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镇兴·安化|马路镇:云台大叶生山崖 好茶自成一脉
编者按:在安化,一片茶叶成就一个产业、富了一方百姓,站在乡村振兴新阶段,安化黑茶将如何高质量推进当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第五届湖南•安化黑茶文化节来临之际,红网益阳站将视线对准安化重点产茶镇,了解当地的茶事盛景,探寻茶业兴镇的安化经验。
安化县马路镇曾获称“益阳茶叶第一镇”。
红网时刻记者 刘志雄 通讯员 陈曼丽 益阳报道
“茶犹力而求诸野……山崖水畔,不种自生。”这段记载于《安化县志》,描写公元1072年建县时的场景,在湖南省安化县马路镇有着极佳的体现。全国21个优良茶种之一的云台山大叶种,便原产于此地。
当地还有块牌匾,上书“益阳茶叶第一镇”,于2006年由益阳市政府颁发。近年来,随着黑茶行业复兴,马路镇充分用好资源禀赋,以茶为基础作好“茶旅文体康”文章,其中茶产业年产值已超2亿元。
云台山大叶种。
有大叶生云台
据《安化县志》载:“崖谷间生殖无几,唯茶甲诸州县。”安化宜种茶、产好茶,其产地有“两山、两溪、六洞”之说。
其中一山,便是马路镇的云台山。
云台山大叶种,能长到手掌大小,民谚谓之“梗子撑得船,叶子包得盐”。其内含物质丰富,氨基酸、茶多酚等含量高于茶叶平均值,且抗逆性强、稳产高产,是极为罕见的原始优良品系,是茶树育种的宝贵遗传资源。
湖南乃至全国推广的优良茶树品种槠叶齐、湘波绿、白毫早、碧香早等,均以云台山大叶种为母本而选育得来,因此,云台山大叶种被业界称为“黑茶的芯片”。
由云台山大叶种制成的茶,先后有“云台春芽、千秋龙芽、安化银峰、黑妹坨”等精品茶获得国际、国内金奖。
云台山大叶种标本。
茶事可溯千年
马路镇茶事,古来有之。
目前可考证有明文记载的,已追溯至北宋建安化县时。另据龚寿松等老茶人考证回溯,他认为五代期间蜀人毛文锡《茶谱》中记载的渠江薄片,其用料也可能用到马路镇的茶。
“渠江当时产茶量并不大,我们(现马路镇)这边五代时已有了‘艺植’茶,以茶易粮易物。”龚寿松说。艺植即指人工栽植,先有茶后有县、镇,是大自然给予安化的馈赠。
龚寿松是安化云台大叶茶树良种单株母本扦插繁育的第一代人,13岁与茶结缘,今年81岁高龄,事茶60余载,曾获评“安化黑茶制茶大师”。
马路镇作为“万里茶道”的起源地之一,素有“古道茶乡”的美誉,明清两代即有茶庄100余家。明洪武二十三年被定为贡茶产地,万历年间,云台山所制黑茶远销西北。
后朝代更替,马路镇产茶不歇。因当地茶质优异,制黑茶、红茶、绿茶皆宜,贡茶持续至清中晚期。
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马路镇茶叶生产以生产队为主,基本制红茶。“最多时年产3万担,那会的工艺水平可比不得现在。”马路镇国资办负责人刘立华介绍。90年代初期,又增做绿茶,“那会是供销系统统销的,没注重销路。”
90年代末,茶叶市场行情下滑,产茶重镇影响颇大。“很多茶农为了眼前效益就挖掉茶树,退耕还林,损失了很多好茶园,茶园面积迅速减少,缩小至不到2万亩。”刘立华说起这段历史,有些惋惜,他自小知茶、好茶,2007年到马路镇工作后,也一直和茶产业打交道。
直至2007年,黑茶市场复苏,安化黑茶产业复兴,马路镇再次出现黑茶茶厂。
安化云台山风景区的云上茶园是全国最美三十座茶园之一。
茶系自成一脉
今天的马路镇共有4万余人,从事茶产业相关行业的有上万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茶园,全镇茶园面积又已恢复至80年代末最盛的时候,而且加工工艺有了颠覆性改变,茶叶单位产值也有了数量级提升。
“以前我们一担一担卖,现在一两一两卖,原料好,工艺精,本地的茶企从茶园到成品都自成体系。”刘立华聊起这个变化,不无自豪。
自成一脉的,不仅是云台山大叶种,还有马路镇当地茶人的坚持。
刘立华介绍说,马路镇的茶,除了有云台山大叶种这个好品质,最大的特点,便是大至规模企业,小至工作室小茶企,都坚持用本地原料,其中8家规模企业均坚持自行培育茶园,自采原料,从茶园基地到成品产出,形成闭环。
原料既是特色,马路镇本地茶企便在这方面更为精益求精。
茶园实现VR实时直播。
湖南省云上茶业最早引进智慧农业体系,实现茶园管培数字化、可视化、可溯源,智慧茶园让管理更简单、让茶叶品质更可控,全国茶行业首个5G智慧茶园VR直播间也落户与此。
马路镇洞马村狐耳山茶园。
安化云台山八角茶业则在当地最早获得有机茶认证,通过绿色防控、施有机肥等严格管控,保障高品质的原料产出。目前,马路镇已有多家茶企获得有机茶认证,且数量还在增加。
“现在就不再计划开辟新茶园了,我们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做好这4万亩茶。”刘立华说,“那还有些曾经的老茶园,要做好保护性措施,作为荒山茶等特殊原料,不进行人工干预。”
云台山的云海与山林景观相得益彰。
对于当地产业发展,马路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溧说:”今后将着力于增加文化内涵、增加品牌影响力去努力,以优异的生态条件为基础,以茶旅产业为主力,着力打造‘茶旅文康’特色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