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之乡,薏仁之乡。1785平方公里云和路,兴仁铿锵的脚步烙印在崇山峻岭,烙印在峡谷河川。
掀开兴仁脱贫攻坚的画卷,令人震撼而奋进。
东接贞丰,南邻安龙,北靠普安,西界晴隆,兴仁178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汉、布依、苗、彝、回、仡佬、瑶等16个民族同胞,所到之处,都能看到一张张写满幸福的脸庞。
补短板,以硬件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以前条件不好,现在无论走到任何一个村庄,我们能看到最漂亮的地方就是学校,再穷我们不能穷教育,我们就是要让孩子接受教育,才会有出息。现在,大家的思想转变了,对教育越来越重视了。”走到乡下,乡亲们谈论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以前条件不好,现在无论走到任何一个村庄,我们能看到最漂亮的地方就是学校,再穷我们不能穷教育,我们就是要让孩子接受教育,才会有出息。现在,大家的思想转变了,对教育越来越重视了。”走到乡下,乡亲们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兴仁,是中国贵州66个贫困县之一。在脱贫攻坚的进程中,兴仁正通过实施“学前教育” “全面改薄” “义务教育” “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 “普通高中改善办学条件”等项目建设,新建、改扩建一批学校(园),配置必需教学仪器设施设备等方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丰富教育体系,切断贫困代际传递。
截至2021年底,全市各级各类学校268所,在校生102737人,全市教职工7791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0.5%,小学在校生47079人,入学率99.89%,寄宿率38.4%,初中在校生24249人,寄宿率98.9%,义务教育巩固率92.8%,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
堵漏洞,以脱贫攻坚统领教育发展
在兴仁民族职业技术学校护理班课堂上,周宏英正在记录老师讲解知识要点。“初中毕业以后就来这边读了职校,每一年给了3000元的帮助,还有每年的学费也免了900元,只需要交生活费就行了,这边环境很好,学习环境也很好。”周宏英说。和周宏英一样,2013级学前教育专业的郎龙丽如今在兴仁城区一家幼儿园找到了工作,一个月能有3000多的工资,通过自己努力,减轻了家庭负担,也有了稳定的收入。
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控辍保学是教育脱贫攻坚的难中之难,“上学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天也不能耽误。”这是兴仁为“控辍保学”工作定下的“死规矩”,至此,全市“一个都不能少”的控辍保学攻坚战全面打响,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工作的通知》、《兴仁市加强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做好辍学生劝返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措施。
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控辍保学工作进行全方位安排部署、督导考核,压实工作责任,集全市之力加强推动控辍保学工作,把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作为脱贫攻坚重点对象,特别是把残疾儿童、随迁子女、留守儿童作为重中之重,坚持优先帮扶、精准帮扶。
创新开展了 “查户籍对学籍、查学籍对学生、以实际对系统、以系统对责任”的工作模式,全面摸清了家底,精准锁定了辍学失学学生,抢抓“四逐四准”窗口期,多轮次精准排查,分类建立台账,逐一销号清零,通过落实“七长”责任制,党政“双线”责任制,多部门联动抓好工作。
采取逐一动员、以案说法等方式,纠正家长、失辍学学生“读书无用,趁早务工”等错误观念,通过“情感控辍” “依法控辍”“随班就读、送教上门、远程授课”等办法,抓细抓实复学工作。
各学校、中心校结合实际按照校长包保学校,班主任班保班,教师包保学生的要求,层层压实包保工作,同时,有力推进工作,实现动态清零,真正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辍学失学学生已实现动态清零,解决了历史性存在的控辍保学问题;建立起覆盖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做到“三个全覆盖”,即各个教育阶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基本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只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才能打造一流的学校。兴仁市始终将师资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充分利用好定点扶贫和东西部扶贫协作契机,61所学校和兴仁市15个中心学校、45所中小学幼儿园形成一对一的结对帮扶关系。为推进全市教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师大比武活动,深入开展学校常规督查,抓好教师“备、上、批、改、辅”等各个环节,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并把师德师风作为业绩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目前,全市学前教育管理更加规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段源兴
编辑 匡奇燃 宋洁
编审 陈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