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火车和大巴车去逛小城、小镇、小村,辞职的这两年,借着做自媒体的机会,我总算小小的满足了一下自己长久以来的向往。
挣不挣钱先放一边,至少过上了自己喜欢的生活,那也算是一桩美事。
通过火车和各地的乡镇巴士,我游荡在陕西各处,曾沿着汉江、嘉陵江去寻访乡镇,曾坐着私人面包车去探访村庄,也曾像个孤胆英雄一样试着去穿越山林。
去过很多有意思的小地方,安康的紫阳算是其中的一个。
前一篇文章中,我说到,2019年11月,我独自一人从安康旬阳乘坐一趟深夜列车抵达了紫阳站,因火车站地处偏僻而不得不住在了火车站外的小旅馆里,对于我来说,那也算是一次小小的冒险。
而那,只是紫阳之行的开端。
这个陕川渝交界处的小城的确像传说中那样古灵精怪,给我留下了好多新鲜有趣的记忆。
清晨七点左右,我从火车站住宿费30元的小旅馆里醒来,洗漱之后出门,到火车站广场前等车,这里有趟6路公交车可以发往县城。虽然并无明确目的地,我还是自信满满地上了车,心想,一会看到有意思的地方再下车不迟。
紫阳火车站
公交车绕过山头,果然进了县城,随后便在窄窄的街巷里钻来钻去,很快又沿着一条公路俯冲向下。短短几站之后,原本和我一同上车的旅客都下车了,又蜂拥着挤上了来很多携带着大包小包的旅客,我感觉不太对,注意地看了一下公交车的站点,这才发现,紫阳的公交车居然是绕圈儿跑的,起点站即是终点站,于是赶紧下了车,要不然车又把我带回火车站,就白坐了。
绕圈儿的公交线路
匆匆下车,竟发现我已经到了汉江边一个小广场上,这一站的站名叫“紫阳港”。
我正想去江边看看,却发现广场上有晨市,人很多,像是一个露天菜市场。于是便去看看紫阳人平常都吃些什么菜。这一看,才发现,紫阳真的是陕西省的“另类”,和西安比更像是两个世界。
紫阳人是细致的,先不管他们卖的是什么菜,首先菜都是择洗得干干净净的,萝卜杆杆、小青菜都分成小束,用新鲜柔韧的棕榈树叶子拦腰扎住,水灵灵地放在竹筐中。
大葱也剥得白白净净、扎得整整齐齐。小芹菜都把根去了,散成一根一根。莴笋居然还把脚削皮了。
菜市场卖菜细致到这种程度,看不到一点泥,在买菜这方面,紫阳人怕都是有些许洁癖。
再就是菜市场上有很多当地土产,如豆豉、干豇豆、晒干的洋芋片、晒干的野生菌子、蒸熟又烘到半干的红薯仔。
豆豉
干菌子
也有很多不认识的新奇物种,比如这里的剁辣椒里面掺杂着很多像蚕豆瓣一样的东西,还有一些长满胡须的块茎,都是我不曾吃过的。
紫阳人都吃一种红皮的水萝卜,外皮胭脂色,特别好看。这种水萝卜的菜杆杆也束成小捆在卖,不知道要拿来怎么吃。
除此之外,市场上也卖新鲜的鱼虾,虾都是出水不久的小河虾。
紫阳也出橘子,竹筐装着黄澄澄的橘子,很是诱人。
“鱼米之乡”四个字突然浮上心头,紫阳,真的是一点“陕西味”都没有的,当地人说话也是一口川音。
广场旁边便是卖早餐的小吃店,我去买早餐,发现两个从未见过的食物名字——浆粑和油糍,便买来尝尝。
浆粑,就是那杯像玉米浓汁一样的东西;油糍,就是那个金黄的“油饼”。我都是第一次吃,舌尖因此留下了新鲜的记忆。
浆粑,应该就是沸腾过的鲜玉米汁,还保留着鲜玉米甜甜的口感。油糍就复杂了,据说是用面粉和大豆粉和面,加入豆腐后油炸,最后再在上面涂上剁椒、醋汁等。
浆粑配油糍,我就这样吃完了,后来才知道,紫阳人的油糍其实是用来夹在馍里吃的,叫“油糍夹馍”,奇特了……
这两样东西,我在别处都没吃过,应该是紫阳当地独有的小吃了。
菜卖得别致,早餐也和别处不同,还没看清紫阳的面貌呢,已然感受到它的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