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50年,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就因北京古城墙存废问题而强调过古建筑保护的重要性,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古建筑保护问题表面看来已经得到了足够的重视——至2021年10月11日全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达5058处。然而,此次山西多处未登记在册、未定级、散落在偏远村落的传统建筑受损,却为古建筑保护事业敲响了警钟,古建筑的保护不应、也更不能止于重点保护单位的建筑。
诸多未被登记在册的乡村古建筑看似没有保护的价值,实则不然。乡村古建筑不同于故宫等重点保护建筑,故宫等建筑多与民众生活隔离开,至多作为旅游景点开放。然而乡村古建筑则是具有生命力也更贴近生活的。诚如古建筑保护专家唐大华所言,乡村古建筑是“活的”,诸如祠堂、古戏台、老民居等古建筑,其不仅完美承载了当地的历史与文化,更是乡村民众曾经或正在生活和使用的场所,其中承载着诸多鲜活的嬉笑泪骂,至今仍然具有生气。
冯骥才先生就曾在倡导老街保护时说到“一个城市由于有了几条老街,便会有一种自我的历史之厚重、经验之独有、以及一种丰富感和深切的乡恋;它是个实实在在的巨大的历史存在,既是珍贵的物质存在,更是无以替代的精神情感的存在,这便是老街的意义。”这也正是诸多乡村古建筑的保护价值。加强对此类极具生命力的乡村古建的保护,是为了让乡村的历史与文化以更具生气的形式留存下来,让世世代代生存于此的人们有根可循,而不至于让历史文化与曾经的家园沦落为空洞的文字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