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金秋十月,远眺中心村,满目葱茏,在青山的包裹下呈现一片安宁祥和的气息。走进村里,窗明几净,两三老乡或忙碌于田间地头,或围坐唠嗑。问起生活现状,村民莫国勇由衷感慨“没有国家和镇府的帮助,现在的生活咋会这么安逸哟。”
放眼望去中心村产业基地满是绿色
中心村位于小七孔镇西北部,东与和平村接壤,北与架桥村交界,南与独山县麻尾镇董岭村打格组毗邻,西与董岭村顶幕组相连,是荔波县最边远最贫穷的布依族山村之一,也是有名的空壳留守村。
要想富,先修路。为改变中心村的僻陋贫穷,脱贫攻坚期间,2014年底中心村第一条水泥路通车至今,投入3840余万元,完成农村公路“组组通”工程15条近60公里,实现了全村所有通组公路路面硬化,硬化率100%,且每个村民小组实现至少两条以上通组路。
乡村振兴,生态环境是支撑。中心村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保护生态、发展产业。如今的中心村森林覆盖率高达75%,有马尾松、枫树、杉树等二十余种树种,眼目所触之处满是绿色的掩映和侵染。站在山顶远眺中心村,古朴的村寨零零星星散落在墨绿的林间; 中寨小学雪白的墙群在这片绿毯中分外醒目,如一块镶嵌的汉白玉;依稀传来朗朗的读书声,老乡穿梭在田埂上桑园中……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静美田园图。
夕阳下产业发展正盛
“脱贫攻坚政策确实好,现在我们吃穿不愁,住在城里人讲的庄园里,再也不出去了!”村民韦兴强由衷感叹。
“九月上旬,稻谷就熟了,整个九、十月是一年到头最累也是最开心的时候”村民莫国奇兴奋地说。
中心村的初秋,生机盎然,秋风吹过,空气中弥漫着庄稼的清香,沁人心脾。无际的碧绿寄托着丰收的喜乐,村民们第一时间就嗅到了丰收的味道,纷纷走进田间地头收割丰收的喜悦与幸福。他们在缀满果实的田埂上地头间,架上收割机,互帮互助,三五两家集中采摘。男人们赤胳裸背,伴随“嘿呦走”的吆喝声扛着沉甸甸的粮食飞奔于田埂间;女人们埋头挥舞镰刀,“嚓嚓嚓”麻利地割着水稻;孩子们围着稻田转圈,打闹嬉笑声此起彼伏;老人们则从容稳坐后方守着金灿灿的谷子,悠闲地享受午后阳;房前屋后鸡鸭蹒跚,时不时“嘎嘎嘎”打着鸣……
中心村耕地面积1480亩,人均耕地面积0.9亩,仅水稻收入户均达4000元。勤劳的老乡在自家搭棚,饲养土鸡,“我们养的土鸡喂的都是苞谷,都是散养,白天想捉还捉不到,成本都不一样,品质自然是没得说。”村民莫应安自豪地说。
辣椒基地
中心村的十月,秋高气爽,微风徐徐,远处青翠的山峦上是浓郁的绿,田间的地埂将绿色的山区分割成一个个小方块,绿色之下是掩不住的红,葳蕤的辣椒林恣意生长,红艳艳的辣椒如挂在绿帘上的红灯笼,俏皮活泼,玲珑剔透;高高低低,却又错落有致,使这片绿色的内涵注入了更生动的内容。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融合。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占地530亩的特色产业辣椒基地于2021年正式落地。基地采取“农户+集体经济合作社+公司”的运作模式,引进韩国艳红及云南辣椒品种,同时聘请了专业的技术团队进行种植、养护培训指导,这样的辣椒种子产量高,质量好,长出来的辣椒比普通辣椒蕴含更丰富的辣维生素B、胡萝卜素以及钙、铁等矿物质。
合作社以300元每亩的价格与农户进行土地流转,优化了农村资源配置,增加了农户的财产性收入。合作社提供就业岗位50个,聘请建档立卡户、有返贫风险的农户进行种植,增加了村民的工资性收入。合作社经多方联系,产品由贵州九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收购。目前,荔波中心辣椒已在北京、海南等城市拓展市场,精选优质品还出口了呢!
基地负责人柏永荣表示,下一步准备与蔬菜公司对接并进行地质勘探,扩大产业链,形成产业有奔头、经营有效益、安居有办法的致富之路。
“以前我在广东打工,工作不好找还赚不到钱,小娃都不和我亲了。现在在家就能上班,每个月还有2000来块的收入,出门都是熟人,干啥都带劲!”莫炳杰激动地说。
“从前家长会都不太能开得起来,只有几个家长在家,大部分都出去务工了,现在大人基本都能陪在孩子身边,家校共育孩子才能健康成长!”柏兴军老师感慨。
如今的中心村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秋风轻抚,吹熟了盛夏的硕果,吹响了丰收的号角,吹动了希望的田野……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云开
通讯员 蔡嵩涛
编辑 高荣华
编审 张发扬 梁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