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忠华
金秋时节,记者慕名到水富铜锣坝市级自然保护区采访,快接近铜锣坝水库时,只见公路两边一排排、一棵棵人工培育的国家Ⅰ级保护植物珙桐树上,叶子金黄金黄的,特别惹人喜爱!
“我们铜锣坝水库公路两边都是种植珙桐树作行道树,这一片珙桐树林有五六亩,取名珙桐湾。”来到一片茂密的珙桐林里,感受着一阵阵清新空气,水富市国有林场高级工程师冯斌对记者说,“珙桐湾这一片是我们国有林场最早人工培育种植的,目前已经成林。”
来到铜锣坝水库边,又看见一大片珙桐树。冯斌介绍说:“这里的200多棵珙桐树是从库区移栽过来的,有意种植在大坝边上,既方便游客观赏,又保护和宣传了珙桐树。”
珙桐是一种拥有悠久历史的植物,由于当时气候到达了冰河世纪,大多数的珙桐都已经丧失了生命,只有我国南部地区的一些珙桐艰难地存活了下来,目前主要分布在四川地区和湖北的周边地区,属于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为我国四大古老树种之一(另外三种是水杉、银杏树、北美红杉),拥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这种国宝级的树种,为何会在水富铜锣坝市级自然保护区和水库大面积种植呢?这事还得从当地的一名村民和昭通的一名退休林业干部说起。
20世纪80年代,二溪村60多岁的村民董仲厚成了水富铜锣坝市级自然保护区的护林员,他和同伴在巡山过程中,发现森林里偶尔有几棵“旧栗子”树(当地人的习惯叫法),春天开出的花特别漂亮,因花形似鸽子头而被大家称为“鸽子花”。特别是一个地名叫乱山子的地方,这种“旧栗子”树比较多,周围有好几十棵。后来,昭通地区林业局退休干部肖正林到铜锣坝原始森林考察时,董仲厚带领肖正林进山现场查看了这些树,发现是国家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珙桐树,便要求当地群众一起保护起来。
“原来是国宝树。” 董仲厚对这些珙桐树特别珍惜。当春天珙桐树开花结果后,董仲厚就采摘些种子回家,播种在自家的地里,虽然第二年开春都没有发芽,但董仲厚一点也不气馁,他又去采摘了些成熟的种子种下。到了第三年春天,董仲厚惊喜地发现,他两年前种下的种子,长出了新树苗。经过总结,大家才发现,原来珙桐籽种下后,要第三年才会发芽长出树苗。从此,董仲厚每年都采摘一些种子精心种下,等待着第三年长出新苗,再分发给周围有兴趣的村民去栽种。
后来,在林业部门和当地林场的重视下,人工培育珙桐成为了一项科研项目,在林业专家和董仲厚的用心培育下,开始在铜锣坝原始森林周边种植珙桐树,村民们也来找董仲厚要珙桐树苗,种植在自家房前屋后。
“现在,水富铜锣坝市级自然保护区里有多少棵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珙桐树,无人能统计,但估计有上万棵。这些年来,我们林业部门和当地村民把它们保护得很好,没有出现过破坏和盗伐现象。”见证了珙桐树家族发展壮大历史的冯斌说。
珙桐树的保护和培育,是水富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缩影。慢慢地,珙桐树就成了铜锣坝的镇山之树,珙桐花成了二溪村的“村花”,随处可见。到了春天,这里的珙桐花会漫山遍野都是。
“四月的铜锣坝,鸽子花开得绚烂,阵阵微风拂面而来,宛如千万只鸽子向你飞来,珙桐树亭亭玉立,花色洁白,苞片如鸽子的翅膀,花序如鸽子的头,故称鸽子花。花开时节,山风吹来,满树繁花,犹如成群鸽子汇聚枝头,各具风姿,满树灿烂。”这是水富青年作家刘燕2020年在散文《我在春天的铜锣坝等你来!》里写珙桐花的美句。“你来,会看见铜锣坝鸽子花开的模样,沉淀在你深邃的眸子里,风一吹,落下一地洁白的花瓣,许你一段烂漫的回忆。你来,我们相逢在这鸽子花开的季节里,细数落花的日子,走上那散落一地的花毯,在岁月里不急不慢虔行,在鸽子花下许愿,洒一路阳光灿烂,回报你吉祥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