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吉林(吉林省吉林市)参加完活动,主办方说带我去一个地方,言其为一个当地人都不一定知道但我一定会感兴趣的地方。
老实讲,小时候一直纳闷,吉林省有个吉林市,但省会却叫长春,疑问长期以来都没有消化。这次来了,也做了深入的文化交流和学习的心理准备。但是,现实还是让我吃了一惊。
当时问了下一同陪我游玩的研究生同学老赵,他也从没去过这个地方。老赵从94年到吉林工作至今,已经在此地生活了27年。
这个地方就是吉林摩崖石刻和吉林船厂旧址。用当地朋友的话说,此行是带我去探访吉林城的由来。所以如此说,是因为石刻和船厂可谓本地历史的起点,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
02
为什么这么说呢?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在中国历史上,东北地区在大部分历史时期是属于化外之地,并不归中国的政权管辖。这里曾经长期属于游牧民族的聚集地,从远古的肃慎,到早期的匈奴,再到后来的鲜卑,金人,蒙古部落以及后金。
随着明朝的开国将领把蒙元赶回大漠,东北地区才部分地归入中国的管辖,即便如此,那也是经营东北为迂回地对外蒙进行战略包围和孤立,至于真正地统治东北地区,是很后来的事情了。
03
从吉林市区开车过去不到半小时,在阿什哈达屯松花江北岸山上,有两处摩崖石刻。
这两块石刻,背依连绵不断的山岭,前临松花江滚滚江流,又称阿什哈达摩崖刻石。阿什哈达为满语,意思是 「一山忽然分为二」,为断崖峭壁之意。
由于年代久远,经过岁月无情的腐蚀,石刻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经工作人员介绍,才知道刻的是明朝在此地建造船厂的历史事件。
起先,明朝接管了元朝在东北的大片土地后,为强化对东北地区的军事控制,于1409年在黑龙江入海口处设置了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等地的最高地方行政机构奴尔干都指挥使司。
但是东北地区的军事存在需要经济后援,在陆路运输困难的情况下,把目光转向了水路运输。吉林市地处松花江上游中段,水面宽阔,适于大船航行。为打造运输用船和军事用船,1420年(明永乐十八年)、1425年(明洪熙元年)、1432年(明宣德七年)明政府三次派辽东都司都指挥使刘清到吉林造船。
04
东北本是满族人的根据地,清军进关后,为防止汉人把他们推翻,留了条后路,那就是把东北地区封锁起来,不让汉人出关,将来万一有事好退回老家。
但是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西方正急剧发展,与西方毗邻的俄罗斯日益壮大,把侵略的目光对准了中国的北方地区。东北首当其冲,摩擦不断,为巩固东北边防,抵御沙俄入侵,1656年(清顺治十三年),清政府派昂邦章京沙尔虎达在吉林建厂造船,组织船队,巡行江上。这也间接继承了明朝打造的基础。
由此,船厂也成为吉林的代名词。
吉林这个词汇本身叫「吉林乌拉」,意思是靠着松花江的地方,后来顺延下来。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吉林曾经是东北地区维持中央权威军事存在的核心枢纽,并一度扮演了东三省经济中转中心的角色。
▲ 据考证这里是当年吉林船厂所在地,可惜已经没有任何遗迹
05
那么它后来为什么被边缘化了呢?这还得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
这也是清政府作茧自缚造成的特定历史时期的地方政治结构导致的结果。由于东北不许汉人流入,而满人又分散在中国的广大土地上,以至于白山黑水成了一块几乎没有开发的处女地,另外就是它似乎成了一个没有人经营的土地。谁先到谁先得。
在这种思维的作祟下,俄罗斯开发了对远东地区影响深远的中东铁路,从欧洲直通海参崴,并且从哈尔滨插下一条纵线直达大连,铁路的形成,直接改变了传统的政治经济格局,东北的经济和军事重心从吉林转到了铁路线上的长春。
长春一度成为伪满洲国的国都,这一格局一直影响到了今天。
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吉林市历史意义的追索和重新认识。它曾经的历史、辉煌和文化存在,也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06
这么一个好地方,但处处透露着遗憾。啥遗憾呢?我来亮三点:
左一点:景区开发的很差。标志很不清楚,院子里空空荡荡的,但门口立个柱子,很明显是不想让车停进院内,我们只好把车停路边。总共只看到两个工作人员,问有讲解不?回答说一天只有4个固定时间才有讲解,只能等待。
右一点:宣传也做得很差。别说一个外地人了,当地人知道这个景区的都很少,去过的就更少了。在我们停留的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没有碰到任何其他游客。
下一点:这个景区其实条件非常好。首先是有位置优势,距离市区只有十几公里;其次有山有水,石刻背靠大山,门前就是松花江,自然风光也极美;最后,更重要的是,这里有历史的厚重感,对于吉林来说,更是一个特别有意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