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龙潭桥村位于汝城县东北部,距县城8.5公里,距土桥镇政府2.5公里,省道S324线从村内通过,地理条件较好,交通便利。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5个自然村,有耕地1043亩,共有358户1183人,其中党员38人,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务工收入。
过去的龙潭桥村,由于务农收入低、人居环境差、基层治理难,村子逐渐空心化。整个村子中心区域,也就是原来的“老村子”,危房旧房成片、垃圾成堆、排污不畅,典型的“脏乱差”旧村庄。
二、做法
(一)坚持党建引领,党员干部干在前。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在推动村民自治、产业发展的核心引领作用。
一是党员干部成为先锋模范。镇、村、工作队、理事会“四支队伍”坚强有力,在工作中,涌现了许多先进典型。龙潭桥村党支部书记欧永成,村理事会成员曹普全,得到了村民们的尊敬与认可。
二是村规民约变成铁规。该村通过镇、村、工作队、理事会“四支队伍”人员入户走访,收集村民集中反映、普遍认可的事情,形成村规民约讨论稿,结合垃圾分类培训等工作同步征求村民对讨论稿的意见。经过多轮反馈和修改,统一了村民思想,最后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后形成正式稿,并由村民理事会负责对村民遵守村规民约进行引导和监督。
三是产业发展变成可持续动能。该村整合土桥黄家村红色、金山村绿色旅游资源,依托乡村振兴,不断推进乡村旅游、民宿发展“小旅游圈”,通过土地流转、入股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方式,促进村集体增收。
(二)坚持示范引领,以创新思维破解难题。
一是转变理念。龙潭桥村以全村无一间危旧房、无一处“脏乱差”、无一户不满意的“三无”目标,实现了由“政府包办”向“村民要办”、“重建轻管”向“建管并重”、“把农村建设成城市”向“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大投入、高大上”向“花小钱、办大事”的四个转变,较好的解决了村民动力弱难发动、资金投入大难保障、发展困难多难持续等问题。
二是创新举措。龙潭桥村通过思考如何破解农村人居整治工作中的政策、资金等难题,探索出推进靠党建引领、管理靠村规民约、建设靠投工投劳、材料靠就地取材、投入靠增减挂钩、持续靠产业支撑的“六靠”措施。
三是破解难题。在工作实施中,最大的难题是“拆迁难”的问题。在拆旧前,龙潭桥村通过“问计于民”夜谈会、入户走访、张贴公告等方式,为村民讲清楚了危旧房拆除、土地增减挂钩等政策,让村民明白了拆旧的好处。同时,坚持因地制宜、分类补偿,对建房需求强烈的村民,采用“拆旧”模式,对有意愿复垦的村民,采用“土地增减挂钩”模式。
(三)坚持村民主体,一切让村民说了算。
一是明确了治理主体。坚持“项目决策听取村民意见,项目实施组织村民参与,项目监督权交给村民,工作效果由村民评价”,让村民真正参与进来,成为乡村治理的主人。
二是构筑了治理体系。通过“党支部 理事会 村规民约”体系推动乡村治理,党支部做好组织、宣传、凝聚、服务职责,理事会负责日常管理和质量监管,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为。
三是健全了治理制度。积极探索基层治理、群防群治举措,建立了“村规民约 村民评议 夜谈会问计”的治理制度。通过村规民约提高了村民自我宣传、自我防范、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意识,形成人人防范、人人监督、人人参与的氛围。
四是建强了治理组织。做好“协商共治”文章,通过村民民主推荐,选出村民认可、威信高、政治思想过硬的离职村主干、老党员、村民代表,组成村民理事会,配合支村两委开展工作,全程参与工程监督管理。
五是找准了治理抓手。乡村治理要有切入点、有抓手,先从拆旧房茅厕、硬化巷道路面、宅基地复垦等村民最直接、最关心的利益问题开始整治,从村民走路是否方便、门前屋后是否干净等小事抓起,不搞“穿衣戴帽”、大修广场之类的面子工程,通过人居环境整治、平安建设、产业发展等实实在在的项目或举措,让老百姓在参与建设中感到实惠变化。
(四)坚持因地制宜,实现花小钱办大事。
一是用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向土地要钱。龙潭桥村抢抓土地增减挂钩良好机遇,实现了不拿财政资金搞建设,不让各级负债,所有的投入从项目资金中解决。
二是就地取材,减低成本。转变村庄建设大投入、大建设的思路,不搞“高大上”的“盆景”,而是就地就近节约、因村制宜、量力而行,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激发了村民参与建设的热情。
三是投工投劳,节约造价。项目工程造价大概分为三个三分之一,材料占三分之一,人工占三分之一,利润和税费占三分之一。龙潭桥村经过反复征求村民意见,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时,决定采用村里出材料,施工由村民投工投劳的模式,节约了工程造价,做到了花三分之一的钱完成项目建设。
(免责声明:该展示案例内容系发布单位或个人自主供稿,仅供学习交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