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敦煌的全景式人文探索节目《登场了!敦煌》上线后,获得诸多好评。它被评价为:敦煌文化的传播以一个全新的方式打开了“绿色直通”,在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深度诠释下跻身文化“国潮”之列。
融合探索型纪录片和真人秀综艺双重特征的《登场了!敦煌》,十集的篇幅追起来毫不费力,节目分别以匠心、飞天、运动、潮流、音乐、色彩、英雄、文书、美食、风俗十个关键词作为线索,全方位地介绍敦煌艺术及人文特点;每一集则由探窟、体验、致敬三个部分构成,知识性看点密集,呈现形式轻松活泼。十个具有文化厚度和广度的主题,让观众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敦煌文化的脉络,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节目主创人员寄寓其中的意图:“这个节目不是用学术的分级方式去做的,而是考虑如何让这些主题与观众产生关联。”
探窟环节在形式上靠拢精心编排的人文纪录片,即便你去过数次,也依然会感到惊喜连连。拿莫高窟来说,现有洞窟735个,其中有壁画和塑像的艺术洞窟492个;为了避免二氧化碳超标所带来的伤害,洞窟开放的数量有限且需要交替开放,游人一次能够参观到的洞窟最多也就是10—12个(旅游旺季只有6—8个)。通过节目,观众能“进去”的洞窟显然要比实地旅行看到的多得多,且带领探窟的讲解员皆为专业研究员,令人大呼过瘾。
更值得称道的是,虽然为了保护洞窟,探窟环节对洞窟的主要展现方式是使用虚拟拍摄或数字扫描资料,但这些高清画面能够将肉眼无法捕捉的细节展示出来,提供了另一种观看的视角。第一集探唐代220窟就令人惊艳,主室北壁上的药师七佛经变图中的经幡,经过数字化动态处理,依照原画想要表现的方式飘动起来,惟妙惟肖。艺术特点不同的洞窟出现在不同的线索中,观众在看着目不暇接的高清细节、听着研究员的精彩介绍之余,不知不觉中系统地了解了敦煌的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
体验、致敬环节则以真人秀模式呈现。节目中设置的“敦煌探索团”“有缘人”环节,侧重于敦煌在地的工作、人文体验和历史的重现,提供除文物之外的敦煌知识。如探索团参与“麦草方格沙障”的制作,让观众了解到治沙在敦煌文保工作中的重要性;对唐代婚礼cosplay式的复原,很直观地展现了古人的习俗与仪式。真人秀是一种工具,节目将其互动性和娱乐性的优势用于敦煌文化的传播,既有趣又有效。
在笔者看来,这个节目最妙之处不是敦煌本身,而是它所真诚展现的——与敦煌融为一体的“敦煌人”。看了节目,观众可以爱上敦煌,可以遵循节目提出的口号“每个中国人都要来一次敦煌”,去那里感受千年沉淀的文化与时间。而观众一般没有机会在节目外“遇见”这么多可爱可敬的敦煌人,他们在这个浮躁时代所秉持的“择一事终一生”的人生观,和敦煌一样震撼人心。节目中,“探索团”来到守护人墓地,这里最大的一块墓碑上刻着敦煌研究院第一任院长常书鸿先生的名字。敦煌有一种魔力。1935年,常书鸿先生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学习,旧书摊上与伯希和《敦煌石窟图录》的偶然相遇,将他召唤到敦煌并在此终其一生。尔后,一代又一代的敦煌人,也都因为这种召唤的魔力来到敦煌。1956年,高中生李云鹤从山东出发,踏上西去新疆的征程,因中途探望在敦煌工作的舅舅,在当地逗留了几日。未承想,这一留,竟是一辈子。在敦煌,他六十四载潜心修复,被誉为“壁画医生”。
节目中的每个敦煌人都很平和,眼里都闪着光。敦煌研究院艺术研究部部长娄婕在洞窟中谈到壁画临摹时说:“刚开始我就说‘有我’,我和古人对话,就是面对面,这个对话实际上就是我们在不断地理解他,要去走近他、感受他;随着工作的深入,慢慢地就有一种‘忘我’的感觉了,就是你投入进去了;到最后直至整个洞窟将我覆盖,我觉得那个时候就是‘无我’,就是我和墙壁或者我和古代画师融为一体了。”笔者喜欢每一集中敦煌人平和却富有激情的讲述,常常泪目。敦煌人因为敦煌而变得谦卑、变得沉静,一个人匆匆几十年的生命在千年敦煌面前,显得如此短暂。在敦煌,治沙可以治一生,临摹可以画一生,修复可以修一生,一事一生的敦煌人生单纯而深沉。敦煌人在敦煌找到了一方净土,观众的心也被这一种逆时代而行的人生观所撼动。
作者:赵琦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