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澄月阁主紫溪
#紫溪作品#文化旅游#原创
织文尚思文化禅修
静水流深,关注越久沉淀越有
织文尚思 | 紫溪作品 |
皇帝办的书院是什么样子呢?
一个世纪中,东方有一个神秘的万园之园,汇集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还汇集了西洋艺术的精髓。尽管这处神秘所在已在人间不复昔日的风采,但它的吸引力经久不衰,时刻扣动这个世上所有珍爱人类伟大艺术的人们的心弦。这处所在便是大清帝国建造的万园之园——圆明园。
圆明园中有皇宫,很容易理解,然而,这座人间仙境中,还容纳着佛教寺庙,道观文化,戏院艺行……如果读过《红楼梦》,那个太虚幻境你会不觉得奇怪,而且,红楼梦中出现了梨香院,大观园中出现了妙玉居住的拢翠庵,读起来就太容易理解了,本来,作为元春这位皇妃省亲所建造的大观园,其规格便是皇家花园式驻地的标准了。乾隆皇帝称得上是中国最高产的诗人,他一生所写42550首诗词,相当于一部全唐诗,他曾经为这座园林做了四十首御笔诗词,用以展现四十处美景和内涵,称为《圆明园四十景图咏》。若是看到这些诗词,再读红楼大观园各处园子中宝玉所赋诗词,是不是在书中仿佛看到了皇家气质的影子呢?
圆明园更有几处皇家书院,也成为了圆明园四十景中的三大景,那便是 汇芳书院 、 碧桐书院 和 四宜书屋 。除四宜书屋外,另两座书院都建于乾隆年间,那个时代,正是清朝极为鼎盛的时期,乃至让皇帝根本不屑于与西洋通商,而同时极盛时没有居安思危的警惕,导致了盛极而衰的必然道路。今天,这座神秘所在只能留在那些残垣断壁的无限遐想中了。
汇芳书院位于圆明园西北隅,紫碧山房之南,鸿慈永祜之东。建成于乾隆七年。
乾隆皇帝御笔《汇芳书院》一首:
阶除闲敞,草卉丛秀。东偏学月牙形构小斋数椽。旁列虚亭,奇石负土争出。穴洞谽谺,翠蔓蒙络,可攀扪而上。问津石室,何必灵鹫峰前!
书院新开号汇芳,
不因叶错与华裳。
菁莪棫朴育贤意,
佐我休明被万方。
这处书院乃仿杭州西湖十景所造,宫门外檐悬挂乾隆御笔“汇芳书院”,院内建有抒藻轩、涵远斋、随安室,翠照轩等建筑。
抒藻轩内建有戏台,乾隆皇帝经常在此读书看戏。抒藻轩东面为月牙形平台殿,一层殿外檐挂有乾隆御书“眉月轩”匾,二层为一平台,站在平台上可远观圆明园西北。
东南建有一敞厅,外檐悬雍正御书“问津”。问津的东面立有一个石牌坊,牌坊楣额刻有乾隆御书“断桥残雪”,隔溪可呈西湖十景中“断桥残雪”之景。
第二处书院为碧桐书院,位于九洲清晏景区后湖东北角,是一座书房。南北长120米,东西宽115米,占地13500平方米。建于乾隆九年。
碧桐书院前殿三楹,中殿、后殿各五楹。南与天然图画为邻,西与慈云普护隔水相望,其西岩石上为云岑亭。乾隆御诗《碧桐书院》:
前接平桥,环以带水。庭左右修梧数本,绿阳张盖,如置身清凉国土。每遇雨声疏滴,尤足动我诗情。
月转风回翠影翻,
雨窗尤不厌清喧。
即声即色无声色,
莫问倪家狮子园。
从皇帝的诗词中即可以看出来,这处书院乃乾隆六下江南游玩苏州狮子林后回来的感触。狮子林和明代画家倪云林有什么典故呢?明洪武六年,73岁的倪瓒途经苏州,到狮子林游玩,主持如海法师请他作画,倪瓒为园中美景所陶醉,欣然作《狮子林图》一卷,并提五言诗及图跋于卷首。从此狮子林便名声大掁,一时成为江南文人吟诗作画的圣地。
乾隆年间,碧桐书院也作皇子们的出生地、起居地之用。乾隆的六阿哥永瑢、和硕和嘉公主、十六阿哥都曾在档案里被称为"碧桐书院阿哥"、"碧桐书院公主"。
