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百色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西林县地处广西最西端,
位于桂滇黔三省结合部,
是广西西大门,
青山绿水,气候宜人,物产丰富,
文化底蕴深厚,民俗文化多样,
是一块充满生机的热土,
是一个休闲旅游的好地方
g ōu
句
d īng
町
提起西林,便不能绕过句町文化,中国西汉时期,句町国、古滇国、夜郎国是西南的三大番国。汉代句町国的范围是在今天云南的广南、富宁,广西的西林、隆林、凌云、百色一带,现在广西西林县所管辖的范围,一度就是句町国的政治中心。要了解句町古国的历史,自然就要去句町文化艺术中心参观一番。
句町文化艺术中心
句町文化艺术中心即西林县博物馆展有史前文物、句町历史文物、土司文物、民族文物等四个部分,分为远古西林、句町古国文明、西林教案、土司遗址、一门三总督、多彩西林六个展厅,主要陈列西林县西汉、明清以及民国等时期较有历史价值的文物和壮族传统家具、生产工具、穿着服饰、农耕狩猎等文物近600件。其中,西汉铜棺、铜鼓等鎏金铜器极为珍贵。不仅有句町古国文化,还有“一门三总督”在中国近代吏的显赫功业,以及西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通过观赏博物馆,将会略知一二。
01
句町古国文明
1969年,在西林县普合出土了世界罕见的鎏金铜棺和铜鼓墓葬。据说,汉代句町国铸铜的鎏金技术非常发达,技术十分精湛,这些出土文物无疑向世人展示了句町古国辉煌一时的文明。
02
西林教案
03
土司遗址
04
一门三总督
05
多彩西林
岑氏家族古建筑群
岑氏家族是近代中国最显赫的家族之一。岑毓英、岑毓宝文武兼备,是功勋卓著的抗法战争战斗英雄;岑春煊铁腕治吏,兴办中国现代教育,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在近代史上,岑氏“一门三总督”闻名遐迩。岑氏家族古建筑群便是他们的故居,是桂、滇、黔三省边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
建筑群始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为清朝廷下旨建造的,因主人岑毓英受封“太子太保”,人称“岑宫保”,而称为“宫保府”。
古建筑群依山而建,为硬山顶式砖木结构,面积40000多平方米,十余座古建筑因地形地势和建筑的功能布在村落山坡的不同位置上。
宫保府
宫保府,面阔三间三进,中轴线分别分布着门楼、中堂、后堂三座主体建筑。建筑顶上的装饰物,刻着朝廷颁布的圣旨原文。门楼与中堂之间为天井,天井两侧为厢房和廊房,叠梁式梁架,硬山顶,盖青瓦。柱、梁枋、檐板均绘人物山水彩画,门额悬雕有九龙的“宫保府”牌匾。门前立照壁,左右置石狮,外有围墙。
建筑顶部多为浮雕装饰,墙檐饰有龙、凤、鸟、兽类、花草、人物等大量的壁画,其规模、规划、布局形式等方面颇具南方建筑特色,系南方建筑形式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
增寿亭
增寿亭,为八角状,分为上下三层,底层的墙上有书法和壁画,壁画旁边附对联“心是西方无量佛,寿如南极老人翁”,书画仍然清晰可见。据说,岑氏自认为族人属短命之辈,需还愿消灾,故建造此亭。
荣禄第
建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为岑毓英四弟岑毓琦住宅。清末,因岑毓英有功于朝廷,清皇朝诰赠其父岑苍松为“荣禄大夫”,岑氏以此封爵命名其宅第,“荣禄第”因此而得名。
岑氏内院
占地300平方米,是那劳岑氏建筑群中最为古老的部分。明代袭上林长官司始迁府到那劳寨的岑密初建,地居全寨最高点。砖木瓦结构,亭作八角状,上下三层,底层壁上书画至今可见部分。
岑氏祠堂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建,分前后院,后院四合,后厅是神堂,两厢房是陈列室,前厅中间是大门,天井四角有花圃,中间有方形石台上有绘着飞鹤的六角形亭子,名"鹤亭"。大门外有宽阔的趟廊,两剪伸出的八字墙,上画两只大老虎,大门下来是十二级台阶,台阶边到八字墙基各有一块较大的花圃,两棵大苦楝树紧靠台阶。台阶脚才是方形外院,院外对着大门有一面照壁,壁面画巨龙戏珠。
思子楼
思子楼是岑毓琦于光绪三十四年为纪念夭折的长子岑景恒而建。据说,岑景恒6岁时入读“南阳书院”,十分聪敏,岑毓琦十分疼爱他,只可惜岑景恒未满16岁便夭折了,岑毓琦痛失爱子,建楼以为纪念。
孝子孝女坊
