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是景观,户户有故事。2019年初,昌江王下乡全面启动“黎花里”文旅项目建设,以纯净、自然、原生态的面貌,倾心打造 海南 全省首个国家“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重点规划了三派村、洪水村、浪论村三个源生地村落,以黎族文化为核心,以自然原生态为体验重点,设计了“黎花一里诗里画里三派村”、“黎花二里时光里洪水村”、“黎花三里酒里歌里浪论村”三个不同的村落文化意象,进而打造黎花三里,实现天然融合。
结合王下乡原生态文化、黎族文化特色因素翻新改造了三派村、浪论村的村落农舍,借助外立面改造契机,将墙绘艺术与当地自然、人文环境、黎乡故事相互结合,在王下乡三派村打造了“流动的黎族文化博物馆”,是值得品味的美景之一。
漫步王下乡 邂逅流动的黎族文化博物馆
漫步三派村街巷间,便走进了流动的黎族文化博物馆里,拾街上下,探寻海南最早人类的生产与生活,见证黎族的璀璨文明。
黎家新妇晒衣图、黎女戏水图、老妪织布图、农耕图……移步换景,一景一语,无声地倾述着王下乡黎民的生活的点点滴滴,展现着王下乡村民向往着生活自由、家庭和睦、喜迎丰收的愿景。
在黎花一里•“诗里画里”三派村,村里民居的房墙上绘满了一幅幅富有民族风情文化的墙画,涉及黎家生活、黎族建筑以及传统农耕等内容,吸引了不少游客拍照留念
这些图画被称为“流动的黎族文化博物馆”,是王下乡•黎花里独具魅力的美丽乡村人文景观,其结合黎族风情,在保留原有旧墙面的基础上,以绘画加文字说明的形式多方面展现黎族人民生活、传统农耕、非遗技艺等,让游客更加全面了解黎族的人文历史。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有一批绘画艺术家热爱黎族风情,来到了王下乡,把黎族的故事,风土人情,生活场景在房子上创作一幅幅生动的壁画作品。
王下乡的美离不开昌江县委县政府的倾心关爱。2018年,王下乡获评全国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后,如何把王下乡的绿水青山转化为真正的“金山银山”,成为这一届县委领导班子认真考虑的问题,这才有了2019年初,昌江高位谋划“黎花里”文旅项目、全力将王下乡打造成为中国魅力黎乡的举措。
王下乡“黎花里”文旅小镇一期项目,以“一步一里一风情,一草一木黎家情”为主线,将三派村、洪水村和浪论村3个分散的村庄串联,打造出立体式、多维度的旅游体——“黎花三里”,并在保留黎乡的本色、本味、本真前提下,培育乡村旅游新场景。
实际上,在这一旅游化改造过程中,王下乡只投入了3000余万元的财政资金,用于拓宽进山公路、补齐“五网”短板等。
从去年“五一”假期至今,王下乡已有14户村民发展农家乐和民宿,实现户均增收8万元,32户村民通过销售牛皮凳、黎锦、蜂蜜等特色产品,户均增收1.6万元。
一波波游客朝山里涌来,王下人的苦日子变甜了,但王下乡又好像一切都没变。
据了解这一切得益于当地政府“两就两化”和“三护五变”的工作思路,即坚持就地取景、就地取材,注重村民生活旅游化、村民生活场景景区化,以及保护好各村的原生态环境、原生态文化、原生态民风民俗,实现乡村变舞台、村民变服务员、特产变文创产品。
随着“黎花里”文旅小镇一期项目实现稳定运营,王下乡正加快推进“黎花里”文旅小镇二期、三期工程建设,期望通过分阶段、分步骤规划,建成黎乡田园观光区、黎族文化体验区、河谷秘境体验区、热带雨林民宿区,让当地生产、生活、生态在一体化布局下真正实现“三生融合”。
这里的变化很大,跟我以前来这里的时候相比,它整个面貌都变得很漂亮,很有特色了,环境非常整洁干净,服务也很到位,真是让我想象不到。
王下乡的美,美在自然、美在原生态,在这里能体验到原汁原味的黎族文化,而且有山有水,特别适合露营。只要解决了道路狭窄、完善基础设施等瓶颈问题,假以时日,王下乡必将成为海南西线旅游的热点。
走进三派村
走进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里
走进如酒如歌的民俗风情里
走进流动的黎族文化博物馆的千年时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