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恭城乐湾村现城堡式“土围子”
客家土楼,俗称“土围子”,以其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独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它们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龙岩、漳州等地区。但在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镇乐湾村,也有一座兴建于清道光初年的客家“大屋”,继承了福建民居的建筑结构风格。近一二百年来,它历尽劫难,最终还能基本完好保存下来,成为瑶村不可多得的历史瑰宝。
乐湾村位于恭城县城西南约3公里,有钟家、蕉冲口、中央村和大屋4个自然村,二三千人口,其中从福建漳州来的陈姓客家人有约二千多人,占全村人的70%多。而大屋屯则因是陈家人建的,所以土围子又称“陈家大屋”。
(图为正面远眺陈家大屋。郑智敏 摄)
陈家大屋真正的名字叫“显巍公祠”,为坐西朝东的双层砖木结构土楼。总体呈正方形,周围的外墙高8米余,内宽44米,深51米,占地2244平方米。里面有3堂屋2天井48间房,包括舂米磨面用的磨房、石碓房,关牛马的牲畜房及水井。从外面看,雄伟的大屋背靠险峻的老虎山,东南和北面有如护城河的水塘环绕,大门一关,易守难攻,俨然是一座坚固的城堡。
村里八旬老人陈见斌说,陈氏家族祖籍在福建漳州诏安县二都东埔村,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陈家第十、十一世始祖率领数批族人,跋涉千里,聚居恭城乐湾,至今已有10多代人200多年了。其中一支人的祖先叫陈尚光,是福建来的第一代,兴建了这座大屋。从道光初年备料动工,到道光中期竣工,历时19年。大屋的营造与客家人的历史密切相关,客家人每到一处,本姓本家人总要聚居在一起。加之客家人居住大多在偏僻的山区,因惧怕当地人的袭扰和防盗避兽,便营建了“自卫”性质的城堡式群居住宅。
老人翻开族谱说,清末民初平乐一带土匪猖獗。陈家人组织了武装自卫队,配备步枪、驳壳枪和土枪10余支,购置长龙炮、罐子炮等土炮多门,架在大屋高墙上。楼墙上四面贯通,守卫者可来回巡逻。家族中派人作眼线到平乐(地名)地界传递消息,遇有土匪来抢劫时立即吹集合号,村中和大屋的多处闸门紧急关闭,戒备自守。因大屋内有三进木楼,陈家人出资购买24支消防水笔(旧时一种铜质射水枪,救火时可把水射至屋顶高处),以防火患。
福建客家土楼外观呈圆形、半圆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等,而它最早则是方形的。有宫殿式、府第式等,造型奇特。由于方形土楼四角较阴暗,通风采光有差别,所以后来客家人又设计出通风采光良好的圆形土楼。正方形的乐湾大屋的外墙底部为5层青条石,上面有1米多高的三合土,再上面砌以青砖。墙的基础厚两三米,底层墙厚1.5米,向上渐缩小,顶层墙厚约1米。整个“城堡”只有前后两个门,为0.9米厚的花岗岩石砌成。由于土墙厚度大,可隔热保温,冬暖夏凉。
村干部说,客家土楼内部结构有多种类型,常见的有上、中、下三堂沿中心轴线纵深排列的三堂制。一般下堂为出入口,在最前边;中堂居于中心,是家族聚会、迎宾待客的地方;上堂在最里边,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
乐湾大屋也是“三堂制”:从大门走进去是“倒厅”,两边有房间居室,再进去是天井,天井周围有青石砌的排水沟,两侧有圆拱门,拱门外是环绕大屋的小巷子。天井进去是中堂,再进去是第二个天井,然后到供奉祖先香火的后堂。后堂大门上挂有书写着“显巍公祠”的横匾,门前立有两条8米多高的花岗岩石柱叫“内衬门柱”,是当年起屋时从广东水运来的。村上人说,大门原悬“大夫第”匾,系族人清朝桂东知县官陈玉祥之叔父被皇上封“朝议大夫”所茯赠,可惜此匾现在不在了。
出了后堂是小巷,有一排7间青砖起的房,巷子的南端有后门通往外面。堂屋和房间有花窗和雕刻精美的门扇,山墙和檐角飞翘上天,显得极富丽气派。
从前大屋里住着陈家6房人200余口,每天用大鼎锅煮上百斤米,敲钟吃饭。上世纪80年代,恭城发展种植水果,为了便于生产,人们渐渐搬出了大屋,至今仅有一两家人仍留守着。
据县文管所所长秦保义说,近年(指十年前)县里做了文物普查,乐湾的陈家土楼实为广西桂北罕见的客家古民居建筑,已打报告呈报上级,拟将它划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予以保护和维修(目前这里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据桂林市古建筑研究专家说,乐湾的“大屋”是目前已知桂北地区唯一保存下来完好的客家土楼,为研究客家人迁移至桂林和广西的重要建筑实物。
(图为正面远眺陈家大屋。郑智敏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