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云桥,当地人又叫“红军桥”,坐落于罗埠镇红色革命胜地,连接着下周和陈家两村。它曾是重要的交通要道,为人们出行提供便利;它也托起过革命党人匆忙的脚步,见证了先辈们不畏艰险、不畏牺牲、反抗压迫的英雄事迹。在交通不发达年代,这座简陋的石板桥是一个时代的记忆,时代的进步不但没有抹去它的贡献,还让它焕发了新的生机。
据了解,万云桥始建于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民国三年(公元1913年)重修为五孔石桥,桥长45米,宽1.2米。根据民国《汤溪县志》记载,万云桥又名“絣塘桥”。黄路溪自黄堂徐壩下,可通小舟,东北经汪店桥、马村桥、童埠桥、杨公桥至絣塘(古时罗江经此为商货荟萃之处,有税务局),又北出万云桥,又东北经兰溪南乡过万䃪市入婺港。
解放之前,作为金华-衢州古栈道上的交通要道,兼有舟楫之利,万云桥一带往来商贾络绎不绝,经济繁盛。万云桥连接下周、陈家两村,桥边就是万云码头,附近茶馆、杂货店、小吃店、盐店等商铺林立,还设有一个兰溪税务局。附近村民都会来这里买菜、吃早点,地主们没事的时候也经常来这里喝茶聊天。
那时候交通也不方便,没有硬化的水泥路,没有车辆,商户们只能挑着担子来往于龙游、兰溪等地做买卖,万云码头自然成了他们休息停靠的临时“驿站”,万云桥也成了名副其实的便民桥。有时商户们也会选择水路,可以直达下游的兰溪,但因为水道较窄,所以通行的船只都不算大。
1927年,红色革命风起云涌,来自邻村聚凤严自然村的严汝清、邱福祥和汤溪县的汪锦波等地下党员经常来到下周村附近,乔装成教书先生动员农民参加起义,传播革命思想。孟塘桥头人员密集,三教九流汇聚,坐落于此的孟里茶馆成了地下党员聚会、信息交流的绝佳场所。彼时,作为下周和陈家两村唯一的通道,万云桥成了必经之路。革命党人很快组织起了一支起义力量,并在下周村成立了汤溪县第一个地下党支部——中共湖田乡党支部。
“因为万云桥是发生革命的时候红军大队走过的桥,所以我们当地人也叫它‘红军桥’。”下周村村民汪宏军这样解释道。
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汪宏军从小聆听革命先辈们的红色事迹,对红军桥有着特殊的感情。以前,横路溪水质干净清澈,小的时候,他还经常到溪里游泳,和小伙伴嬉戏,甚至调皮地直接从桥上跳入水中。流淌不息的横路溪水滋养着两岸的群众,物换星移几度秋,万云桥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守护着一代又一代人,融入了人们生活,不少村民经常到溪边洗衣服、洗菜,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在陈家村这边的桥头,还树立着三块石碑,名曰“万云桥碑”,上面密密麻麻地刻着人的名字和“助洋XX元”的字样。村党支部副书记汪明月告诉记者,这几块石碑的年代比较久远,很可能是民国那年万云桥重修的时候,为纪念民众捐款所立,最多的写着“助洋拾元“,用的很可能就是银元,但可惜的是现在石碑已有些许破损。
下周村地处横路溪下游,是整个罗埠地区地势最低的地方。每当汛期,横路溪水位暴涨,淹没岸边,水位最高时甚至可以没过万云桥,因此村里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淹死孟塘下周,晒死莲塘泽口。”为了保护万云古桥,借着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契机,今年,下周村在原有风貌基础上,对整桥进行了加固修缮。本月初,市水利局本月初还在桥头设立了一个水文监测点,以便进行水位监测。
孟塘桥头的门可罗雀也是一种必然。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人们构建起了更加密集的交通网络,有了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下周村也修建起了更加宽阔的新桥。老百姓习惯于去集镇菜市场、大型超市购物,打牌、喝茶的休闲方式逐渐被更现代化的娱乐方式取代,茶馆纷纷停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打工,连村子也逐渐冷清了下来。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万云桥就没有了用武之地。今年,下周村依托革命根据地大力发展红色研学游,深入挖掘红色故事,将包括孟里茶馆、万云桥、游客中心、红色文化礼堂等红色景点串联起来,并结合村里水果莲蓬、彩色水稻等文旅产业,打造红色教育研学基地。从今年6月举办“罗江红”爱国主义教育研学游发布会以来,至今已经接待了开发区机关部门、周边地区党员干部、各中小学校研学团队五万多人,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三十多万元。
今天,革命已成往事封存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万云桥却变成了一道永远的风景,静静地横跨于横路溪上,看日出日落,云卷云舒。
作者 | 胡雅心
编辑 | 姜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