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上海的古镇,首先浮现人们脑海的多半是朱家角、新场、枫泾、金泽、练塘等等。小桥流水、江南风韵,遵循沿河发展模式的市镇似乎天然就是郊区的专属。
2005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32片郊区(及浦东新区)历史文化风貌区中,绝大多数都位于外环以外的现实,也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认知。都市与古镇,就真的如此泾渭分明,毫无联系么?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翻开近代以来上海城市变迁史,如今繁华的中心城区,仅仅百年前,不少地方尚是一片田园风光。这当中,凭借着种种自然、社会因素,一些地方由聚落而成集镇,逐渐演变为区域里的中心市镇。时光推移,那些距离城市中心区域较近的江南市镇逐渐在城市扩张中被“吞没”,被融为一体。然而历史的顽强总是超出想象,透过点滴至今依旧留存的道路、区片名,我们仍然有机会去探寻曾经的江南余韵,一窥闹市背后的古镇沧桑。
千年古镇,法华遗韵
说到法华镇这三个字,对于很多年轻的上海人来说,交通大学法华校区多半是脑海中第一印象。也难怪,位于上海市长宁区的法华镇路全长不到2公里,沿线又多为住宅小区,在繁华的市中心确实没有太强的“存在感”。
交通大学法华校区 wiki 图
然而,对于老长宁来说,法华二字的内涵则远不止于此。
法华镇路,由俗称法华浜的李漎泾填浜筑路形成。根据《同治上海县志》记载,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在李漎泾(法华浜)北侧建成法华禅寺,法华镇由此得名。法华禅寺的落成促成了周边的繁荣,人口纷纷迁居于此,逐渐形成聚落村庄。北宋末年,靖康之变,建炎南渡,一些来自中原的民众避难至此,在李漎泾(法华浜)两岸沿河而居。人口密度的增加,以及庙会、集市的兴旺,一处以法华禅寺为地标中心的法华古镇就此逐渐成形。值得一提的是,相传历史上著名的“法华牡丹”,就是在此时从北方传入,在法华镇生根发芽的。
法华牡丹 花影
法华镇风光不再,法华浜填没成法华镇路。1958年,法华牡丹被移入中山公园,延续历史脉络。上海长宁 图
千年历史的法华古镇,有着典型的江南韵味,穿镇而过的李漎泾(法华浜)是一条南北走向的河流,虽不宽阔,但却四通八达,据《嘉庆上海县志》记载,其“西通新泾,南通陈泾、肇嘉浜”,在那个水运占据重要地位的年代,法华镇得地利之便,成为人口、财富的汇聚之地,时至今日,尽管早已物是人非,但周边诸如“香花桥路”等地名,仍能让人联想起这里曾经的水乡往事。
法华镇因法华寺而崛起,法华寺也因法华镇而兴旺。据记载,该寺在元、明、清历朝都有修缮。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寺基扩大,山门宽敞,旗斗交耸,绿地成荫。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时,寺内已建有大雄宝殿,弥陀殿等,在当时的上海可同龙华寺、静安寺齐名。遗憾的是,1860年代,或许是因为法华寺名声在外,太平天国起义军进攻上海时,将法华寺满月阁设为火药库,后因管理疏忽,引发火药爆炸,法华寺受损严重,不少建筑化为焦土,寺庙也由此逐渐衰落。1930年代末出版的《上海研究资料续集》中《法华仿古记》一文记载,此时的法华寺虽然外观上还留存有所谓的山门等建筑,但内部已被包括法华镇派出所、海格路派出所、上海市立西镇短期小学校等机构暂用,尽管还能见到佛座、油灯、木鱼等物,但也早已布满灰尘,一副破败景象。
法华寺拟意图 《长宁区地名志》图
