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游客在参观成都市植物园时发现,除了各种树木花卉,园内还有一块菜地,包括豇豆、土豆、茄子、韭菜等。
26日,红星新闻记者在成都市植物园科普馆的露台上,看到了该蔬菜园,几株1米多的植株上还有秋葵。成都市植物园工作人员介绍说,蔬菜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植物,也是最好的科普植物之一,是植物园实现科普教育职能的良好途径。
▲丝瓜
根据食用部位不同分类
26日下午,一场阵雨突然来袭。雨停后,植物园里的植物更显新鲜,就像菜市场里刚洗过的蔬菜一样。园内科普馆的露台上,一块20平方米左右的菜地,既有绿油油的葱和韭菜,还有几根收获后留下的丝瓜和茄子。其中最好的要属秋葵。几株一米多高的植株,秋葵像一座尖塔般矗立在枝干伸出的底座上,表面还包裹着一层水膜。
▲秋葵
“马上又要种了。”成都市植物园工作人员表示,该处的蔬菜园是去年打造的蔬菜展示园。园中常种着应季的瓜果蔬菜,并时常更换,主要用于公众展示和科普教育。现在已经入秋了,许多瓜果蔬菜已经结果了。他们正准备把架子拆了,再种上应季的蔬果。
蔬菜园的解说牌介绍说,按照食用部位的不同,大致分为种果类、茎叶类、根茎类和花朵类。种果类的蔬菜,主要食用的是果实及种子,常见的有茄子、南瓜、番茄等。茎叶类蔬菜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主要食用的是叶子、叶柄及茎秆,例如白菜;广义的主要食用的是花序、花葶和嫩芽,例如西蓝花——食用植物的茎和花序,韭菜苔——食用植物的花葶。根茎类蔬菜,主要食用的是地下部分,例如土豆、萝卜。花朵类蔬菜,主要食用的是花朵,常见的有南瓜花、槐花、火烧花等。
蔬菜是最好的科普植物
“蔬菜是我们身边最好的科普植物。”成都市植物园工作人员解释说,蔬菜是大家生活中最为常见、接触最多的植物。而这些植物都是经过漫长的时间,由野生种驯化栽培而来的,每种蔬菜的背后,都有一段野生植物物种到人工品种转变的故事。而正是因为经过人工驯化,蔬菜相比其他植物,更安全可靠。同时利用蔬菜园开展种植体验类活动,能够很好地增加受众与自然的直接接触,这种直接接触相较于与自然的间接接触和替代性接触来说,对儿童的认知、情感、价值观发展更有益。
▲秋葵
此外工作人员还表示蔬菜园这种科普教育形式能够很好地在社区、学校推广,并与学校的劳动教育结合起来。植物园也会积极探索更多蔬菜园所承载的自然教育职能,开发相关的科普活动。“我们吃过,味道挺好的。”该工作人员笑着说,相比其他需要精心呵护的植物,种蔬菜轻松很多,并不需要特别地照顾。辣椒、小番茄、水果黄瓜、红苕叶、土豆、豌豆尖、香菜、葱这些植物都很好种。
“每次有小朋友来参观,我们会鼓励他们在学校和家里种一些,每天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并做相应的记录。而这样的过程,其实是最好的科普。”该工作人员表示。据悉,后期如果条件允许,蔬菜园可能会在相应的季节,开展包括栽培体验等劳动实践课程。课程内容除了栽培知识,同时会有种子处理等大家平时不常接触到的方面。
红星新闻记者 林聪 实习记者 申又佳 摄影报道
编辑 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