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的标志和象征:不读这些禅意文化,您真能看懂著名大白塔?
但凡有关山西五台山的宣传资料或介绍中,都少不了一座巨大的白塔,当地人亲切地称为“大白塔”。
五台山中有名的寺院——塔院寺,获有多项桂冠:是五台山的五大禅处之一,青庙十大寺庙之一,全国重点寺院之一,还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院寺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盛名,正是因为这座大白塔。
来到山西五台山境内,远远望去,一座巨大的白塔气势磅礴,高耸屹立,赫然映入眼帘。
白塔是古今人们朝圣的第一站。因为这座白塔的全称是“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塔”。是中国现存的佛骨真身舍利塔之一,据说塔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祖的真身舍利。
寺以塔名,史称“塔院”。红墙、琉璃瓦殿顶的陪衬下,这座白塔显得尤为壮观,造形优美。据说,神座白塔神奇之处还在于:昼则映日,夜若白光。
白塔成就了山西五台山的塔院寺,塔院寺也因白塔而闻名古今,成为山西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和象征。
如果没有导游或工作人员的介绍,仓促走马观花地游览一遍,并不能真正地了解到塔院寺中,这座千年白塔的神秘和神奇之处。
在五台山的宣传资料中显示,塔寺院是五台山规模最大、保存经书最多的一座藏经阁,各种文字的经书达2万余册。
“源易缘”注意到,白塔建立的年代较早,最早始建于大德五年。公元1407年,明成祖朱棣下令敕建了这座实心的佛骨真身舍利塔。
万历年间,皇帝又下令对白塔进行修缮,并在四周改建扩建成了寺院。
今天,“源易缘”从塔院寺中看到的几幅楹联,从不同角度带大家重新认识一下“大白塔”。
(一)
上联:经楼出红尘,看三千世界,云路崎岖,何不慈航登觉岸;
下联:白塔钻紫霄,吸八百梵音,风铃清彻,谁能苦海识菩提。
“经楼出红尘"一句,可知该联与存放经书的楼阁有关。这幅对联,正是写于大白塔北边的大藏经阁中。塔院寺远离尘世喧嚣,藏经阁珍藏有2万余册汉、蒙、藏等多种文字的经书,堪称为”大藏经阁“。
”白塔钻紫霄“,不论从远处观看白搭远景,还是近处仰看白塔近景,高达56.4米的大白塔,都给人一种冲入云霄的冲击感,云飞塔移。
”风铃清彻“指的是,塔尖宝瓶处悬挂有252个铜铃,随风吹而作响,声音悦耳。
(二)
上联:汉魏名区,有塔影标空,铎韵钟声传远近;
下联:明清古寺,无尘嚣入耳,青山绿树隔相仙凡。
能写出这般有意境的楹联,是当代的一位楹联家,名叫魏寅。
”铎韵钟声“指的是大白塔和其他寺院的大殿屋檐上,都悬挂有风铃,为警示修行的僧众们。
每当西北风起,风吹铃响,铜铃的齐鸣声,响声各异,犹如演奏着一曲曲佛教的音乐,饶有一番古刹风趣。
在青山绿树的掩映下,这座著名的佛教名胜古寺,更犹如仙界。
(三)
上联:偶来福地参禅理;下联:遍访名山读异书。
五台山塔院寺中的白塔,仅塔顶就高达5米有余,是一个金光闪闪的风磨铜宝瓶。
塔顶上的宝盖,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易经》八卦知识的8块铜板组成。
8块巨大的铜板上,分别刻用乾、坎、艮、震、巽、离、坤、兑易经八卦,四周围长有23米多。据说,由于铜板和铜链的固定,任凭多大地震,宝瓶都能保持正中,不会倾斜。
此联中的“福地”,比喻五台山是神仙所居住的地方,也指能够产生福德之地的地域。
“异书”则指世所罕见的珍贵典籍,流传至今的佛教经典等古籍名著。
在塔院寺,还有些对联,比如大雄宝殿处还有一幅楹联,意境深远,慷慨激昂。
上联:青山巍巍,俯仰天地世态,晨钟暮鼓悟真谛;下联:大河滔滔,沉浮千古人物,黄叶秋风是天机”。
读罢这些禅意对联,回头再参观寺中白塔,是不是更懂这座千年古刹了呢?
读过此文,您有哪些看法或感受呢?欢迎留言互动。
参考资料:《中国佛教》、《山西文物旅游》、《五台山文化》、《清凉山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