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作为甘肃省会,却是甘肃旅游中最没“地位”的一座城市。我曾去甘南、陇南几次,每次都会落脚兰州,它像是一个中转站,前往敦煌、张掖、嘉峪关,甚至去新疆的游客都会选择兰州作为中转地。很少会有人将它视为一个旅行目的地。
兰州,古称“金城”,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之一,享有“丝路重镇”、“黄河明珠”等美誉。
这座城同时也是我国大西北铁路、公路、航空的综合交通枢纽,西部重要的区域商贸中心和现代物流基地。
它所扮演的角色似乎无旅游无关,但作为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又是丝绸之路重镇,兰州其实也有许多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
兰州,甘肃,大西北,丝绸之路也罢,河西走廊也罢,不论是荒漠戈壁黄土坡,还是温润宽厚的河谷地,你能想到的所有意象都与兰州有关,间接或直接。站在兰山之巅,是看兰州夜景、全景最佳的位置,也是遥想古老风情的最好角度。
在那里,可以清晰的看到这座古老城市坐落在一个东西向延伸的狭长谷地中,夹于南北两山之间,黄河于市北的九州山脚下穿城而过,犹如是披在兰州身上的绶带。 顿时,你会发现,两千多年来,兰州人什么都见识过。
以兰州为轴,河西走廊连接着青藏与新疆,丝绸之路迎来送往各地风土人情。历史长河中,太阳底下的一切新鲜事,兰州人都见得太多了。人们在兰山之巅吹风、喝茶,因“黄河穿城”而骄傲。
这条古老的母亲河,从青藏高原出发,一路怒吼,到了这里却变得沉静和缓,像极了一位宠溺孩子的母亲。
也正是因为黄河,形成了兰州才有的百里黄河风情线的壮丽景观。 这条“风情线”以中山桥为中轴,东起城关区雁滩,西至西固区西,全长百余里,是目前全国最长的市内滨河路。兰州故事变得温婉至极。
我每次来兰州,每次都会沿着风情线走走看看,这里也是当地市民休闲娱乐的首选之地。曾见过不少当地人在此唱歌、跳舞,好不快活。 除此之外,兰州人还喜欢去兰山上看夜色,喝茶。 南来北往的游人都称它为”兰州外滩”。
其中,最傲人的风景就属中山桥了。这座横跨于黄河之上的铁桥,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由德国人承建,共花了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
它是兰州历史最悠久的古桥,也是5464公里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因而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这座铁桥每天吸引无数市民和游客往来窜梭,位于桥头的赑屃驮碑则是游客争相拍照留影的地方。
但我第一次来兰州的时候,却不是去看中山桥,而是要去吃一碗“兰州拉面”。兰州拉面,多么锋芒毕露的城市符号啊。但到了兰州才知道,原来兰州没有“兰州拉面”,却有“牛大”。牛大是兰州人对牛肉面的爱称,“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之特色,展现了兰州牛肉面的真正文化。
不论是清晨还是晚上,兰州人的“扎碗牛大”是一天里的生活精髓,大街小巷里处处弥漫着醇厚香气。我这个不喜面食的南方人,也迷上了兰州的牛肉面。说实话,如果不多来兰州几次,你无法想象大西北的粗犷豪迈,也不会想到粗犷中还充满了细微的人文气息。
但这种细微的气息从白天弥漫到了晚上后,正宁路熙熙攘攘,汇聚了五湖四海的游人。正宁路小吃街,是兰州最火爆的夜市之一。它沁透着兰州人的青春年华,流淌着一个时代的经济发展。
夜色之下,活色生香,蓬勃生长也兼收并蓄,鲜衣怒马裹挟市井烟火。这是我最常用也是最喜欢的一句形容夜市的话。
如果一座城市还有一处夜市可寻去,那么我实在是羡慕生活在这里的人。夜市,是城市活跃的象征之一,也是体现兰州文化的重要场所之一。比起太过于规范(粉饰过头)的夜市,正宁路的热情与质朴散发着一股黄河之原始风情。
正宁路上的牛奶鸡蛋醪糟,让我记忆深刻。后来从兰州出发去青海,路上也吃过几次,但最难忘的还是兰州的醪糟风味。也许正是夜市的自由、随意让我不能忘吧。
尽管很多朋友跟我说,兰州不好玩,但实际上这座城市太精彩。铁马,秋风,塞北,兰州历史深远悠久,战马踏过的每寸土地,令兰州人的骨子里满是铁血与强悍。
汉武帝时期,霍去病率领骑兵越过黄河突入匈奴腹地,李息则在黄河之上寻找渡口,于河谷相接的狭长地带,出现了一座注定不平凡的要塞:金城。
自此,这座城市成为中原腹地通向西北边疆的通道作用。虽然无法穿越到两千多年前,但两千多年后,兰州作为国内最大的旅游中转站之一,依稀可见当年风貌。
兰州向西,通向古河西走廊和古丝绸之路,历史的风云在那里留下了深刻印痕;往南,穿过临夏进入青藏高原北缘,是开启甘南之旅的自驾游天堂。往北是一片千年的广袤土地,马背民族骁勇善战。往东,一路迎向八百里秦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