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北海湿地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区东北部12.5 公里处。2000年建立县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被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629公顷,其中核心区384.5公顷、缓冲区236.4公顷、实验区1008.1公顷。保护区内有湿地面积215.69公顷,是2016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省级重要湿地。
北海湿地具有火山堰塞湖沼泽湿地和高原湖泊蔓延沼泽化的典型特征,湖岸一带发育有典型的半泥炭“浮毯型”沼泽草甸(俗称“草排”),厚20~50 cm,最厚处可达2 m,类型极为特殊、国内罕见。是我国西南片区唯一有野生国家Ⅰ级保护植物莼菜和狭域分布特有种粗壮珍珠菜的天然分布区域。
草排
莼菜(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管护局摄
粗壮珍珠菜(北海湿地特有种) 管护局摄
野菱(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管护局摄
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目前共采集到湿地维管束植物159种,分属52科122属,其中湿生植物130种,有国家I级保护植物莼菜,以及野菱、绶草、海菜花等5种国家II级保护植物。记录到鸟类15目44科202种,其中,湿地鸟类9目16科56种;哺乳、两栖、爬行动物共记录到68种;鱼类13种。国家I级保护动物6种,国家II级保护33种,CITES附录II的保护物种14种。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科研价值和旅游观光价值。
保护区自建立以来,管护机构通过持续开展宣传教育、湿地恢复、社区共管、生态旅游等措施,有效保护了北海湿地自然生态系统。特别自2010年以来,针对北海湿地湖泊淤积严重,湿地面积和水面逐年缩小等情况,腾冲市人民政府牵头组织实施了湿地恢复工程,湿地面积由原来807亩扩大到3457亩,有效减少了北海湿地面源污染,恢复了野生动植物生存空间,稳定了湿地植物群落结构,提高了原生植物种群数量,创造了动植物的生息繁衍环境。莼菜分布区域从原来的3亩扩大到860亩,鱼类从6种增至13种,水鸟数量从2016年同步调查的343只增加到2021年的2650只。
青头潜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钢铁侠摄
斑头雁
灰鹤(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张黎摄
棉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钢铁侠摄
近两年连续监测到白眼潜鸭、赤膀鸭,2021年首次发现赤嘴潜鸭、斑头雁以及国家I级保护动物、全球极度濒危物种青头潜鸭。丰富的物种资源和多姿多彩的生态景观回归北海湿地,每年吸引游客约50万人次,有效带动了周边社区经济社会发展。
通过管护工作的有效开展,湿地得到保护,群众得以增收,环境日益变美。
李志旭 资料提供:保山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