这处书院至雍正时期名曰“梧桐院”。雍正皇帝自幼喜读佛典,广交僧衲,深通佛理,于康熙五十年在章嘉国师指导下即进行禅坐,连续两日,当时章嘉国师认为只是初入堂奥,如针隙观天,勉励其更求进步;雍正遂于当年二月于结云堂闭关参求,“十四日晚经行次,出得一身透汗,桶底当下脱落,始知实有重关之理”。可见雍正帝佛理之深。而且,雍正帝喜爱作画。
在清理紫禁城清宫藏品的过程中曾发现了一套十二幅的佚名画作,每一幅均描绘了或处于屋内或处于室外的一位女子。这套作品具备三个显著特征。第一,它们是罕见的大幅绢画。每幅近一米宽、两米高,为画家提供了充分的空间,以竖构图描绘与真人等大的人物。第二,与传统手卷或立轴的形式不同,这些画尾端没有卷轴,而是平展的图画,发现时松松地卷成筒状。第三,尽管画上没有画家的落款,但用来装饰女子闺房的书法上落有三个别号,包括手书的“破尘居士”以及“壶中天”和“圆明主人”两方钤印。这三个别号均属于雍正皇帝胤禛,但他只在1723年登基以前使用过它们,那个时候他还只是个皇子。这些遗作中可以看到这位帝王过人的才情。
而碧桐书院四面环山,林木茂密,是一处非常清静的地方,所以特别适合帝王读书作画和清修。书院周围种植有大量梧桐树,桐树森然,凝聚着吉祥、静谧。初夏,桐树满枝,香气阵阵。盛夏,森森桐叶,退避暑气,清静安详,恰一处静室读书的绝佳境地,雍正帝常年都在此读书。整体建筑由错落有致,形态各异的大小院落组成,共三进院落,正殿檐下悬有雍正御书“碧桐书院”匾额,正殿内还设供皇帝休息的床、炕等。
第三处书院名为四宜书屋。
四宜书屋初建于雍正年间,初名“春宇舒和”。乾隆二十年遭遇失火,乾隆便将此景改建成安澜园,亲笔御书“安澜园”挂在此景区宫门上。后来乾隆南巡后,又仿照杭州湾畔海宁一陈姓隅园改建。
陈氏,即大学士陈元龙江南所在,乾隆几次下江南都驻跸陈家,其中传说有个故事:雍正当年用公主换了陈家的儿子,为的是有了儿子能够得到康熙的重用,也就是未来传位的保障,而乾隆这个儿子不负父望,康熙临终传位雍正,条件是未来的帝位要传给乾隆。真实的换子经历是太医所为,雍正所生本来就是儿子,换了两次终究换回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儿子,所以故事说乾隆生父为陈元龙是讹传,当然局中人物也都被讹。讲一个故事,权当调剂吧。
这座建筑位于廓然大公东北面,有殿堂5间,正殿称安澜园,南为采芳洲、无边风月之阁,西南为涵秋堂、远秀山房,北为烟月清真楼。有别于绮春园四宜书屋。乾隆御诗《四宜书屋》曰:
春宜花,夏宜风,秋宜月,冬宜雪,居处之适也。冬有突厦,夏室寒些,骚人所艳,允矣兹室,君子攸宁。
秀木千章绿阴锁,间间远峤青莲朵。
三百六日过隙驹,弃日一篇无不可。
墨林义府足优游,不羡长杨与馺娑。
风花雪月各殊宜,四时潇洒松竹我。
四宜这个名号,即从这首御诗得来。
这里是读书、写字的好地方,乾隆在诗中赞美四宜书屋四宜,后又说这里宜读书、宜抚琴、宜焚香、宜烹茶,所以四宜可以说是个广义的数字,其实在这所书屋,各种雅致的事情都适宜。在四宜书屋内还收藏有《重刻淳化阁帖》及《西洋楼铜版图》各一套。
在四宜书屋殿东的小院中,堆有大量假山,假山上建有依照杭州西湖龙井龙泓亭建造的飞睇亭。另外,在安澜园东南还建有四座圆明园内最大的船坞,当年圆明园鼎盛时期,皇后乘坐的翔凤艇、皇帝乘坐的蓬岛游龙等大型游船都曾停靠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