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非遗在文博:妙手护文化古韵,双肩担传承重任

旅游 山东城事精选 2021-09-20 13:48

原标题:烟台非遗在文博:妙手护文化古韵,双肩担传承重任

9月19日,第二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迎来开展第四日。适逢中秋假期第一天,济南市民热情高涨,不少人冒雨前来看展,烟台展区“非遗创作”板块更是引得游客们纷纷驻足“围观”。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记忆,传承着一个城市的根与魂。如何让烟台非遗“活起来、用起来、传开来”,推动烟台非遗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文旅博览会烟台展区,我们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让葫芦雕刻艺术不仅仅在于“装饰”

葫芦,因谐音似“福禄”,一直以来都被中国民间当作一种吉祥摆件儿,是送礼、收藏的上佳选择。清代王昶在《羹赋醉蓬莱》中就曾以“玉壶缥碧,长柄低垂,似琼浆轻浥”来描写葫芦,其晶莹如玉、好似被琼浆浸润过的美妙质感被渲染的生动形象。在“到蓬莱不得不买的10种商品”名单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葫芦雕刻传承人宋玉良创作的葫芦工艺品榜上有名。他用一双巧手和强大的想象力,让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葫芦焕了“新颜”,成为一件件设计精美且兼具实用的工艺品,把传统的葫芦雕刻艺术与普通人的距离变得更近了。

这次参展,宋玉良带来了多种不同工艺、不同用途的葫芦雕刻工艺品。其中运用镂空雕刻技术、结合生活化应用场景而设计的“葫芦灯”还获得了国家专利。暖黄色调的灯光,透过精巧细致的镂空处幽幽向外渗透,散发着一种柔和、安定的“魔力”。“这款‘葫芦灯’特别适合放在床头或书房,温暖、轻柔的灯光无论是对于助眠还是伴读都非常合适。不用的时候摆在那里,也是一件极美的装饰。”宋玉良向记者介绍。而特别培育的“小金桃”葫芦品种由于小巧可爱的外形,则更多地被用于制作手链、项链等饰品,既可用来装点自己也可满足“把玩”的爱好。

宋玉良此次主要是带着宣传“葫芦雕刻”这一非遗项目的目标而来,“传承非遗是我们的使命与义务,希望通过这次参展让更多市民了解认识葫芦雕刻。”他说道。展位现场火爆的人气也说明,他确实通过自己的创作实力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上葫芦雕刻。“这几天平均每天的销售额在四千元左右,说明大家的接受度还是很高的。德州的一家厂子还想要与我们公司合作,常年大量定制我们的产品。看到这些成果,我对葫芦雕刻未来的传播很有信心。”

坚定红陶传承志,留存胶东文化魂

烟台职业学院陶艺工作室主任、齐鲁文化之星孙茂钟老师在这次文旅博览会带来了胶东红陶、陶刻、砂大碗等陶艺类“非遗”和文创作品,受到泉城市民的广泛关注。孙老师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讲到,烟台的文化史可以追溯至有7000年历史的白石村文化遗址等十几处遗址,这些遗址出土有红陶、灰陶、骨器、石器等文化遗存,是关于古老胶东海洋文化历史的最好证明。

以“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手工艺为己任,”孙老师把传统手工陶艺引进了课堂,他所开设的陶艺社,人数最多时超过四百人,每次活动时教室都不够用。“制陶的第一步就是了解手中的‘泥’,它的来源、它的质感、它的‘性格’,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烟台古老的历史文化,还能通过学习制陶培养自己静心、修身的良好品质。”孙老师如是说。

在文旅博览会的现场,孙老师也如同对待学生一样向在场的观众们倾囊相授,仔细地讲解烟台红陶的历史传承、制作工艺和独特风格。一些感兴趣的观众和陶艺爱好者迫不及待地想要动动双手,跟着孙老师学习体验制陶手捏工艺。这样生动直观的互动,在现场营造出了一幅和谐、友好的文化交流画面,有效促进了烟台历史、中华文化的普及传播。

做好“面塑”,手艺技巧与文化底蕴要兼长

想要栩栩如生地展现一个人物的外形、样貌乃至神态应该怎么做?对于王晓燕来说,“面塑”在她手中,就可以极高地还原每一个人物形象。作为烟台面塑代表性传承人,她对于面塑的喜爱来源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凭借成熟的面塑配方,她的面塑作品不仅极具艺术表现力,还可长期保存以便收藏。

在她心中,有一套自己得悟的创作理念。她认为想要做出优秀的面塑人物,仅靠手上功夫还远远不够,还要对书中关于人物的描写熟稔于心,立体剖析人物背后的故事、理解人物性格与心理。她制作的“金陵十二钗”系列被烟台美术博物馆收藏,为了更好地创作这套人物,她反复研读《红楼梦》,从字里行间仔细寻找灵感。“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通过王晓燕的双手,凤姐的五官被精准地用面塑还原,甚至可以从其眼神中读出心机、泼辣的人物性格。不仅人物如此,若放在灯光下细瞧,观者还能看出豆绿色手帕应有的轻盈半透的奇妙质感。若非“吃透了”原著,很难做到从里到外、从人到衣的“神还原”。

此次王晓燕还携正在创作的“八仙”系列中已经完成的汉钟离面塑亮相烟台展区。除了一如既往的高还原度,她还特意在其中增添了海浪与苹果的造型,不仅将烟台面塑与“八仙文化”更紧密地结合,也让各种烟台元素在文旅博览会的舞台上得到最充分的展现。

在对剪纸的热爱中,找到更大的舞台

栾淑娟,作为烟台剪纸传承人,是目前烟台市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从小跟随家中长辈学习剪纸的栾阿姨,在民间剪纸艺术方面已经达到超高水平。她剪纸可以不用画稿,只凭心中的感觉就能够技艺纯熟地剪出花鸟虫鱼、十二生肖、戏剧人物、卡通形象等各种或传统、或新潮的图样。她最擅长的是通过剪出细小精致的“毛刺”来表现动物毛发的形态,手艺高超独到、作品栩栩如生。

提到“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身份,栾阿姨十分谦虚。她回忆起小时候跟着母亲学习剪纸,只是为了在逢年过节的喜庆日子里用这些红彤彤的剪纸作品帮家里换取一些家用,那时候的她还没有把剪纸与艺术、与中华文化紧紧地关联起来。现在,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重视,像她这样的老手艺人重新找到了自己的舞台,不仅每年受邀去各地参加剪纸艺术的推广活动,慕名而来向她学习剪纸的年轻人也逐渐多了起来,这让她心里攒着一股劲儿,想要为剪纸艺术的发扬和继承贡献更多的力量。

“剪纸讲究的就是一个‘熟能生巧’,需要大量反复的练习,你必须真正地热爱它,才有可能慢慢练成一把好手。”栾阿姨如是说。对于剪纸未来的发展,她信心十足:“女儿和儿媳妇受我的影响都爱上了剪纸,并且我也经常去各个学校教课,‘徒弟’越教越多。我相信剪纸这门艺术能够这样代代相传地发展下去。”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