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襄阳市工商联)
文|赵 刚
在襄阳古城西部有一条300米长的街,名叫积仓街。它东起昭明台,西至卉木林巷,始建于清朝,为官府粮仓,曾称门街,1912年辛亥革命后更名为积仓街。一百年前,湖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今昭明小学)、湖北省立第十中学(今襄阳市五中老校区)以及钟鼓楼(昭明台)、天主教堂、粮食柴草交易市场等均坐落于此。
就是这条封建专制文化、宗教殖民文化、资产阶级新文化激烈碰撞的小街巷,却因为一个人的到来、一群人的觉醒、一个组织的建立,而彻底改变了襄阳地区的革命面貌和历史进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襄阳革命事业开始的地方,并成为伟大的建党精神在襄阳的集中体现。
这个领路的人是萧楚女
REMEMBER
1919年5月下旬,五四运动爆发的消息传到襄阳,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和樊城鸿文中学(今襄阳市一中)学生,联合成立襄樊学生联合会,组织开展罢课、游行、示威及抵制、焚烧日货等活动,揭露北洋军阀的卖国行径,声援五四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襄阳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1920年9月,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理论家、教育家、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的萧楚女,应邀第一次来到襄阳,在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任教。当时,已经加入恽代英组织的利群书社并担任骨干的萧楚女,向襄阳学生讲授鲁迅和《新青年》杂志的文章,宣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并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1920年9月,列宁领导的苏俄政府发表第二次对华宣言,重申废除帝国主义时代俄国强加给中国的各种不平等条约,希望中苏建立正常外交关系,但北洋军阀政府却置之不理。消息传到襄阳后,萧楚女发动学生举行游行示威,并亲自起草“快邮代电”,以学生会的名义发出,敦促北洋军阀政府接受苏联对华宣言。萧楚女还组织学生,将学校当局掌握的“学生会”改组为“学生自治会”,并亲手起草了《学生自治会章程》,领导学生反对旧的教育制度,极大鼓舞了学生的政治热情。1921年夏,萧楚女受到反动势力排挤,被迫离开襄阳。
1924年初,在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广大师生的强烈要求下,校方被迫电请在四川的萧楚女第二次来襄阳任教。此时的萧楚女已于192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他利用三尺讲台,更直接地向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宣言》,生动描述共产主义的宏伟蓝图,并向学生推荐阅读《共产党宣言》《唯物史观》《阶级争斗》等革命书籍。为进一步传播革命理论,萧楚女在襄阳城内的“过盛发”笔墨店,开设了一个半公开的革命书刊代销处,出售《向导》《中国青年》《新青年》《社会进化史》等书刊。萧楚女还针对当时襄阳社会的种种弊病,创作了《新聊斋志异》《基督教底唯物营业》等反帝反封建的战斗檄文,并在1924年第24、25期《中国青年》上发表。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和学生觉悟的不断提高,萧楚女此时已经准备在襄阳建立党组织,通过对学生中的先进分子进行考察培养,把李实、刘子谷、燕文新、方复生、殷乾三、程钦等人列为发展对象。萧楚女在襄阳的革命活动,引起了反动势力的恐慌,他们以逮捕相威胁,迫使萧楚女再次离开襄阳,也使得襄阳党组织的建立时间被迫推迟。
萧楚女虽然被迫离开了襄阳,但他作为在襄阳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领路人和在襄阳最早领导组织开展革命活动的共产党员,为襄阳的革命事业启迪了思想、传播了火种、培养了骨干,这标志着在党领导下的襄阳革命事业的开端。正如离开襄阳时,萧楚女告诫学生的那句话:“我人虽然走了,但是炸弹已经丢下。”
这群觉醒的人是党领导下的襄阳进步学生
REMEMBER
