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千万年来人类的游弋奔藏,不是为游览地球上的山光水色,而是寻找能为他们生命延续提供食物的地方。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粮食安全关乎民生幸福、社会稳定、国家发展,国家与国家的战争,部落与部落的相斗,终极目的,也都只是为了赖以果腹生存的食物。
中国遭受饥荒的历史从古自今都有存在,据史料记载的就有72次,根据《清史稿·灾异志》记载,“康熙元年,吴川大饥。 二年,合肥饥。 三年春,揭阳饥。秋,交河、宁晋饥。 四年春,曹州、兖州、东昌大饥。夏,惠来饥。秋,怀远饥。冬,乌城饥。六年,应山饥。七年,无极大饥”;1959--1961年的中国也出现全国性饥荒......所以,人民吃饭问题始终是国家的头等大事,也是撬动国之根本的因素。因此,我们必须牢牢坚守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将粮食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保障粮食安全问题,要保障粮食数量。粮食数量的保障,是自古以来国家发展的头等大事。这两年因受全球疫情的影响,粮食问题再度进入大众的眼帘。确保粮食数量一是要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坚守我国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下降;二是要调动和保护好粮食主产区农民种粮积极性,以良好的政策给农民以实惠,让种粮者有利可图,无后顾之忧;三是要高度重视节约粮食。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有几千万吨,这惊人的数字要求我们必须要节约粮食,形成节约粮食的良好风尚。确保粮食的数量,要从生产到消费中去层层把关,走好每一步。
保障粮食安全问题,要保障粮食质量。“民为国基、谷为民命”。随着生活社会的发展,群众日益追求的美好生活需求也在逐渐变化,在吃的方面,人们已经不在满足于吃饱饭,而是在追求营养搭配和如何吃好。夜市中的小龙虾、生蚝、扇贝销量逐年倍增,体现出群众对吃好的追求,各式各样的餐饮业满足了人们对于吃的需求。在饮食文化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的今天,政府把好粮食质量、食品安全的关口,是一个惠及全社会的重要举措,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真正从田间到餐桌、从牧场到厨房,全流程做到管好、管住,确保群众“进口”安全之路越走越顺畅。
民以食为天,粮为邦之本。把粮食安全放在国家安全的高度来认识,是我国粮食安全观的一个飞跃。随着我国在社会逐步进入经济新常态,粮食安全是保障经济稳定的前提。保障粮食安全问题是国家富强的根本,群众幸福的源泉,始终保证粮食安全,保证粮食数量,让人民在任何情况之下,都能吃得饱、吃得好。