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台道观”距成都六十公里,地处成都市所辖的崇州市重庆路中段的王场镇大雨村,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土质肥沃,四季分明,环境舒适,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高,适宜种植水稻、小麦、油菜、蔬菜等多种农作物。道观因唐文宗时期的翰林段文昌晚年隐居时在龙华寺兴建“读书台”(距龙华寺1.5公里)而得名,明末的时候被毁,清代道光年间重建,文化革命时再次被毁,直至改革开放后重新修建。
王山仁道长是“读书台道观”现任的住持,聪明智慧,年轻有为,身材魁梧,体态健壮,走起路来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
由于“读书台道观”所处位置地理结构的原因,有些建筑成为了危房,目前已经拆除,重建及修缮工作已经开始,所以他一心扑在“读书台道观”的建设和发展上,每天晚睡早起,忙前忙后,协调处理着各种与道观建设和发展相关的事务上。
每年3、4月份,“读书台道观”都会举办“四川崇州读书台道武文化节”,场面隆重热烈,好评不断,深受社会各界的广泛称赞。在文化节期间,道观都会为60岁以上老人举办“千叟宴”,味美简单,大气实惠,既有道家谨行俭用,厉行节约的意识,又有以善为本,尊敬长辈的思想。尤其是免费为莘莘学子赠送的“状元笔”,更是受到读书学生和家长的赞美。这些成绩和功劳,很多都应该归功于王山仁道长的辛勤付出。
我和王道长一见如故,很快就拜他为师。他对道教文化聊熟于胸,只要谈起道教文化,他讲起来就有板有眼,从道教初始到现今状况无所不晓。他任“读书台道观”住持已经很多年了,一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努力做好“读书台道观”的管理和建设工作。
王道长接管“读书台道观”时,道观仅仅处于能够维持的状态,他踏踏实实去做好道观建设的每一件事情,起早贪黑,吃苦耐劳,勤于工作,从不居功。目前道观正处于重新建设时期,因此王道长所有的精力都全身心地投入到道观的发展中。
我与师父在一起无话不谈。他在谈到道教的历史时说,道教起源于中国,是中国本民族的一个教派,所以要好好传承下去。道教的传承不能仅仅流于形式,要踏踏实实做好普及和教育工作。“道教”这两个字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来自于《易经》,古老新奇,高深莫测,是解开宇宙密码的宝典,第二种说法是来自于《老子》的道论。道教最早发源于古代中国春秋战国的方仙道,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我国目前诸多宗教的一个流派,追求长生不老,得道成仙,济世救人的思想,属于我国本土宗教流派,因此在世界宗教流派中代表着中国的学派,所以在世界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道教爱国,这一点毋容置疑,抗日战争时期山西的李圆通道长协助杨成武司令员打鬼子,帮助抗战将士脱离鬼子虎口等故事,在道教中广泛传播。后来李圆通道长所在的道观被日军烧毁,他便开始四处云游,为百姓治病,好像是在五十年代末,他落脚到你们陕西的终南山。
王道长的父亲去世早,他早早就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一边学习,一边工作,掌管着家中的企业,管理的井井有条,只是因为他忙于“读书台道观”的建设,无暇打理,便委托给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他热爱道教文化,拜师学习,不断进取,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担起了“读书台道观”掌门的重担。
我们在一起讨论道教文化的时候,他很真诚地告诉我,道教代表着中国和东方的宗教思想,因而在世界宗教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有自己的文化,每个人的选择都是自己意识的反应,所以不能尊己卑人,信仰什么自己做好自己就行了,在商言商,入道谈道,各做各的事情。
在谈起他的师父杨三善时,他带着特有的虔诚说,我的师父心有大爱,提倡善良,德高望重,在道教中有着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四川,提起我师父,在道教的圈子里无人不晓,无人不知。他积淀颇深,功底深厚,一个人可以独挡八面,只要是道教传统文化领域里的知识,他成熟在胸,无所不晓,特别是斋醮科仪,他首屈一指。我在师父身边学习的几年中,学会了以理服人,以德感人,以能力取信于人。他是我的偶像,也是我学习的榜样。
作为一名年轻的八零后,王道长不仅事业有成,而且有着幸福美满的家庭。他的妻子专业从事与庙堂、道观等宗教相关的绘画创作,由于她很有灵性,善于思考,所以对于宗教领域的绘画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为了能够将人像创作的有血有肉,她走到哪里都会带着一部相机,随时抓拍人像,作为自己创作时的素材。
“读书台道观”目前已经处于重建阶段,发展的步伐已经迈出,他的徒弟李愈关、卜愈矩等道长在协助他的日常工作。
由于道观重新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资金基本上需要自筹,所以王道长的压力特别大,他以善心和大爱全身心地投入到道观的重建中,有很多喜爱道教文化的信众也捐钱捐物,为道观的重建出力。王道长告诉我们,希望大家齐心协力,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早日完成“读书台道观”的重建和修缮工作。
相信“读书台道观”在王道长的带领下,在热爱道教文化人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恢复到段文昌时代的辉煌,更希望“读书台道观”能够继往开来,为道教文化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注:本文照片均由作者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