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菲
渌江,是一条河的名字。
一位诗人说,河流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傍水而筑,逐水而居,以水而城,因水兴邦,是华夏文明延绵不绝的简朴自然之理。
醴陵是幸运的,因为有渌江。
水之枢纽
渌江,发源于江西杨歧山千拉岭南麓,穿越崇山峻岭,穿越田园和城郭,一路滔滔进入湘东,在醴陵市渌口镇汇入湘江,与发源于湘赣边界的浏阳河、洣水、耒水,合称湘东“小四水”。渌江连接着江西萍乡、湘东醴陵的城镇和村庄,沿岸土地肥沃,物产丰饶。渌江流域山清水秀,阡陌纵横,田园青翠,风物宜人,一派江南风光。
渌江中有一洲,名曰状元洲,宛如一艘绿舟停泊在江中。洲长约500米,宽约100米。状元洲景色甚美,明唐寅有詩赞曰:“汀草烟含宫锦绿,岸花光映杏园红。”如今,状元洲为公园,花木葱茏,绿树成荫。状元洲曾建有醴陵市图书馆,但2019年已搬迁,如今洲上最醒目的建筑是状元阁,雕梁画栋,雍容典雅。
城镇因水而兴。古代,渌江是湘东赣西地区的重要交通线,沿途的古渡口码头、商埠集市非常多。往来商贾如云,龙窑火光冲天,码头千帆竞发,渌江两岸一度成为醴陵最活跃的经济带。
公元904年,晚唐著名诗人韩偓来到了醴陵,一下子就被山明水秀的醴陵深深吸引了。韩偓在一年多的忧伤避世中,留下了12首优美诗篇。他的《避地》有“偷生亦似符天意,未死深疑负国恩”等句,笔调胸怀遥接屈原,深深影响着后世的文人。北宋末年,长江流域的文化益发兴盛。至南宋,更多文人与醴陵结缘。范成大到桂林去当知府,经过醴陵,看到“渌水桥边县,门前柳已黄”,感叹“湘东二月春才到,恰有山樱一树花”。刘克庄过醴陵时发现“市上俚音多楚语,桥边碧色是湘流”,写下了“目断羁魂起暮愁”——中国是诗的国度,有河流处便有诗情,渌江更是如此。
人文渊蔽
渌江,也是一个书院的名字。书院是一座城市的幸福。有书院的城市,文脉悠长,文气浓郁,气质温厚,思想开明,是书香之城、斯文之城、开化之城。醴陵是幸福的,因为,醴陵有渌江书院。
渌江漫过流星潭,流过状元洲,穿过渌江桥,在西山脚下回旋观望——西山碧树之中,便是渌江书院。这座三面环山、面向渌水、占地近7000平方米的书院,讲堂、内厅、斋堂和考棚都是清代风格。这是清道光九年(1829年)在原西山书院的基础上重修的建筑。大门前一泓清澈甘甜的洗心泉,一株树围过5米、高17米,绿盖面积近千平方米的千年古樟。
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朱张会讲”,第一站其实是醴陵。那一年,朱熹37岁,张栻34岁,都处于生命的盛年期。就在青云山的县学宫(渌江书院前身),两位哲人以辩诘的方式,把学术思考自由地呈现在“肃衣冠而至”的渌江学子前。
1167年,吕祖谦来到醴陵,创立了东莱书院。吕祖谦也曾应渌江书院之邀前去讲学,悉心教导渌江两岸的学子。张栻时常造访吕祖谦。讲学论道之余,二人常在渌江河畔信步而行。
乾隆年间,醴陵开始重建渌江书院。道光十七年(1837年),左宗棠来到渌江书院出任山长,为这块“名教乐地”注入了新的活力。书院清风朗朗,生机勃勃。左宗棠以他的人格魅力和精神趣向统驭着古老的渌江书院,知行合一、身体力行的学风,深深影响着醴陵学子,在醴陵造就了百里同心、万民兴教的民气民风,形成了开放务实、经世致用的教风学风。
翻开中国近代史,我们可以看到,从渌江两岸走出的宁调元、程潜、李立三、左权、蔡申熙、陈明仁、汤飞凡、黎澍等众多醴陵人,他们以“持之不疑、行之不悔”的湖湘精神行走大地,留名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