孝子孝女坊。座面向东,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岑毓祥和岑毓琦兄弟俩为纪念早逝的几个子女,借皇帝旌表岑德固之机,自出银两建的,为四柱三门三楼青石牌坊,高11.55米,宽8.4米。原先在那洋屯对岸还有一个“孝子坊”,造型与孝子孝女坊相似,是清光绪二十九年(1908年)清潮西林县知事奉朝廷之命,为旌表岑德故以身殉母的孝训精神建造的。
岑怀远将军庙
岑怀远,南宋边将,是明朝上林长官司岑子成之远祖,元朝至元元年(1264年)加大将军衔。上林长官司岑氏土府迁居那劳村后建庙,清光绪元年( 1875年)岑毓英扩建成四合院,有神堂、两厢房和闸门,占地180平方米,神堂神匾甚是堂皇,廊檐也甚宽敞,左右走廊分别以红包六柱木架,上署钟、鼓各一,钟、鼓均画有龙凤,为光绪三十二年岑春煊所建,逢年过节,供奉香火,以祭祀拼死沙场的将士。 堂匾堂皇,廊檐左右走廊十分宽敞,红色六柱木架上的钟鼓图案精美,“文革”期间曾经被毁,但今已修复。
八行水源岩
八行水源岩,在普合苗族乡境内,位于县城东偏北15.6公里处,从驮娘江的八行河口,沿着八行河逆水上行2.5公里有一座大石山,山下石缝间有十多处地下水喷涌而出,这就是八行河的水源了,水源头左上方约200米的山腰,有一个大岩洞,水洞口的侧面又另有一洞位山顶斜斜而上,当地人称为”通天洞”。
周邦洞群
距县城东北面7公里的周邦村有一岩溶地貌,这里共有岩洞19个,如耕牛洞、犀牛洞、三角洞、仙人洞、颜家洞、黄云贵洞等等,其中以仙人洞和耕牛洞最奇特。
仙人洞,进入洞口即有一幅幅石帘像排空的瀑布倾泻,又有一排排石柱。还有几处“大厅”、“窄道”,大洞、小洞、叉洞曲畅勾连,有通出山外的“天窗”,有垂直而下的“无底洞”。耕牛洞,洞口横扁形,有3个“大厅”。
古商埠达天下
古商埠达下位于那佐苗族乡的达下村。这里不仅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商贸经商必由之路。一幢幢古式的两层楼房,石条铺砌的街道,独具年代特色,还藏着龙王庙、佛堂、关帝庙、私塾学堂等古老建筑。
那岩古木寨
那岩古木寨,壮语音译为“山丫上有田的地方”,位于滇、黔、桂三省区交界处的一个山坳上,是一个毗邻国家重点水电工程天生桥水电站库区万峰湖的美丽壮族山寨,居住着 120 多户近 600 多名壮族同胞。
山寨以壮族干栏式建筑为主,房屋全部用木头构建而成,而且户户相连,家家相通,是广西目前壮族干栏式建筑保存得最完好、规模最大的村落之一。那岩屯可谓是壮族文化的活态博物馆,至今还保留着来大批自古老的传统木制用具。村寨木楼的回廊上和厅廊里,到处可以见到木凳、木床、木槌、木盆、木桶、木碗、木酒杯、木风簸、木榨油机、木榨糖机、木织布机等古色古香的木制品。
村民在制作糯米饭
村民在染布
那岩屯民风淳朴,至今仍保存壮民族的众多古朴习俗,全寨有140人能唱北路壮族清水江调山歌,103人会用木叶吹奏民族山歌,181 人能用 120台织布机纺织壮族各色土布和制作本民族服饰,285 人会制作壮族特色菜谱。在外界文化不断涌来的过程中,寨内仍织土布、穿土布、唱山歌、守旧俗等。
西林作为一个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自然也少不了不同民族各有特色的民俗活动了。
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已经成为西林县一年一度的民族文化节庆活动,届时,西林县彝族同胞身穿节日盛装,举办开幕式、送布谷鸟、打磨秋、拜祭火神、打飞棒、抢亲、篝火达体舞晚会等活动、与来自各地的宾客载歌载舞,欢庆节日。
泼泥节
每年四月插秧季节举行,西林县一带壮族民间的传统节日。传说古时有一个已婚男子经常外出唱歌,农忙季节也不回归,一天,他的妻子正与一群姑娘插秧,姑娘们假作泼泥混战,将他弄成一身污泥,使他无法串寨唱歌,从此以后他回心转意,与妻子共同耕作并获丰收。这泼泥浆迎丰收活动此后便相沿成习。
跳坡节
跳坡节是为苗族传统节日,西林县举行跳坡节当天,周边村寨群众会身穿五颜六色的苗族服饰赶来参加跳坡节。跳坡场上人山人海,非常热闹,活动内容有文艺表演、爬坡杆比赛、篮球比赛等。
龙崖外
据史料记载,“龙崖外”起源于隋唐时期,延续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曾在桂、滇、黔古句町国地域壮族村寨流传,现仅存于西林县那佐苗族乡坝盆村拖盆屯中,是古句町国的文化遗存,被专家称为民间艺术的“活化石”。
每年从农历正月的第一个虎日开始,到农历六月十八结束,村民们每逢节庆喜事,都要舞动牛头,表演出敬牛、爱牛、亲牛的各种舞蹈,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驮娘江祭
“驮娘江祭”民俗文化活动
“羽人”竞舟
长桌宴