坊间有言,那场爆炸坏了风水,令得法华镇不复往日之繁华,这显然是无稽之谈。真正让法华寺走向湮灭,法华镇走向平凡的,还是上海整个城市发展进程的剧变。如前所言,法华镇因李漎泾(法华浜)而兴,兴旺之时,人们常会对其进行疏浚,保证河流畅通。近代开埠后,租界成为上海城市发展的核心区域,即使在沪西地区,徐家汇等市镇也逐渐兴起,加上太平天国战争对于法华一带的破坏,内外部因素共同影响之下,人们不再似过往那样有动力去疏浚李漎泾(法华浜),后者也就逐渐淤塞,航运能力大减,甚至最终沦为一条臭水沟。尽管如此,民国年间,法华二字在上海滩的知名度还是不容小觑,法华乡、法华区这样的行政区划名称,彰显着法华镇在当时的影响力。
法华寺遗址旧照,拍摄年代不详 《长宁区志》图
1949年后,法华镇迎来了新的变化。脏臭的李漎泾(法华浜)在1958年被填没筑成如今的法华镇路,法华寺原址则作为学校与工厂使用。至1980年代末,沿路尚有嘉荫堂、广誉堂、赞育堂等清代老宅,此后随着城市更新,旧时风貌彻底消失。
2020年第十五届“法华牡丹节”闭幕式海报
幸运的是,近年来,法华镇的往事重新被人们所珍视,2013年,香花桥路法华镇路口的“四桥一牌坊”景观,成为了旧时往事的绝佳写照,“法华牡丹节”也已经举办至第十六届,赏花之余,领略一段就在身边的古镇往事,也是一番别样体验。
老街、老镇,浦东洋泾
和上海人说起“洋泾”二字,人们脑海浮现的多半是著名的洋泾浜。如今,地铁6号线还有一个叫做“北洋泾路”的车站,但如果再细问起各位对洋泾到底了解多少,是否知道这里曾经的江南市镇洋泾老镇,多数人恐怕是会没了方向。
1934年上海市区域图 图上有标记洋泾镇的位置
洋泾镇,到底有什么样的故事?这个如今显得普通寻常甚至多少带点土气的名字,曾经却代表着浦东地区最繁华的所在。浦东洋泾镇,因洋泾港流经而得名,南北流向的洋泾港与周围大小数十条河流相交,构成了四通八达的水网,并最终通向黄浦江。这样的自然条件,令此处在明代就逐渐形成多个自然村落。1843年上海开埠后,近靠浦江的优势被西方商人所看重,怡和洋行、太古洋行等纷纷在此建造货栈,耶松、和丰等近代上海重要的船舶修造公司也在此建立厂房,进入20世纪,民族工业也在洋泾逐渐兴旺,仁记织布厂、源昌织带厂、沈宝记船厂等相继落成。
传统的区位优势加上近代以来的种种变化,令洋泾工业集聚,商业发达,教育兴盛。1906年,六师附小的前身洋泾小学堂落成。1908年,塘工善后局把镇中主干道改建为片弹街路面,同年还修建了洋泾镇到陆家渡的片弹街路。与此同时,东泾庙、关帝庙、土地堂、福音堂等宗教场所也相继落成。民国时期的洋泾,俨然已经成为浦东地区首屈一指的繁华市镇。
洋泾文化展示馆(李氏民宅)是百年洋泾古镇存下的珍贵建筑 洋泾社区学习港图
谈及洋泾老镇,洋泾老街是很多老者的共同回忆。记忆中的洋泾老街,大致范围相当于今洋泾镇路再加上博山路当中的崮山路以东路段。曾经在这短短的七八百米的范围内,星罗密布着将近300家各类店铺:饭馆、客栈、米店、银楼、当铺、理发店、打铁店、裁缝铺、木器行、香烛店、药局诊所,应有尽有。老街周边更分布着造船厂、织布厂、救火会等近代新事物。小桥流水穿镇而过,近代文明渐次兴起,古韵与新潮的结合,令洋泾老镇在当时的浦东、乃至上海都具有一席之地。
洋泾老街的往事风貌已随着城市更新而逐渐消失,但幸运的是,洋泾港还是浦东地区重要河流,漫步两岸时若细细观察,旧日印迹依旧可寻。
上海洋泾港步行桥 刘宇扬建筑事务所设计,田方方 图
与洋泾港相交的定水路,长度不到400米,却是洋泾老镇历史变迁的见证者。“定水”二字,源于曾经的定水浜,此处还曾有一座定水庵,后者始建于明代,又称洋泾庙、杨太太庙,坐北朝南,坐落于今定水路与北洋泾路路口。初为佛教寺庙,后清末有石姓道士供奉敕封昭天侯,加封信义王(人称杨太太),神像建立后都称杨太太庙,形成了佛道共存的形态。庙前棣一排六间,东两间为尼姑庵、西两间为道士庙,两庙并存,由一个大门进出。后来,又建后棣五间,供奉神像、佛像。庙大门外有一对石狮子(上世纪80年代曾移放在永安街居委会门口),庙门前路上有照壁。受抗战爆发等因素影响,定水庵香火渐衰,建国后寺庙房屋被学校、居委会、工厂等使用。后伴随城市更新而拆除,并在旧址上新建了洋泾实验小学,但“定水”二字,则如这两个字的本意一样,顽强而坚韧地留在了老镇的土地上,成为人们了解昔日洋泾风华的一把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