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宁9月28日消息(记者 汪晓青)茫茫的草原,肥壮的牛羊,这里是青海,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全国最大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牦牛、藏羊是青海的特色,也是发展的优势,是群众脱贫致富的“法宝”。
图为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羊群在山坡上(央广网发 樊永涛摄)
进入秋季,青海各地草场渐黄,牛羊成群,草原上一片静谧和谐的景象。
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强调打好特色农牧业发展牌,走绿色、高端、品牌、质量的兴农富民之路,构建具有高原特色的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重点打造牛羊肉、青稞等特色优势品牌,培育农牧业发展新动能,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谱写了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青海被称为“世界牦牛之都、中国藏羊之府”,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96%的区域是草原牧区,草原总面积5.47亿亩,可利用草原面积4.74亿亩,其中有机认定草原面积7327万亩,是全国最大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藏羊产业作为农牧区的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对畜牧业提质增效和农牧民脱贫攻坚、提升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为青海湖畔的羊群(央广网发 樊永涛摄)
2020年,为加快藏羊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助力青海省乡村振兴战略,青海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藏羊产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完善制度、项目安排、产业发展等多方面立体施策,合力推进产业发展。
据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玉虎介绍,多年来,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综合施策发力,通过转变生产方式,以草地牛羊入股、牲畜分群饲养、草地划区轮牧等途经,探索推行股份制、联户制、代牧制等多种草地生态畜牧业新型经营模式,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培育了泽库县拉格日、天峻县梅陇、甘德县岗龙等合作社典型,创建省级试点社184个。通过强化政策扶持,增加生产发展投入,统筹涉农资金加大对藏羊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撬动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集中投入藏羊产业发展,2020年争取藏羊产业专项发展资金5000万元,2021年争取省级藏羊产业专项发展资金7400万元,打造稳产稳供、高质高效、绿色有机、引领引导的藏羊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
图为海北州海晏县一家合作社养殖的羊群(央广网发 滕萌摄)
科技力量也为藏羊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能。青海注重良种繁育,强化本品种选育推广,欧拉羊、扎什加羊通过国家审定成为地方畜禽品种,培育建成以高原型藏羊、欧拉羊为主的种羊繁育场18家。通过藏羊高效养殖和常年均衡生产技术推广,促进了畜牧业生产和草地生态保护、协调发展。转变传统养殖方式,采用“天然放牧+舍饲圈养”模式,藏羊高效养殖综合配套技术、“两年三胎”“三增三适”得到有效推广。
目前,青海省藏羊产业持续加快发展,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据了解,2020年底,青海省藏羊存栏1100万只,能繁母羊比例达57.5%,年出栏近630万只,年向省外销售100万只以上,羊肉产量达到13.3万吨,羊毛产量1.9万吨,藏羊产业成为农牧民家庭经营增收的主要组成。同时,饲草料供给体系日益健全,以环湖农牧结合区为主,大力培育饲草料“耕、种、收、储、加、送”为一体的新模式,农区推进粮改饲,为养而种、农牧结合、草畜结合、循环发展。
随着藏羊产业的发展壮大,青海藏羊品牌效应逐渐明显,培育了“中国藏羊之府”青字号公用品牌,支持发展了“茶卡羊”“祁连羊羔肉”“欧拉羊”区域品牌,“青字号”藏羊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同时,藏羊生产可追溯体系建设不断推进,238万余只藏羊追溯数据上传到省级平台,青海藏羊肉优质优价的发展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站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节点,加快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推动牦牛藏羊等优势特色产业进一步发展,是当务之急。
据了解,青海省将多措并举,打造青海在全国藏羊产业中心地位,将藏羊产业打造成生态保护的样板产业?科技兴农的典范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产业?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通过强化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科学划定藏羊产业布局;加快饲草料生产体系建设,合理利用天然草原,挖掘草原资源潜力;着力推进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依托青海省羊产业科技创新平台,组建藏羊技术研发中心;构建产业加工发展体系,坚持产加销全产业链协调发展,实施藏羊品牌提升行动,真正把藏羊肉打造成绿色有机畜产品输出的金品牌;研究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制定出台藏羊全产业链培育发展实施方案、藏羊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实施好国家级藏羊产业集群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