篝火晚会
盘王节
盘瓠,形象多为犬身人首,是瑶族、苗族、畲族人民共同的人文始祖,被后人尊称为盘王。
每年的农历十月十六日,祭祀的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自己民族的节日盛装,聚居在一起祭祀,唱《盘王歌》,跳长鼓舞,欢度盘王节。长鼓舞的内容攘括了生产、生活、自然环境等多方面的内容。现代的盘王节已逐步发展为庆祝丰收的联谊会,青年男女则借此机会以歌道情,寻觅佳偶。
唱娅王
“句町文化”可以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具有壮族传统特色的古老文化,是句町古国故地——西林县最厚重的文化之一,而壮族“娅王文化”(其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是“唱娅王”)是“句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西林广大的壮族地区最为广泛流传,最具古老语言和民族特色,在壮族地区有着深远影响的民族文化之一。
娅王
在西林所有有宗教信仰的壮族都信仰娅王神。“娅王”是壮语的音译,“娅”有两种含义,一个是女性、女人的意思;另一个是祖母的意思;“王”就是国王、帝王的意思。“娅王”连起来是女王或祖母王的意思。
在举行祭祀仪式过程中,娅禁(巫婆)所诵的“唱娅王”实际上就是一部壮民族的创世史诗,这部史诗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据初步研究得知,它至少包含以下几个内容:一、娅王创世;二、向娅王诉说疾苦与不平;三、唱娅王、哭父王、哭娅王;四、祈娅王保佑等。
“欧贵”婚俗
欧贵,壮语译音,意思是,男嫁女娶、男从女居。婚事由女方操办,不收任何彩礼,完婚仪式十分讲究,但也充满趣味。
迎亲
婚礼当天,女方抬着彩礼,吹着唢呐,浩浩荡荡去迎亲。 彩礼要重,唢呐要响,还要过三关,敬酒关,男方敬酒女方喝;对歌关,男方出歌女方对;猜谜关,男方出谜女方猜。
迎亲
彩礼放好,红包呈上,相互道喜,即为提亲。
提亲
提亲结束,新郎依依不舍拜别双亲;准备出发时,男方会再次表示不舍;此情此景,女方只得再以红包开道。
拜别
男方“为难”女方,女方当然也要考验男方 ,新郎要一路挑水到女方家,走路的姿态,既要稳又要帅,水洒的越少,说明新郎身体越棒 ,挑水寓意男方勇挑重担,双方感情水到渠成,平等对待双方父母。
挑水上门
婚庆大堂内大簸箕内的大蒸笼里是热气腾腾的糯米饭,新郎新娘手摸蒸笼三次,倒在簸箕内,芳香四溢,寓意给亲友分享喜庆欢乐。
开糯饭
司仪一声“抢糯饭咯”,众人齐拥而上,谁抢得最多谁最吉利!
抢糯饭
司仪号令下,新郎、新娘抢着入洞房,谁先进入,今后就是谁当家,结果,当然是新娘胜利, 随后,新娘又从洞房跑出来,弯下腰,背起新郎迈进洞房。
抢入洞房
亲友见证下,新郎、新娘互换戒指,我的一生交给你,你的一生交给我,从此,心有所属,心有所依,从此,相知相守,永远永恒。
表同心
美丽的西林当然少不了美味的食物,在众多美食之中 西林沙糖桔、西林麻鸭、西林姜晶、西林火姜分别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地标产品数量居全广西各县区第一。是不容错过的美食特产。
沙糖桔
西林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壤具有深厚、疏松、湿润、肥力较高等特点,非常适合种植沙塘桔。西林县种植出来的沙糖桔,有产量高、味甘甜、品质好、营养佳的特点。
麻鸭
西林麻鸭小巧玲珑,嘴小脖短,行动活泼,觅食力强,合群性好,适宜于水面和稻田放牧饲养。主要以稻田中的穗花、昆虫、鱼虾、蟹、螺和收割后的稻谷遗粒为食,具有肉质细嫩、皮下脂肪少、肥而不腻、清甜可口、味道鲜美,无膻味的品质特点。
西林姜晶
西林姜晶,是以生鲜西林火姜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工艺,利用先进的蒸馏技术设备提取原汁,双效浓缩后,配以高山蜂蜜、优质白砂糖、红糖精制而成的固体饮料。其温胃和脾,提神醒脑,亮颜丽容,药膳同功,是老少皆宜的天然养生佳品。
西林火姜
西林火姜,姜球较小,根、茎、皮肉皆为淡黄色,因其姜辣素含量高,食用口感火辣,故被称为“火姜”。西林火姜肉质细腻,辛辣味浓,其益脾胃、除湿消痞、止咳祛痰的功效优良,经深加工可制成姜粉、姜汁、姜油、姜晶、姜露和酱渍姜等一系列产品。
西林,就是这么一座看似普通,但是仔细了解,会给人无限惊喜的小城,有机会一定要来到西林,赏美景,尝美食,看神韵句町,览魅力西林!
来源:千姿百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