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湘潭县发布)
近年来,湘潭县乌石镇乌石峰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走出一条致富新道路,先后获得2020年全国文明村、湖南省文明村、2019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村等荣誉称号。乌石峰村通过完善组织人才建设,创新“产业+就业”体系,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奋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抓好牵头示范
实现从扶贫“尖兵”到人才振兴转变
乌石峰村充分发挥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的作用,选好配强村脱贫攻坚路上的“带头人”。自2018年以来,村“两委”班子紧紧围绕强村富民目标,带领广大村民脱贫致富,全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农民生活水平持续向好。
乌石峰村党总支书记贺师是湘潭县最年轻的“90后”村党总支书记,在带领村民干事创业的路上,积极发挥基层干部“突击队”的示范引领作用,探索出一条绿色生态的脱贫振兴之路——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贺师先后赴深圳、株洲等多个城市的特色小镇学习取经,按照“党建+研学+旅游+农户”的思路,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运作模式,致力在乌石峰村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智慧农业、休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农民增收、集体创收。
构建产业体系
实现从产业扶贫到产业振兴转变
产业振兴是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迈进的“牛鼻子”。乌石峰村依托红色资源禀赋,抓住中央财政资金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契机,引进知名旅行社,采取股份合作方式,深入挖掘本村“九厅十八坊”的故事,利用闲置农房,集中连片打造乡村文创“三十六坊”,形成了红色乡村旅游带动特色种养和农产品加工融合发展的模式。
2020年,通过红色旅游、民宿聚艺和文化研创等方式,乌石峰村集体收入达52万元,带动本村村民农产品销售每户增收1万元,务工收入人均5000元,全村556户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人均股金分红100元。
发挥群众作用
实现从被动“输血”到主动发展转变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关键之一在于人才的振兴,乌石峰村不断激发群众的主体意识、培育出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
引导树立“我要脱贫”的强烈意愿
在脱贫攻坚中,把扶贫与扶志、扶贫与扶智有机地结合起来,着力培育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研学旅游与“三十六坊”的发展,让更多的群众看到了发展的前景。最初不愿意参与的群众也悄悄转变了观念,逐渐参与其中。
帮助实现“我能脱贫”的技能本领
通过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技能培训等,以精神激励人、以智力带动人。梁凯林、鄢爱霞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此前致富意愿不强,看到别人家搞得风生水起,于是振奋精神,自觉通过网格接受游客接待方面的技能培训,成为了研学基地的“接待农户”,经济状况明显改善,建起了新房,买起了摩托,生活越来越好。
不断激发“我要致富”的内生动力
通过身边脱贫致富案例的示范带动和村产业成功发展,进行就业培训和创业指导,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激发村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被动扶”向“主动兴”转变,使乡村振兴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来源:湘潭县委组织部
编辑:彭慢慢
【真抓实干 奋勇争先】湘潭县:既有住宅即将迈入“电梯时代”
视频号“湘潭县发布”
欢迎大家关注、点赞、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