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道纵横、桥梁密布的苏南地区,有个从春秋时期便存在的古镇,吴王阖闾与夫差曾在此地修建离宫,两宫脚下有个钟灵毓秀的小村镇,名唤“甫里”。清朝时期,一位文人发现俯瞰古镇全貌——“市河六道似甪字”,于是甫里被改名为甪直。
甪直古镇水乡风情 本文图片除标注外均由作者提供
从甪直牌楼走进镇内,一尊威仪凛然的石雕傲视着每一个路过的人。它的名字叫“甪端”,是山海经中记载的异兽,专司地方风调雨顺,护卫与辅佐明君。甪直人希望同有个“甪”字的异兽能为这片土地带来吉祥,于是这座有着锐利独角的石雕便数年如一日地用沉默神情站在镇门口,也彰显了甪直骨子里刚柔并济的气质——不只有江南的温柔情致,也孕育过诸多有家国情怀的巨匠。
石雕“甪端”,是山海经中记载的异兽
1917年的早春,一条摇橹船上坐着一位从苏州来的年轻教师,青年叶圣陶应甪直镇县立第五高等小学校长吴宾若的邀请,前来任教。他每日踏着油润润、黑漆漆的石板路,走过了一座座石板桥,将青春与热忱献给了教育事业。在中国思想大变革的时代,他顺应时代潮流自编教材,改革教学方式,重新讲授与时代接轨的知识。叶圣陶还将校舍后方开辟为菜园,种植蔬果,带着学生体验农耕的艰苦与成就感。
甪直的秀雅风情和商贾底蕴,为叶圣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写作灵感,在甪直生活的五年,他笔耕不辍,写出了大量经典的文学作品。位于镇内主街的万盛米行是甪直的一家老字号店铺。民国初年,由镇上沈、范两家富商合伙经营后转殷家。
米行规模宏大,存放米食的廒间近百,是当时吴东地区首屈一指的大米行,成为甪直镇及周围十多个乡镇的粮食集散中心之一。叶圣陶以万成恒米行为原型,创作了他的著名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揭示了旧世道“谷贱伤农”的黑暗,表达了他对农民群众的共情。
复原米行
河埠旁的米桶
短短三年间,叶圣陶发表的小说、散文多达百余篇,他更是将古镇甪直比作“母亲的乳汁”、哺育自己创作成长的“摇篮”。正如他所说:“甪直是我的第二个故,我真正的教书生涯是从甪直开始的。”
暂别来自校园的朗朗读书声,古镇烟雨如画的风景与河边饭家的酒旗为这里的平静生活增添了一份春水碧于天的诗意,也让镇民们柴米油盐的日子变得不那么沉闷。
以萝卜为主材的“甪直酱菜”是由清道光年间的开办的“张源丰酱园”所创造,至今已接近190年的历史。当年“张源丰”有一批萝卜滞留在仓库,为了不浪费食材,酱菜制作师傅们决定将萝卜套腌在甜面酱之中。半年后,师傅们从酱菜缸中将色泽透明的萝卜取出试吃,发现它咸中带有清甜,酥脆相宜,口感香醇。于是它成为了方圆百里民户的佐餐佳品。
酱菜店
现今古镇将甪直酱萝卜作为地道美食传播,从选料开始严格筛选,只挑选光滑匀直的鲜萝卜。萝卜洗净后上盐加压,然后冲洗洁净,用酱黄糕和成胚萝卜隔层腌制,再用二级甜酱蜜封闭,日晒夜露半年左右。最后取出清洗暴晒,干后加香料伏缸,一周后即可食用。来到甪直带一袋酱菜回家,仿佛打包了江南人的智慧与才干。
酱萝卜
古镇的另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吴东水乡妇女的服饰。这类服饰以甪直为中心,覆盖周边车坊、斜塘、胜浦等300多平方公里的地区。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的稻作农业经济初期,妇女在农田里劳作时,经常受到水生动植物的侵害与风吹雨淋。为了保护身体和适应生产劳动的需要,她们开始将乌黑的头发梳起,盘成髻髻头,头上包扎双色相间棱角分明的三角头巾,身穿大襟纽攀拼接衫,系襡腰、襡裙,裹卷膀,穿船形布底绣花鞋。她们在行走、劳作、舞蹈翩跹间给人热情爽朗、飘逸洒脱的观感。因此甪直的妇女服饰也被称为“苏州水乡的服饰典范”。
传统服饰墙绘
现今古镇女性早已不需要再穿这样的服饰下田农作,不过她们也不愿忘怀传承已久的技艺。不少商铺保留了甪直拼接拆卸技艺,以传统的江南蓝布为底布,加上拼接、滚边、纽绊、带饰和绣花等工艺做成一只只可爱的挂饰与箱包。当它们挂在店铺檐下随风飘荡时,仿佛光景如昨。
传统布艺再创作
店家同我说甪直还有一处宝藏,是保留在保圣寺古物馆内的“罗汉塑壁“。1918年,保圣寺的大殿摇摇欲坠,顾颉刚到甪直访友,发现藏在危殆寺庙中的半堂罗汉雕塑有唐代遗风。唐时,杨惠之弃画为壁,终成天下泥塑的高手,时人称:“道子画,惠子塑,夺得僧繇神笔路”。一块泥巴,通过捶、打、摔、揉、捏等手法,将干稻草和到澄好的泥浆中,加入筛好的细纱,再进行“立骨”,搭构泥塑骨架,完善各部位的型体塑造,所有的细节都不能放过,就变成了泥塑作品。杨惠之以传统的“影塑”与“浮塑”技法,首创了“塑壁”的雕塑形式。甪直罗汉塑壁的发现引起了当时文化圈的震动,在保圣寺彻底坍塌前,九尊罗汉被拆下保护。
古物馆 资料图
来到古物馆,看到陈列其中的古罗汉,依然能从他们慈悲丰腴的面相与敦厚凝重的风姿之中,欣赏到逸秀潇洒的气韵。古朴的雕塑,彰显了历史的沧桑,正如郭沫若所说:“保圣寺罗汉塑像,筋骨见胸,脉络在手,尽管受着宗教题材的束缚,而现实感却以无限的魄力向人逼来,使人不能不感觉到一种崇高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