萧楚女被迫离开襄阳,使得进步学生失去了革命领导者,这激起了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学生对反动势力控制下的校方的强烈不满。1924年春,湖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爆发了一场震惊鄂北的学生运动,史称“二师学潮”。学生们提出“要开明民主的校长来办校,要教学称职的老师来教学”的斗争口号,自发开展罢课活动,打砸帝国主义的天主教堂,抵制并收缴焚烧英日等国“仇货”,并多次在昭明台城楼下集会示威。学潮中,先后有李实、黄火青、毛庭芳、张明汉、程钦、方复生、左觉农等6批36名进步学生被学校开除。这些被开除学生成立了湖北省立第二师范学生“离校团”,并推选学生代表李实赶赴武汉,通过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主任杨一如(襄阳东津人),找到了中共一大代表、武汉地区党组织负责人陈潭秋。陈潭秋在了解“二师学潮”情况后,明确表示支持,并亲自指导学生开展斗争。在陈潭秋的策划指导下,学生代表在武汉向省政界、学界发出呼吁,并向北京政、教界发出了“快邮代电”寻求支援。“离校团”还广泛联络校内外同学,发传单、发宣言、发通电,揭露控诉封建学阀迫害学生的行径。在进步学生的坚决斗争和各界广泛支持下,湖北省教育厅厅长范洪泰和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校长单家燊被撤职。1925年春,校方被迫收回了部分学生的开除决定,其余学生后被陆续收入省立第十中学学习,“二师学潮”胜利结束。
1925年5月30日,五卅惨案爆发,消息传到襄阳,迅速引起社会各界强烈愤慨。1925年夏,受湖北地区党组织派遣,共产党员谢远定回到襄阳,以省立第十中学校监兼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教员的公开身份为掩护,从事党的秘密活动,领导襄阳地区开展声援五卅运动的斗争。谢远定组织进步学生成立了“五卅后援会”和“国货维持会”, 采取散发传单、张贴标语、游行演讲等方式,揭露帝国主义残杀中国工人的罪行,号召并组织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店员罢市,查封并焚烧英日等国“仇货”,沉重打击了襄阳地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势力。
从“二师学潮”到声援五卅运动,襄阳地区的学生运动因共产党人萧楚女的离开而爆发;在共产党人陈潭秋的指导下取得初步胜利;在共产党人谢远定的领导下达到高潮,锻炼了一批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培养了一批先进青年最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的组织在襄阳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这个革命的组织是襄阳党团特支
REMEMBER
谢远定在襄阳,一方面组织领导学生运动,开展声援五卅运动的斗争,另一方面积极了解襄阳各方面的情况,在实际斗争中培养学生中的骨干分子,选择在五四运动、二师学潮、声援五卅运动等斗争中涌现的进步师生作为团员、党员的发展对象,并着手开展建团、建党工作。
1925年9月,经谢远定介绍,方复生、高如松、宋良猷等人第一批加入共青团组织。10月,又发展了董振、傅良驹、李金铭、崔达泉、孙孝承、张明汉、熊玉珩、朱启林、宋正德、张国威等人加入共青团组织。随后,谢远定又在共青团员中发展了董振、李金铭、李绍棠、高如松、宋良猷、马适安等一批条件较成熟的同志转为共产党员。1925年11月,经中共武昌地委批准,襄阳地区第一个党的正式组织,襄阳党团特支正式成立,谢远定任书记,下辖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省立第十中学、樊城鸿文中学3个支部,特支机关设在省立第十中学校内。1926年5月,襄阳党团特支实行党团分立,成立中共襄阳特别支部委员会,隶属于中共湖北区执行委员会,李实、马适安先后任书记。下辖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省立第十中学、樊城鸿文中学、邓城、东津、双沟等27个支部和3个小组。此后,又辖宜城王家集党支部、新野新甸铺党支部。襄阳党团特支既是襄阳最早的具备较完整组织架构和领导机构的党的正式组织,也是襄阳最早的团组织。襄阳党团特支的成立,是襄阳革命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伟大历史节点上,我们回到党领导的襄阳革命起航的地方,回顾初心,追寻根脉,依然能够感受到萧楚女同志“永不熄灭、燃尽自己、追求光明”的红烛精神;襄阳进步学生“自发革命、寻党向党、反帝反封”的斗争精神;襄阳党团特支“敢为人先、深耕襄阳、坚持斗争”的革命精神的强大力量。积仓街,中国共产党在襄阳的革命事业从这里开始!
参考文献:
《中共襄樊历史简编(第一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9
《鄂北星火》中共襄樊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1984.5
《襄樊市地名志》湖北省襄樊市地名领导小组编1983.5
精彩推荐
条件放宽!湖北职称评审有新变化!
把握时代大势 坚定发展信心——当前民营经济发展述评
襄阳官兵在宁都起义中的历史性贡献
来源:史志襄阳
编辑:黄文君
责编:刘明
运营:襄阳日报新媒体集团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