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以宫府楼营命名
10.王府井站
乘坐乘坐52路、120路、夜1路、夜17路等公交车,可到达位于东城区的王府井站点。
另外,地铁1号线设有王府井站。
站名来历:王府井是王府井大街的简称。此街始建于元代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当时俗称“丁字街”。
这地方在明朝时称作十王府或王府街。
《明太宗实录》记载说:“……于皇城东南建皇太孙宫,东安门外建十王邸。”
看来,此地在明代曾经是十位亲王的“集体宿舍”。
清代,这地方依然是亲王、郡王的聚居之地。
到了光绪、宣统年间,这里开始繁华,街道的两旁出现了许多摊贩和店铺。
据《燕京访古录》载称,在此处最早建王府的可追溯到隋唐时代,“隋朝燕王府,北平王罗艺之帅府”就坐落在这里。
虽然罗艺这个人在历史上不是很有名,但是另外两个与他关系特近的人却是大名鼎鼎。
谁呀?我一提起小说《隋唐演义》和《说唐》,不少读者大概就能够想起来,罗艺不就是隋唐时的天下第七条好汉罗成的父亲吗?他也是秦琼的亲姑父。
那个时候,罗艺被唐高宗封为燕王,总管幽州。
有资料称,王府井大街定名于清朝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
当时,清政府“推行警政”“整理地面”,对京师部分街巷名称重加厘定,因这里有一口供王府用的甜水井,于是改“王府大街”为“王府井大街”。
1915年,北洋政府内政部绘制《北京详图》时,就用了“王府井大街”的名称。
附近的主要人文景观:
●王府井
据清光绪十一年《京师坊巷志稿》记载,当时北京内外城共有水井1258个,大多水质咸苦,只有极少数甘甜,能饮用的不多,而十王府井则在甘冽可用之中。
此井在20世纪20年代被湮没。
1998年,在王府井大街市政改造施工中发现了一口井,井壁与污水管道相通,井深八米,井内有两米厚的杂砖。井壁下部由小青砖砌成,据此可推断为明代所砌。
王府井被发现后,对其进行了象征性的修复,并将井盖设计成圆形青铜围龙浮雕,上面记录着王府井得名的缘由。
此井可以说是这条街的根。
其具体位置在今王府井大街西侧、恒富盛珠宝店与碧春茶庄之间的便道上。
●王府井大街
王府井大街是一条具有数百年悠久历史的商业街,全长1818米,在北京享有“金街”的美誉。
从南口北京饭店入街北行,只见牌匾高悬,店铺林立,人头攒动,如流水一般。
从早到晚,每天进入这条街的中外顾客多达百万人次。
这条大街已经拥有了亚洲最大的商业楼宇,分布着大型商场、宾馆与专卖店,也是国有品牌、老字号最集中之地。
例如始建于1902年的同升和鞋店,于1932年落户于此,以经营鞋类产品而闻名,属于前店后厂,能够根据消费者的特殊需要现场为顾客量脚型订制皮鞋。
“同升和”曾经为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彭真、杨尚昆以及许多知名人士制作皮鞋,是北京著名商标。
再如始创于1911年的盛锡福,其帽子以用料考究、做工精细、品质优良而著称于世。朝鲜金日成主席、印尼苏加诺总统、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等外国首脑都曾在这里订做过帽子。
北京百货大楼于1955年建成,被称为新中国第一店。
1988年9月,店前立起了“全国劳动模范北京市百货大楼售货员张秉贵同志(1918~1987)”塑像,正面基座上是陈云的题字“‘一团火’精神光耀神州”。
张秉贵是卖糖果的售货员,多年来练就了一把准的本领,只要顾客说出买多少斤两的糖果,他用手一抓,放秤上一称,基本都不差,成为百货大楼的一幅招牌,也是全国商业战线的一面旗帜。
王府井这条充满现代气息、高品位、高标准的国际化中心商业街,与法国的香榭丽舍大街结为了友好姊妹街,使它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协和医学院旧址(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是一处民国时期折中主义的砖木结构医院建筑群,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原址为清太祖第十五子豫亲王的府第。
1916年,此地改建为协和医学院,以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结合西式装修,建成精美的建筑群。
其建筑风格既反映出折中主义,又反映了复古主义,因而有“中国式宫殿里的西方医学学府”之称。
第二章 以宫府楼营命名
11.平西王府站
乘坐966路、996路、快速直达专线103路等公交车,可到达位于昌平区的平西王府站点。
站名来历:许多人都知道历史上那个献关降清的明朝总兵吴三桂,曾经被清摄政王多尔衮封为平西王。
那么,这个平西王府是不是吴三桂的官邸呢?非也。
在这里居住过的平西王,是康熙皇帝第二子、废太子胤礽的儿子——弘皙(xī)。
既然给儿子封了皇太子,怎么又废掉了呢?
有资料说,胤礽想当皇帝心切,过早地暴露了黄袍加身、取康熙而代之的心迹,因而失去了康熙的信任。
唉,你何必着急呢!
看来,皇帝这位置太诱人了,不仅想要当皇帝的人很多很多,而且一些人都等不及,恨不得马上就当上皇帝!
结果,老二胤礽没当上皇帝,老四雍正登上了皇位。
胤礽大概硬是给窝囊死了。弘皙是他的儿子。
论起辈分来,弘皙是雍正皇帝的亲侄子。那他怎么不在京城里居住,为什么会在这里建府呢?
2005年5月24日《北京娱乐信报》刊登一则消息《“平西王府”挖出清代古井,怀疑是“铜井”显身》。
据郑各庄村的资料记载:康熙驾崩后,其四子胤祯夺位成功,为清世宗,年号雍正。
雍正的疑心很大,一登基就对同族兄弟大开杀戒。
为了躲避迫害,胤礽的儿子理郡王弘皙就带着妻子逃到京城的北郊郑家庄(郑各庄旧称)避难,可最终夫妻俩还是被抓进皇宫。
雍正见侄媳貌美,便把她纳为妃子,同时免了弘皙的罪,将其理郡王改封为平西王,还在郑家庄村南建了平西王府。同时凿了一口“铜井”,专供王爷饮用。
当然,这属于野史了。
据史料记载,此地的房屋是雍正下诏修建的,让他的二哥、废太子胤礽迁居来住,还让弘皙去郑家庄陪伴父亲胤礽,并驻扎兵丁。
第二年,胤礽在郑家庄去世后,弘皙仍居住在这里。
乾隆四年(1739年),将弘皙以谋反论处,削了他的封爵。
弘皙获罪后数年,驻兵调走,郑家庄的王府也被内务府拆除了。
“弘皙谋反”?我不信。
封建王朝的权力之争真是六亲不认、你死我活呀!
300多年后的2005年10月,一家企业在其考证的王府旧址上,仿建了一座现代平西王府,经营高档酒店。据说,在施工中还意外地发现了那口“铜井”。
岂料,这家企业竟然由此惹来麻烦。
先是有不少网友骂他们“为汉奸吴三桂张目”。
接着,一位自称“吴三桂13代后裔”的辽宁省葫芦岛市公务员,以侵权为由将这里告上法庭,“索赔千万”。
事实上,这座平西王府和“平西王”吴三桂没有一点关系。
嘿嘿,不过是一场乌龙闹剧。
这提醒人们,做什么事情可得认真点,该考察的就得考察。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由衷感谢摄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