民间私学的岳麓书院御书匾额。
湖湘文化的历史可以远溯至四五千年前,甚至有学者以水稻残存为证提出有万年文明。为何岳麓书院仅千年有余,却如宏开新局、影响深远?
湖南属于潇湘荆蛮,三面环山,四塞之国,此前最为耀眼的为寓湘文化。
屈原流放湖湘,是他一生中的最大不幸,但他的被流放,发端湖湘文化的原道,自为大幸。他在长沙留下了他的绝笔之辞《怀沙》。“怀沙”即怀念长沙、怀念故国,直抒胸臆,光明磊落,高尚正直,信守不渝。
在屈原自沉汨罗江百余年后,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被贬谪到湖南。“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贾谊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显示出卓越的政治才能,但因年少气盛,锋芒太露,招致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谪居四年多,为古老的湖湘文化增添了异彩。杜甫曾写道:“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千百年来,不少湖湘士人纷纷前往贾谊故居里的长沙井,总想在那里吸收到一些湖湘文化的甘露和血液。
虽然世间已不见贾太傅的踪影,也不见屈大夫的歌声,更不见杜拾遗的孤影,然而,湖南长沙作为楚汉名城、屈贾之乡,将永远作为湖湘文化传承不歇的历史见证。在这一片屈子吟咏、贾谊寄情、杜甫咏叹的热土地上,古代人才稀少,晚清学者皮锡瑞说:“湖南人物,罕见史传。三国时,如蒋琬者只一二人。唐开科三百年,长沙刘蜕始举进士,时谓之破天荒。”
而自岳麓书院的横空出世,薪火相传,出身高贵的张栻,“少年留心经济之学”,虽然同其父张浚一样,不能逆转朝廷偏安的命运,但他将周敦颐至胡宏一脉开启延续的湖湘学派发扬光大,熔铸理学宣扬,引发皇帝欣然与其订立君臣之契。他大胆地打破门户之见,邀约千里之外的闽学宗师朱熹,相聚岳麓书院。很多人认为湖湘精神中缺乏包容,而南轩先生之举,又何尝不是胸怀天下、海纳百川的典范呢?
朱张会讲,赫曦如来,自是中国文化史、思想史、教育史上一道亮丽的胜景。就在岳麓书院一方胜境之中,二人论道,三天不歇,闻者咸来,“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如此盛况,可谓中外文化史上的奇景大观,也是湖湘文化发展史上的丰采壮举,从而坚实了岳麓书院作为湖湘文化核心区域与人文高地的地位。
南宋乾道年间,张栻主持岳麓书院,朱熹两度来到长沙,吕祖谦也寓居潭州所属醴陵城北主持东莱书院。“东南三贤”同在潭州讲学,岳麓书院成为湖南文化中心,湖湘学派也达到极盛。江南各省,包括偏僻的四川都有众多士生远道来长沙从学,以至人们“以不得卒业湖湘为恨”,即将自己不能在岳麓山下追随张栻学习视若非常遗憾的事。
千年弦歌,至今尤盛,为后世湖湘人才集群井喷,储备了一个大道南移、道南正脉的思想文化富矿。历经无数先贤的传承与发扬光大,湖湘文化日渐博大精深、多姿多彩,受其熏染的湖南人“积极进取,敢于任事”,形诸自身特有的品行又不断丰富着湖湘文化精神,湖湘文化经过长时间的锤炼与积淀,具备了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兼收并蓄、勤勉笃实、百折不饶等诸多的精神特质。
即便张栻死后,门人改为其他学术流派,湖湘学派慢慢分裂,不复传承,但湖湘文化依然集大成于岳麓书院,薪火永续。明代中后期,明世宗御赐“敬一箴”,王阳明心学和东林学派在此传播和交流。抗清失败后坚守于瑶峒四十载不出的岳麓弟子王船山,以“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的气概,从哲学、政治、历史诸多方面展开纵深研究,推出数百万字的皇皇大书,成了承前启后的湖湘文化集大成者。谭嗣同赞曰:“五百年来,真能通天人之故者,船山一人也。”
有清一代,虽然皇家害怕儒家道统成为国家治理的文化主流,一再强调“骑射”“国语”,但康熙、乾隆二帝仍然分别御赐“学达性天”和“道南正脉”匾额,悬于岳麓书院。可以看出,以岳麓书院蔓延的湖湘文化在当时中国,不仅为士人推崇,亦为朝廷最高统治者看重,从而激发了一大批士子如朱张瞩望一般,“怀古壮士志,忧时君子心”,产生着强烈的道德英雄主义,打硬仗,拼死战,铸就了“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的惊世佳话。
