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开阳县龙水乡新场村细砂组猕猴桃种植园,记者看到,一排排水泥杆笔直挺立,依附绳架上的藤蔓缠绕盘曲,枝叶浓密,体态饱满的猕猴桃撑鼓了袋子,游客们正在忙着拆袋、分拣、装箱。
“这是我第4次来郑老板家采摘猕猴桃,施生态有机肥,采用人工机械除草,真正实现了绿色无公害种植,结出的果子水分足,味道佳,吃着也让人放心。”游客阮玲说道。
阮玲口中的郑老板,名叫郑兴伦,早年一直辗转外地打工,2015年,他决定返乡创业,考虑到家乡海拔低、气温高、光照足,土壤微量元素多的自然条件优势,着手发展精品水果种植。
“在龙水种水果的人很多,特别是枇杷种植在当时已经小有名气,我就想着种点不一样的,看看能不能种出个名堂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和学习,郑兴伦最终选择了风味独特、维生素C含量丰富,享有“水果之王”美誉的猕猴桃。
通过不断试种和技术提升,郑兴伦的猕猴桃产业种植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他注册成立开阳县紫茂农业有限公司,组建团队一同致富,此外,他还深入把握市场需求,加强供需精准对接,大量种植“红阳”“红心”“黄肉”等优质品种,并流转出8亩田园专门种植新西兰“阳光金果”,该品种果实在超市售价高达8元/个。
如今,张兴伦的猕猴桃种植面积共达50余亩,盛产时亩均产量2000斤左右,产值可达100万元。
在龙水乡,像张兴伦这样的果农还有很多,他们借力人才回流的扶持性政策,将自己的所见所学带回家乡,不仅富了自己,也帮了群众,成为龙水乡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支重要力量。
近年来,龙水乡紧紧牵住产业兴旺“牛鼻子”,立足自身区位优势,以“调结构、兴特色、促增收”为目标,形成以精品果为主导,高端油、蜜甜烟、龙湖竹、林下药、山泉菜、稻田鱼等协同发展的布局雏形,有效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产业发展基础。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高伟
编辑 罗昌
编审 王莉 朱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