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始建于东汉初平三年(192年),是我国江南地区的第一座古城和儒学文化在江南的传播中心,素有“东南阙里、南孔圣地”的美誉。来衢州旅游,除了江郎山、药王山等享誉中外的景点,在城市周边还有不少独具特色的古村镇,其中最值得一看的,是位于仙霞岭高山深谷中的廿八都古镇。
廿八都古镇的“廿”字读“niàn”,意思为二十。据记载,北宋时期浙江南部设立44个都(相当于现在的集镇),该古镇所在地排行第28,故得名“廿八都”。因其地处浙闽赣三省边界,西与江西广丰县接壤,南与福建浦城县接壤,自古有“一脚踏三省”之说。
地处大山重围之中的廿八都,最初是用于军事功能的千年古道。唐乾符五年(878年),黄巢挥戈南下,受阻后转进浙东,在浙、闽之间的崇山峻岭中开辟了七百里山路后进入福建。当时的廿八都因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成为黄巢的屯兵扎营之所。到了清代,古镇仍驻兵1500多人,可见其重要的军事地位。
中国的古镇村庄,通常只有一两个姓氏,一种方言。而廿八都古镇因历史上频繁发生战争和屯兵,聚集了全国各地的移民,他们也带来了各自家乡的方言。据统计,古镇的3000多位居民中,共有130余种姓氏,他们讲着浙南、赣西、闽北闽南、徽州等地的九种方言,有的方言仅几户人家之间通用。
清朝时期,廿八都作为江浙闽赣地区货物中转的交通枢纽,迅速成为三省边界地带最繁华的商埠。在最鼎盛时期,古镇内的大街小巷遍布洋行、商户、茶馆、酒店等各种商业场所,百业兴盛,商贾云集,居民的衣食住行所需几乎应有尽有,素有“枫溪锁钥”之称。
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铁路的开通,廿八都古镇的地理位置也逐渐不再重要,如今的古镇虽已人烟寥寥,旧时的商铺作坊仍保存完好,让游人仿佛回到那个久远的年代。与周庄、乌镇等著名古镇相比,廿八都隐藏于深山多年不为人知,因此又被称为“被遗忘的古镇”。
古镇现存浔里街和枫溪街两条明清古街,街道两旁36幢民居、11幢公共建筑皆依山傍水、缘溪而建。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民居门楼很少看到有砖石雕刻,大多为精致木雕构件组合而成,雕梁画栋,飞阁流丹,其丰富的内涵令古建专家叹为观止,堪称一处原汁原味的“民间古建筑博物馆”。
马头墙,又称防火墙,也是廿八都民居建筑最重要的特色之一。由于古镇民居建筑密度较大,火灾发生时容易顺房蔓延,而在建筑的两侧山墙顶部砌筑高出屋面的马头墙,在相邻建筑发生火灾的情况下,就能起到隔断火源的作用。此外,高低起伏的马头墙,也寓意着整个古镇生气勃勃,兴旺发达。
1943年,军统头目戴笠亲自审定设计图纸,在仙霞岭下保安乡街中段西侧修建了一座白墙灰瓦的普通民宅,这就是戴笠故居。故居里机关重重,暗藏着许多机关,由于戴笠一生从事特务工作,几乎不照相,在他死后只找到这张唯一的个人正面遗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