这些,见证着岳麓书院文化传承、人才培养、思想研究的成功,也照鉴着成千上万的湖湘赤子敢为人先、才堪大用、肩担重任的社会责任与家国情怀。今日站在千年学府讲堂前,犹能听见朱张开坛会讲、互相辩说的论道;犹能看见近代以来,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辛亥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一拨又一拨的岳麓学子,心忧天下,敢为人先,与时俱进,创造了多个中国史上的第一:陶澍第一个把商品经济引入体制改革并首倡海运,魏源第一个“睁眼看世界”,曾国藩第一个倡办洋务,左宗棠收复广阔国土乃“五百年以来的第一伟人”,郭嵩焘第一个出任驻外使节,谭嗣同第一个为变法维新流血,曹典球第一个践行“兵战不如商战,商战不如学战”,杨昌济获誉“湖南大学蓝图设计第一人”……青年时代的毛泽东两次寓居岳麓书院,“实事求是”深深地印在他的心里,直接影响了他一生主张理论联系实际,结合马克思主义原理将中国实际加以创造性改造,并推动党的七大将实事求是确定为全党的思想路线。故而,岳麓书院成为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策源地。
3
我们可以通过这样一部开创性、史诗性、艺术性的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感受其融贯古今的高度、纵深叙事的深度、贯通人文的厚度,直观地、形象地、生动地解析“岳麓书院”的前身今世,了解其藏书、教育、祭祀、学田背后的历史情感,触摸其成就人才、传道济民、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思想温度,更能发现其致知载物、博文约礼、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中和魅力。
在野性的拓荒时代中,先贤身处治乱离合之际,胸怀救时兴国之梦,择胜地,起精舍,在初期书院里锻造个性凸显的文化品格,积极反叛束缚人性的官位文化,熔铸出了一种经国济世的自由主义。文化是需要承传的,宋元作为中国书院文化的昌隆期,在艰难挣扎中续谱自由文化的流传嬗变,让一些有着深刻思想背景和文化价值的理学颗粒,融会成一种革命性的思维方式与话语体系,创造了文化的多维时空。
因道德标准所谓崇高,足以让“永远的大师”张南轩、朱晦庵发生激情的碰撞,不因时间潮汐的洗刷和涤荡而分崩离析,而是因为大师的推进而顺流奔涌,分外清晰,显现出一种令人瞩目的赤诚相见而品格独立的风骨。文化之道,在于传道济民,在于论道经邦,在于融合大道而正道致远。即便困感于学者、风骨、学术和个性的无形纷纭争端,流于特殊时期思想锋芒消失的时代,将维系在学术上的零星自由性湮灭于迷惘之中,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得以后学梦醒,创新自强。王阳明的“正人心,息邪说”“知行合一”,与岳麓书院中经世致用的湖湘学人集群式崛起,方便了更多的人从中寻觅着具有特殊时代文化内蕴的历史遗存,燎原了岳麓书院催发热血男儿赤情报国,蔚然中华、影响全球的奇特色彩。
这样的影像,重温波澜壮阔的历史,聚焦历久弥坚的今时,又展望未来可期的愿景。既可以加强知识分子对于岳麓书院变迁与湖湘文化流变,有了一个精练的梳理;又为青少年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精髓、时代内涵,打开了一条精彩纷呈、光影逼真的文化通道。
主创团队深究细研源远流长的、浩繁厚重的文化历史积淀,精炼感性的发现与理性的辨析、当下的临场感与久远的穿透力、文化的历史烟云与个体的生命感悟等贯通融会,使我曾以为《岳麓书院》难免文化史料的枯燥堆砌,不意其创新与探索,对于我再一次深入理解以湘中之学与湘人之学独有的人生选择、精神脉络、思想凝练和时代意义,以及书院文化建设推进新时代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情感体验和科学观照,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为了将此纪录片做得更加专业、纯粹和逼真,湖南卫视和湖南大学出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传播、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在文化传承中求是创新,大胆地引入著名演员、主持人出镜,制造重返历史现场的镜头,突破了传统纪录片学术名流现身说法的模式。专家团队都是长期研究思想文化、湖湘文化、书院文化、红色文化和断代历史的硕彦高手,如楼宇烈、唐浩明、朱汉民、邓洪波、郑佳明等。他们不是只顾不问,而是参与其中,斟词酌句,推敲细节,合力打造一部经得起文化考证、受得住时间考验、传得开人文色彩的影像化“岳麓书院”,在微观岳麓书院历史的宏大格局中,使书院活起来、人物动起来、古今连起来,淋漓尽致地绽放其富有历史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