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伯琴
姜堰城区正南约7公里处,有一个名字很普通,资源无优势,物产不丰富,细评有趣味的地方,她就是我的家乡,沟名远扬的王石沟。她曾以共和国最基层的一级政权组织存在了40年。21年后的今天,蓦然回首王石沟已物是人非,我辈这等王石沟的原署民一种怀旧思念的情愫油然而生。拙笔操刀,竭思为文。凭吊已逝的青春年华,追忆王石的风雨历程。让王石沟人一心向党 ,不畏艰难,砥砺前行的优良作风在后辈得到传承,在新天地发扬光大。
王石沟,因地势得名。远古时,这里沙垛起伏,沟坎纵横,一条相对宽阔,弯曲成东西走向的自然沟横卧于中部,河畔多泛黄沙,遇大风时漫天黄土,故得名黄沙沟。后因在此居住的王氏姓居多,加之方言“黄”“王”不分,且“沙”谐音“石”就约定成名王石沟。此后曾有过多番组织机构名称,驻地均在王石沟。清朝初期,清政府实行“地丁合一”的减税政策,广大农民得以休养生息,人口快速增长,社会经济得以发展。清末时,王石沟聚集许多来自江南苏州阊门的能工巧匠和商贩,开始有了手工业和商业。先后办有油坊,漕(酒)坊,粉坊,染坊,铁匠铺等作坊。在姜黄公路杨桥北段两侧开设有肉铺,油面店,布店,裁缝店,药店,杂货店等。王石沟集市贸易应运而生,每到节日便显繁荣。
相传,到过熟悉王石沟的知名人士有许多。古有民族抗金英雄岳飞,曾率部经过王石沟,后屯兵蒋垛并派一都督驻镇。元末张士诚揭竿起义称王,南征北战时驻足过王石沟。清末孙中山北伐时由姜黄公路经停过王石沟。1941年第一个以王石沟命名的民主政权“王石沟民抗会”建立,先后分属蒋垛区和姜南区。1943年姜南区推行“新乡制”改称“林黄乡”。1947年11月,调整乡建制时复称“王石乡”。1949年秋又改称“九黄乡”。1958年公社化初期分属顾高、梁徐、张沐公社。1959年5月从上述三个公社划出72个自然村,组成23个大队,1个农科站,149个生产大队,6646户,28000人,总面积32平方公里为管辖拼凑成立王石公社。1984年初撤社建乡,大队改村。
王石沟的东部有一条向河流姜(埝)黄(桥)河。中部一条南北向的公路姜(埝)黄(桥)公路。新中国成立前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是王石沟主要交通依靠。这两条道是县城至黄桥前往江南地区的主要通道。早期的姜黄公路不但是重要的商埠枢纽,也是有名的军事要道。这条古道上流传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有据可依的民国时期军阀混战,代表封建军阀势力的联军孙传芳多次带兵由此道南窜北逃,沿途掠夺蹂躏百姓。为方便大批兵马通行还下令将此道进行了修整拓宽。1927年4月,联军在上海遭击溃,孙部逃至江北,残余人员经此道逃至天津方向。1939年7月新四军派遣部分江南抗日义勇军挺进纵队渡江北上,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陈毅坐镇姜埝曲江楼指挥并取得了黄桥决战的胜利。为保障部队的粮食和军需物资,我地方武装组织沿线人民通过姜黄公路向黄桥运送大批的粮食和物资。时任国民党鲁苏战区副总司令兼江苏省主席韩德勤,指挥驻姜埝保安九旅张少华部对我新四军实施粮食封锁。苏北地区游击队和姜黄公路沿线人民群众与敌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的反封锁斗争,并取得最终胜利。解放后,这条古道为新中国的建设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公社化时期。公社党委和管委会带领全社人民战天斗地,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开挖新河,疏浚老河,平田整地,改造低产田。经全社人民多年的艰苦努力,硬是把沙土飞扬的荒沟废塘变成了河连网,田连片,灌排通畅,耕作便利的良田。尽管如此,土地贫瘠,资源匮乏的根本性矛盾没有得到解决,农业经济积重难返。全社集体耕种的21000亩,依靠原始化的耕作方式产量极低,全年粮油总产2000万斤左右,每年要吃国家返销粮近200万斤。社办工业不足10家,全年净产值70万元左右。文化生活单调,设施简陋。只有公社院内一个容纳100多人的平房大礼堂,兼文娱演出场所。每年春节各大队在春节排练文娱节目,轮番交流演出。教育卫生事业萌发新希望。公社驻地有初级中学一所(王石初级中学有高中部4个班)另有农中2所(港西农中、西官农中各有初中4个班)小学16所,大队办有耕读班。有1所寺庙改建的卫生院,医务人员16人,病床不到10张,各大队有合作医疗室,赤脚医生38人。商业经营粗放,商品单调按计划供应,凭票证购买,公社驻地有供销合作社,有1家饭店(小吃)和牲畜屠宰服务点。商业社,基层大队有商业代销点27个。百姓生活水平亟待提高,期盼美好新生活的欲望强烈。
撤社建乡后,王石乡党委政府带领全乡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一系列富民政策,苦干实干,国民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乡村面貌焕然一新。1999年粮油总产值达到3157万元,比公社化时期翻了3番,由过去的吃国家返销粮变成每年向国家交售余粮300多万公斤。工业经济乘势发展。先后创办了毛纺、服装、运输等规模企业。泰县毛纺一厂,无论是规模还是效益都是乡办企业的佼佼者。扬州欣泰服装有限公司是全扬州市唯二的中外合资企业,沟里飞出的金凤凰。90年代中期招引外商投资1200万美元,建设一座年产24万吨的水泥厂成为姜堰市利用外资的先进。1999年全乡总工业生产值达到1.3亿元,利税5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59元。异军突起的建筑业迅猛发展,让王石人引以为傲。建筑工程公司在获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收到了致好的社会效益。11支施工队伍,1300多建筑工人分布在全国各地,每年的施工产值都在8500万元左右,劳务收入2500万元左右,成为王石乡的名片。乡政府驻地集镇效应显现商场。商铺,农贸市场商品充足,销售兴旺。餐饮,旅店服务周到,休闲娱乐场所设施齐全热闹非凡。王石桥南1座可容纳1100人的标准影剧院是王石的地标建筑。异地新建了王石卫生院,增加了医务人员,购置了先进的医疗设备,提高了医治病患的能力。搬迁了王石中心小学,新建教学楼4幢。交通通信条件大为改善。古道姜黄公路经多次拓宽改造提档升级为省道S229。北部建县道X411有姜(堰)高(港)公路。西部一条双向4车道的盐(城)靖(江)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乡内铺设钱(野)塘(西塘)路,王石路(王石至吴野)九(东)王(石)路,前林路(前黄至钱舍)4条16公里的砂石路。新建邮电大楼,内置500门程控电话交换机,在全县率先实现电话村村通,组组连。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筹资400万元建设了日供水2000吨的自来水厂,全乡人民吃上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19世纪末,王石向世人呈现的是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虽算不上美丽富饶,但24000勤劳善良的人民凝心聚力,爱党爱国,积极向上,安居乐业。
公元2000年3月行政区划调整,与梁徐乡合并成为梁徐镇。从王石沟一路走来的王石乡这一级基层政权组织定格于此,消失于此。王石沟,这个响亮的名字,永远烙印在我的心,时常勾起我美好的回忆。祈求王石人民融入新家庭,立足新起点,追赶新目标,开创新辉煌。共享美好幸福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