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年多来,经常到驻马店中心城区边缘城乡交错一带的地方玩,有时几个朋友也相约一块去。
东西南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满眼可见工地,修路盖房子挖沟,种花栽树架电线杆子,一天一个样,跟变戏法换脸似的,快。
中心城区南边,香山街往东,北靠练江河,一大片地方正在盖很多的房子,轮廓出来了,仿古建筑,有模有样。
有一个坐南朝北的一个大门已成型,大门两侧立着巨幅牌子,上面有示意图和文字介绍,门楼上方中央有四个醒目的红底黄色篆字:皇家驿站。
过去的驿站也好,消失的皇家也罢,它们与驻马店这座城市,颇有缘分,到底是有些来历的。就以此为线索,抽取若干历史片段,换个角度说几个与城市有关的故事。
故事涉及到一个朝代,包括这个朝代的英宗,成化,崇王。
一、哪个朝代的皇家
先从纪年说起。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为了解决地上人间,在年代轮回上也混沌不清的困惑,智慧的人类,摸清了日月转圈规律,将今昔乃至未来,做一个大家都明白的约定,形成规矩,发明了给年代起名的方法:纪年。
曾见网上有人建议,采用古老的黄帝纪年。按历史典籍记载,经过换算,今年是黄帝纪年的开元4715年。
传统历法农历,又称阴历,以月亮圆缺变化为根据,使用干支生肖纪年,六十年为一甲子,周而复始轮流转。明年是己亥猪年,属猪的本命年,该扎红腰带了。
农历标记的节日,更像是舌尖上的盛宴,讲究吃的时尚,特别温暖孩子。三十饺子初一面,元宵汤圆端午粽,中秋月饼腊八粥。花样翻新,应景应时。
现在,普遍使用国际通用的公元纪年,以耶稣降生年份为起点,按顺序计算年代,俗称阳历,以太阳为参照物。今年是公元2018年。
还有一种纪年方法:年号。
年号是我国古代从公元前140年开始,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表示年份。大概也有昭告天下,明确信息,让世人知道,当今江山归属何人的意思。
有的时候,对古代历史的某个时间段,直接使用年号描述年代,谈人说事,简单明了,时代感显得更浓,说着方便,听着实惠。
西汉武帝的建元年号,是我国历史上第1个年号。有一个统计,我国古代封建王朝曾使用的年号,大约有500多个。有一本小册子中的年号通检,把已知的农民起义、少数民族和地方割据势力,所使用的年号,也一起收录,有1000多个。
帝制结束,年号也走到了尽头。清宣统3年(1911年),民国正式废除年号,使用民国纪年,以黄帝纪元4609年辛亥11月13日,作为民国元年元旦(1912年1月1日)。
历史上的年号,功绩不可磨灭,是古代留下来的一项精神文化遗产。
民国48年即1949年,新中国诞生,法定采用公元纪年。明年是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庆大喜之年。
再说朝代和皇家。
元至正28年(1368年),戊申猴年,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朱元璋,创建了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国号大明,都南京。这一年钦定新王朝的纪年为洪武元年,距今650年。
朱元璋,贫农出身,苦大仇深,出门两手攥空拳,讨饭当过和尚,开局一个碗,装备全靠打,25岁参加革命工作,41岁缔造帝国,草根,纯粹的布衣皇帝。
朱元璋老家的凤阳花鼓,当地一绝,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流传很广的花鼓唱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朱元璋死后,葬在今南京紫金山的明孝陵,该陵已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紫金山是江南四大名山之一,被称为中华城中人文第一山。山上有以前的孙权墓,后来的中山陵,还建有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摇篮的紫金山天文台。
几十年前,平民旅游的时尚,尚未普及,休闲观光的概念,还很朦胧,步履轻松的转完这几个地方,也就花一天时间。
明朝,是中国封建时代屈指可数的延续二百年以上的大一统王朝之一,历史上存在了276年。
还不包括,掐头去尾的40几年:明的前身,争天下时的西吴4年;江南半壁,奄奄一息的南明18年;最后余波,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坚持一个国家一个朝廷原则,尊明朝为正朔建立的郑明21年。
有人说,这个王朝,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与外藩交往,从不拿女人金钱国土财物说事,连天子老大,都戍边守疆不怕死,透着铮铮骨气。
也有人说,这个王朝的皇帝,荒唐事颇多,一个比一个奇葩,清一色的表情帝。野史有几句流传很广的话:臭汉脏唐,埋汰宋乱污元,明邋遢清鼻涕。明代,邋里邋遢,不利索。
这里说的朝代和皇家,就是大明朱家王朝和这个朝代的皇家。
中原重镇驻马店,从有人在这块土地上搭建第一所房屋开始,到成为一个国家立项设置的官方驿站,最终蜕变为一座生机勃勃的现代城市,与这个朝代和它的皇帝藩王,乃至纪年的年号,产生交集,结下不解之缘。城市的历史,深深的留下了这个朝代的烙印。
文字记载、民间传说和书生演绎,派生出诸多与驻马店有关的有趣故事,为关注这座城市的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话题素材和想象空间。
说驻马店故事,不能不说明朝和明朝的皇帝。
明朝皇帝,传承是怎样一个流程,已很确定。依照封建礼仪,祖制家法,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交接顺序,无缝衔接,传12世,历16帝,使用了17个年号。
皇帝生前有年号,死后在庙中被供奉起来时,也有个仪式感很强,颇为庄重的称呼:庙号。多少含有褒贬,似葬礼悼词上,名字前加的修饰语,像是盖棺定论。
明朝第1位皇帝朱元璋,庙号明太祖,年号洪武,也称洪武帝。吊死在北京煤山歪脖子树上的亡国之君,第16位皇帝朱由检,庙号明思宗,年号崇祯,也称崇祯帝。
书本上,一般用庙号称呼皇帝,如唐太宗宋太祖,或指名道姓,如三国刘备五代朱温,也用年号指代。
在坊间,明帝和入关后的清10帝,用年号指代多一些,显得更简明,说书唱戏,架构故事,易说易记,反倒忽略了庙号姓名。
知道明万历帝的,远比知道明神宗朱翊钧的要多。那位幻想出家当和尚的清顺治帝,姓甚名谁?
其中有一位明帝,后多用庙号称呼,即有明以来的第6位皇帝,人是一个,做了两次皇帝,他是朱元璋孙子的孙子:明英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